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審慎決策 比戴鋼盔重要


【中國時報2012.05.02摘要】馬英九總統深夜親上火線,為電價轉彎政策舉行記者會。重複說出的「過意不去」,難以弭平半個多月來電價引起的民情喧騰,只能以「方法修正、方向不變」為電價緩漲辯護的馬英九,看不出戴著鋼盔往前衝的神勇,倒像是被自家人在陣前絆了一跤
Holst's Planet Suite Mars

從公告到轉彎,馬英九和行政院團隊被慘罵了三個星期。馬英九苦口婆心的使用者付費和節能減碳大道理,從非洲一路說回台灣,沒有人聽得進去,馬英九為救台電、救能源政策的擇善固執,徒然揹了不知民間疾苦的罵名。
在電價方案實施前兩周,馬英九難抵民間和在野黨的抨擊聲浪,更不敵來自副總統和國會議長的自家人壓力,不得不低頭做出「方法修正」的決定。與四月份公布的方案相比,修正後的方法確實考量到民生基本需求、民眾適應時間和中小企業承受能力等面向,兼顧可行性和改革目標。但這也引發一個更根本的疑問:早在經濟部公告政策前,這方案不是早該被想到嗎?
馬英九說得坦白:當時只想到救台電。但做為台電主管機關的經濟部,難道不該在事前想到更合理、更具操作性的方法?一再宣導民眾節能減碳,接受新電價生活的總統和閣揆,難道早沒有想到能有更和緩、更容易被接受的政策? 四年來,馬政府被罵「父子騎驢」不知多少次。
我們政策會轉彎 【工商時報2012.05.02摘要】一邊剛送進立法院的證所稅還等著定案,一邊已拍板即將實施的電價調漲方案卻出現了大轉彎,最近政府決策過程搖搖擺擺,猶如上演現代版父子騎驢的情節。
原本定在515日開始執行的電價調漲案,突然在總統府的「五人小組」會議之後出現轉彎。過去一段時間,不管外界反對調漲的聲浪有多大,馬英九一直到昨天回答媒體詢問時也信誓旦旦的表示,這不是傲慢的決定。但是相隔不到八小時,政策卻出現了轉彎,如此戲劇性的變化,讓先前捍衛政策的執法者難以下台,也讓社會大眾烙下「有吵就會有糖吃」的印象。如此一來,也將會讓還沒有定案的證所稅,變得更加難以推展。
行政院已完成的證所稅案,不過各政黨早已準備了不同版本的建議案等著翻盤。證所稅要趕在五月底的立院會期內過關,如今有電價調漲出現急轉彎示範,看來立委諸公們的抗爭舞台一下子就變得更大了。
以追求公平正義為由,開始討論的證所稅,搞到現在,財政部不讓步,立法院不同意照原版本放行,投資人也不買單,就連反貧困聯盟也跑到立院開記者會,堅持為租稅公平一定要執行到底……整個案子讓各方都不滿意,現在是通過也受傷、不通過也受傷,騎虎難下!請問這樣湊合著的政策,還會勉強推行嗎?
電價上漲可以調整,看來證所稅也有轉圜空間,現在受到考驗的不是投資人,而是那些原本各有堅持的執事者,該如何在政策轉變時,找到讓自己能夠自圓其說的方法
憤怒和無奈的勞動節【中國時報2012.05.02摘要】五一勞動節愈來愈多悲情與悲傷的故事。台灣二十年前直到今天,勞動者還在與企業家辯論「血汗工廠是不是必要的。」更有甚者,非典工作者的人數還在不斷增加,例如,派遣工作、臨時工人數從2002年的七萬六千多人,上升到目前估計至少有九十萬人
派遣工的薪資只有正職工人的53%,其中,女性派遣工的薪資更是只有男性正職薪資的四成不到,可以說是處於嚴重受到剝削的狀態。儘管勞委員會在擬訂的勞動基準法中的派遣專章草案,規定使用派遣勞工人數不得超過雇用總人數的3%,然而,企業在經營成本的考量下,還是會以其他方式變通。
根據主計處調查,2001年,部分工時者的平均月薪差不多可達兩萬四千元左右,十年之後的2010年竟然降為不到一萬四千元!然而,並不是只有非典工作者收入減少,一般受雇者也是如此。
勞工月所得低於基本工資的人數,2006年是57萬兩千人,2010年是72萬兩千人,占總就業人口八百萬的近一成;總受雇就業者中,更有超過四成、近三百六十萬人,薪資低於三萬元;換言之,有近半勞動人口的薪資遠低於平均薪資(主計處最新公布,2011年,每人月平均薪資為四萬5642元),這是多麼令人不安、震驚的現象?
