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假專家的假改革 讓人民噩夢成真

【中國時報 南方朔2012.05.15摘要】許多人一定看過宮崎駿的《天空之城》,而且知道《天空之城》的概念是受到十八世紀英國諷刺作家史威夫特(Joanthan swift)的《格列佛遊記》很大的啟發。
《格列佛遊記》裡寫到:有次他飄流到一個「天空之國」,以前譯為「浮島國」(Laputa)。這個國家有兩部分,一部分飄浮在天上,另一部分則在地面。高高在上的部分住了國王、王后及貴族統治階段,他們迷信純粹的形式數學,甚至國王的食物都被切成方形、菱形、橢圓形或各種樂器的形狀。
由於迷信數學,他們做件衣服都要用四分儀等器具來量身高體形,做出來的衣服簡直不能穿,蓋出來的房子也歪歪扭扭,不成形狀。這個高高在上之國有許多科學專家,他們在地面的首都有個發明設計學院,要把他們的價值推展到全國,這些專家好像很有學問,很有創意,但都古怪至極,例如河邊有個磨坊,他們把它拆掉,在山坡上重蓋一個,至於水的來源則要在山上另建一條運河;
另外有專家致力於要從南瓜裡提煉出陽光;有的專家則要將糞便還原為食物,有的專家則希望用蜘蛛絲取代蠶絲。這些都是偉大的荒唐創意,當然把整個國家搞得一蹋糊塗;格列佛有個朋友按常識做事,房屋整齊漂亮,田地也蔥綠繁茂,卻被專家及人們所指責。史威夫特對這個國家的描寫,它諷刺的重點有三:
一、當一個國家,有一個高高在上的統治及專家階級,他們由於擁有做錯事而硬拗到底的權力,因而他們的偏執會無限大
二、專家和權力結合,他們縱使偏執,但也有本領把這種偏執講得似乎很有道理,很有學問。「天空之國」(浮島國)就是在諷刺專家偏執所造成的「專家暴政」
三、研究思想史的都知道,十八世紀乃是啟蒙時代,歐洲各國的啟蒙多少都有點過分的意識形態化,只有蘇格蘭的啟蒙著重不離開常識的知識,不離開現實人生的道德理想,而史威夫特就是蘇格蘭啟蒙運動的一員,他的《格列佛遊記》基本上就是在諷刺人性的惡劣成分,「天空之國」(浮島國)就是在於指出當高高在上的權力與專家結合,它會因為整個系統化的偏執,造成反常識的假知識,而使整個國家被這種假知識所誤導,而成為荒蕪之國
我最近在許多場合場談到史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並認為他所諷刺的「天空之國」(浮島國),簡直就是今日台灣的寫照。今天的台灣有個高高在上的王國,它有一堆所謂的似是而非的專家,這些專家官僚完全沒有常識,而根據他們自以為是的偏執假知識而治國,甚至還自我美化說是「改革」,當做錯了一堆事情受到人們的強烈反對及反彈,仍拒絕承認改過,只用「溝通不良」意圖來閃避重點。
前年台灣翻譯了當代心理學塔芙瑞斯(Larol Tavris)及亞隆森(Elliot Aronson)合著的《錯不在我》,該書指出人們在犯錯後通常都不會面對問題而坦然認錯調整,而是透過各種心理防衛機制,將犯錯的責任推給別人,而「立意良善、溝通不良」即是最常用的一招。
今天台灣所見到的就是這一招。當一個政府鬧出那麼多問題,而仍不去思考問題的關鍵,仍彎彎曲曲在說自己的錯是對,它的自我改革將永不可能!
由於國民黨缺乏了自主意識,它已把台灣帶到了依賴而不發展的方向,台灣依賴ECFA更多,經濟的崩壞只會加速。在現在這個時代,一個有為的政府更要有自主的發展策略,台灣由於欠缺了自主策略,未來四年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必將更加艱苦。當台灣經濟持續惡化,馬政府的假改革也將更加黔驢技窮,自主發展策略才是台灣唯一的出路,官僚的假知識是沒有用的!(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參考資料:

時代在變 稅改也要變:從「所得之貢獻者」與「所得之使用者」談證所稅【摘要5.15.2012自由 黃天麟】為了要課徵證所稅,最近全台股民、府院、朝野,亂成一團,各有所持,莫衷一是。
支持課徵證所稅的主要訴求是「公平正義」。「公平正義」確是人類所追求的價值。馬克思主義出爐之初,不知多少學者拜倒於其所揭櫫的「公平正義」之下,但近百年的實踐,證明它帶來的是一場人類的大浩劫,千萬上億的無辜者喪命於共產暴政之下,且終於以「皆貧」收場。
資本移動自由化後,各國股市又通又接,政府為活絡市場,開始對外資給予優惠,期所稅也予以免徵,逐步遠離了公平與正義的真諦。尤其是台灣,因台灣非大國,與語言相通的中國股市近在咫尺,中國又不課證所稅,在此客觀環境下,硬推證所稅,後果必如共產主義的「公平正義」,全盤皆輸。
時代在變,稅改的方向與理論亦隨之在變。對「所得」之課徵,已由「所得之貢獻者」(所得之創造)向「所得之使用者」(所得之得利者)轉移,則課稅之大原則應該是對「因所得而得到利益」部分課稅,而不是對「所得之創造部分」課稅。
換言之,因工作或投資而有所得屬「所得之創造」;政府必要時還需予以鼓勵,如投資獎勵、利息所得扣除等;而因有所得而購珠寶、豪宅、遊艇等,即是「因所得而得利益者」,對此即課以較高稅率(註:此種對高級消費之課稅,稅基穩定且不外移,且因人類普遍有「衣錦還鄉」、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消費顯耀的天性)。
證券所得,是一種投資行為,屬「所得之創造」,對此活動之優惠絕難被視為「不公不義」。尤其是台灣過去十年,受中國之磁吸過程中,產業大舉西進,但台股還能保持比鄰近國家為高的本益比,貢獻資本市場之籌資,豁免證所稅制度之維持,可以說厥功至偉。
馬總統一句「不是玩假的」,充分暴露出當今為政者對時代變遷的無知與後覺性,仍然囿於過去觀念,視「免證所稅」是一種罪孽,這與六十年前,中國共產黨視資本家為剝削者如出一轍
證所稅不是不可以課,只是在台灣所處之客觀條件下,它將是一種「竭澤而漁」的方法,不但課不到什麼,還會演出本益比下滑,資本市場集資能量萎縮,終至禍延全民的後果。但若馬政府課徵證所稅的目的,是「逼國內資金去幫助陸股,促進統一」,那就另當別論了。(作者曾任一銀總經理、董事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