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自我感覺良好的公平正義

【摘要5.26.2012自由】歐債危機演變到希臘是否退出歐元區的懸疑劇,說明國際經濟情勢短期內仍然步步驚魂。本週國內股市跌破7100點,外資繼續提款,大戶袖手旁觀,廣大股民則無語問蒼天。對此,「大有為」的馬政府完全無感,它計算的依舊是如何讓證所稅生米煮成熟飯,一切爭議就此塵埃落定。
馬英九對民怨的回應,竟然不是檢討開放美牛、油價雙漲、復徵證所稅等政策的得失,而是歸因於「政策溝通說明不夠好」,因為馬英九自認永遠站在公平正義那一邊,他要「改革」,人民就要「承受陣痛」
於是,府院黨開始加強「溝通」。所謂的「溝通」,根據他們的作為,實際是指「說服」或「施壓」國民黨籍立委,令他們乖乖聽話投票支持證所稅!高高在上的劉憶如部長也配合出來公關,以完成馬英九「證所稅勢在必行」的目標。
劉憶如帶有馬式風格的推卸責任之詞,說「如果早知道要油電雙漲,就不會在三月二十八日提證所稅了。」天啊,馬政府一干官員難道是各自關起門來做決策的嗎?油電雙漲影響經濟民生多大,證所稅影響經濟民生多大,不會沒有起碼的敏感度吧?如今兩者同時造成國內經濟大地震,可見馬政府決策既缺乏縱的指揮,也缺乏橫的聯繫,這個「團隊」自我感覺良好,不是把民眾當白老鼠嗎?
接著,劉憶如說,「既然現在股市已經受到影響,推動證所稅的工作就不能停下來。」一個政策尚未正式推出,其後遺症便已經提前反映了,這等於說明這個政策不可硬推,必須改弦更張。不過,馬政府的心態恰好相反,彷彿是反正已經帶來副作用了,所以證所稅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幹到底。這種決策思維,很像社會新聞的惡劣司機,他把人撞傷倒地不是煞車救人,而是倒車把人輾死算了
最妙的是,劉憶如還怪起NCC,「放任有些財經台公然故意做空股市」。有道是,今天股市最大的空頭,非硬推證所稅的劉憶如及其靠山馬英九莫屬;傳言馬英九下令立法院在這個會期通過,堪稱股市最嚴寒的一道冷鋒。更何況,復徵證所稅的副作用,哪位股民不知道要肅靜迴避?
不怪自己的政策錯誤,卻怪財經台的投資分析,這不是標準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難道要所有的財經台鼓勵廣大的股民在證所稅確定之前搶進,把股市推上一萬點嗎?
從工商團體到廣大投資者的異議,在在提醒他們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大家不需要「天縱英明」,大家只需要好好討論:如果復徵證所稅,可在甚麼時機執行且採取甚麼配套方式,大家一起追求為更多人創造更多利益的公平正義,而不是殺雞卻取不到卵的、只滿足少數人自我感覺良好的公平正義。
六大見陳冲 當面要求撤案工商時報2012.05.26摘要】為證所稅,六大工商團體負責人昨(25日)晚當面籲行政院長陳冲與財政部長劉憶如,撤回證所稅案;他們甚至直言,為了區區100億元證所稅,造成企業與資本市場「唏瀝嘩啦」,是政府「不智」。
但對於工商團體的呼籲,政院並未沒有正面回應。陳冲在餐會後表示,行政院與工商團體最重要的結論,即證所稅「不宜久拖」,儘速定案對台灣社會是有幫助。台灣資本市場與國際主要市場的變化息息相關,未來政府在制定任何新的政策時,將更留心國際經濟情勢的變遷。
工商團體建議,要課證所稅,應先對部分法人課,而且要做好周詳評估,對市場衝擊小、稽徵成本低,不擾民;同時,證交稅要配合調降,並訂出日條款。對六大的呼籲,陳冲直言,不能有結論,因為有結論,立法院會跳出來罵人。
馬政府在油電雙漲之際,又要復徵證所稅,不僅引發工商大老、散戶強烈反彈,藍委亦抨擊溝通不足,財長劉憶如在連日「內外交迫」下,昨日終忍不住向立委大吐苦水,令人嗟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量能課稅」天經地義,選前藍綠陣營都以「資本利得課稅」政見,爭取選民認同,資本利得課稅有不得不為的改革壓力。只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改革執行前,都應審時度勢,切忌急就章、為改革而改革,否則畫虎不成反類犬。
劉憶如堅持,依政院版本,給予免稅額,又同意盈虧互抵,真正被課到證所稅的人,只有1~2萬人,小散戶絕對無傷。但未料,自財政部討論版本開始,股市成交量不斷萎縮,大戶自台股撤走後,小散戶根本玩不下去,這肯定是劉憶如所始料未及。稅改好處未現,其弊卻已先至。
從劉憶如坦言,「若早知油電漲,就暫緩復徵證所稅」,顯然她也了解油電調漲再加證所稅案的威力,語氣中也透露著憾意。既是如此,證所稅案還要繼續走下去嗎? 或許她怕此刻收回成命,恐陷長官「父子騎驢」、「 朝令夕改」困境,因此劉憶如堅持復徵證所稅既已發動,就不宜收回成命。
但問題是,在歐債危機疑慮下,劉憶如與其為博得改革盛名、再硬著頭皮走下去?不如認真思考「復徵時機」適合與否?
前財政部長林全昨主持「不動產資本利得稅制檢討與改革論壇」,邀集國內多位重量級學者及業界代表,提出對不動產稅制改革看法。林全表示,證所稅不應是稅改的優先議題,不動產資本利得稅的改革,比證所稅更重要。
不動產稅制有改革的必要,應朝向實價課稅。未來希望不動產稅制能回歸到所得稅制,但仍有一些技術問題要克服,必須分階段方式來實施,以免影響市場安定。必須強調的是,不能期待用稅制改革來達成居住正義
不動產持有成本過低,課稅偏離實價,讓地方財政失衡、不動產投機多、房價飆漲,使社會財富分配惡化,應推動稅改。景文科技大學理財與稅務規劃系副教授朱澤民建議,房地合一分離課不動產所得稅1020%,並在不溯及既往原則下分段課稅。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則強調「股票可以不買,但房子不能不住」,不動產稅改要分階段推動。
台大經濟系退休教授林向愷及台北大學財政系教授蘇建榮則建議,應維持土增稅,但另以實價課稅,納入所得稅,但可抵土增稅,如此兼顧賦稅公平,又不影響地方稅收。
台北大學財政系退休教授黃世鑫說,經常交易的應被認定為「營利所得」,要依實際獲利計算所得,但不是經常交易不動產,但因買賣而發生的所得,就應是「財產交易所得」,可盈虧互抵。只要回歸現制,就可解決爭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