與昔日同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韓國相比,台灣的狀況也實在太糟了吧!根據統計,從1999年到2010年,十年間,台灣的國內生產毛額成長了29.4,但薪資平均僅上漲4.7%,同期間,新加坡成長了70%,韓國則成長了65;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是兩萬四千元,這是二十年前的水準。為什麼經濟成長的果實沒公平反映在打拚的勞動者薪資上?
去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調查,台灣企業主年度付出的人力成本,比起前一年下降了12,這真是台灣勞動者的悲哀:原來台灣企業的競爭力是靠犧牲勞工權益硬撐出來的
面對政策癱瘓大問題【中國時報2012.05.02摘要】 選後,馬英九宣示要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絕大多數人霧煞煞,不知道政府要改革什麼3個多月過去,我們終於知道:透過適當開放美國牛肉以鞏固並深化對美關係,平衡台美與大陸的三角關係;以開徵證所稅為突破口,逐步實現租稅正義;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舒緩升學壓力,此四者就是現階段浮上檯面的四大改革方向。
這四項改革,政府有無法推卸的責任,採用各種有效的管道手段,向全民溝通清楚。當然,前提是全體行政團隊也要對改革的目標與意義有清楚而正確的認知,同時有不畏險阻,堅持改革的決心與勇氣。
可嘆的是,3個月過去了,多數民眾對這些政策所知還是極其有限,認識停留在過度簡化的「開放美牛、開徵證所稅、油電雙漲、十二年國教」這18個字上。問題和爭議,相當程度上也是由此而生。
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很大程度上倚賴於行政部門是否能積極、有效地進行跨部會、跨黨政的政策協調與配套規畫。考驗團隊的腦(價值選擇與政策規畫)、口(政策宣傳溝通)、與手(政策與黨政協調)是否健全與靈活。3個多月的實踐證明,行政團隊的腦、口、手可以說是基本失靈
開徵證所稅過程呈現的曲折與曖昧,尤其是政院方案的七折八扣,不得不讓人懷疑行政團隊是否真有改革的理念與意志。如此「改革」,討不了既得利益集團的歡心,又無法獲得改革力量的肯定,更難以喚起沉默民意的同情與支持。「腦」的失靈,遂使改革陷於如此難堪境地。
油電價格的調整,無疑將衝擊老百姓生活,不首先針對國營事業的積弊開刀,同時向全民昭示確實有效的物價管控政策手段,是絕無可能得到民眾的諒解,遑論支持,行政團隊對此顯然高度輕忽。
民眾對於國營事業績效不彰,政商集團腐蝕全民資產,以及若干商家哄抬物價都累積了長期的不滿,政府若將改革大刀首先揮向這些積弊,再進行油電價格的合理調整,不難得到民眾的理解與支持。但是行政團隊腦、手、口的同步失靈,再度引民眾怒火焚身
如果政府的「口」,至今仍以為政策宣傳就是開開記者會,發發無感的說帖、新聞稿和更正聲明,再加上花納稅人血汗錢製作不痛不癢的廣告,卻不思考新時代的新溝通方式,也怯於清楚揭示改革理念,喚起社會支持力量的甦醒,政府有再好的腦也是無法落實改革。黨政高層腦、手、口同步失靈、甚至癱瘓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