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1日 星期日

熱血造就成功!心理學教授科普「畢馬龍效應」:動機越強越有利達成目標

 

Beethoven “Symphony No 7” Karajan & BP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xliGgrmwrU

【摘要2022.7.31..蘋果 何應瑞】大學指定考試結束,考生在焦慮中等待成績單、選填志願,然後懷著忐忑的心等待放榜。其實生命中的每個階段都跟考試升學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耕耘投入、期待成果。善用心理學的知識「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s),可以更容易獲得成功。

畢馬龍效應主要是描述,一種實現自我預言的心理現象:「信則有、不信則無」。講白話就是:相信會成功,就會成功;反之,若認為會失敗,最終果然會失敗。

【古希臘神話的畢馬龍傳說】傳說中,愛琴海上的塞浦路斯島上,有一位王子,名字叫做畢馬龍(Pygmalion),他很擅長雕刻,他用純白的大理石雕刻出容貌姣好身材曼妙的少女Galatea。由於這雕像是那麼的美麗,王子每天陪伴、凝視、輕撫著Galatea,不禁心生愛意。

於是他每天向天神禱告,請求天神賜給Galatea生命,讓她活過來吧。由於受到王子的真誠所感動,於是天神最後終於賜給Galatea生命讓她活過來,並與王子相戀,共同譜下美好的愛情。這則神話故事的寓言是:真心誠意加上認真投入,最終可以獲得成功。

【科學機制】在真實的世界也是如此,只要具有非常強烈的「動機」經過努力投入之後,便容易獲得成功。這個現象看似簡單,實則有著很堅實的神經科學、情緒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的機制。

「動機」,是一種意念,一種想望,就像是王子希望Galatea具有生命一樣。好的動機(例如追求成功、追求卓越),可以引發熱情、樂觀、堅持等正面的心理狀態,也可以引起愉快的情緒,例如「想到勝利在望,就不自覺感到愉快」。在正面情緒加持下,動機容易轉化成具有堅忍持久的行動力,在這種情況下就算碰到艱難挑戰,也較能以正面心態回應,展現出甘願做、歡喜受的態度,最終克服難關勝利達標。

正面愉快的心理狀態,透過腦部下視丘的神經控制腦下垂體,調節內分泌系統,進而影響自律神經的活性與全身器官的功能。這個路徑稱為「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簡稱HPA軸),將心理狀態經由神經與內分泌系統控制全身的各種功能。所以心情愉快時,感到身輕如燕;反之心情苦悶時,全身彷彿套著枷鎖。「好心情讓人面帶笑容」,更厲害還在後面:「笑容融化人心」。這裡有兩個面向:

第一,「臉部表情會影響情緒感受」,也就是說,當自己臉上帶著笑容時,心情會比較好,反之,臭著一張臉,會感覺心情糟透了。

第二,「人隨時在觀察並模仿對方的表情」,當觀察到對方是帶著笑臉時,自己也會不由自主地表現出笑臉,這個笑臉將會讓心情變得愉快。這是一項看似複雜,實則非常簡單的社會心理學現象:笑容融化人心,好心情可以傳染。

【情緒會感染,心想能事成】回到「畢馬龍效應」:堅強的動機引起正面愉快的情緒,正面情緒讓自己帶著愉快的表情,自己的愉快表情會讓身邊的人不自覺地也表現出愉快的表情,更進一步影響對方也心情愉快

當你生命中身邊的人遇見你的時候都有好心情,那麼世間就沒有完成不了的挑戰了。這就是善用心理學的畢馬龍效應,達到心想事成

 

 

你與父母的關係,決定你與主管的關係【摘要2022.7.31.. Yahoo論壇/洪雪珍】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而事實上,90%的孩子最終都是普通平凡。他們最大的成就是把自己這一生過得平安快樂,這已經是很多人過不了的挑戰,能做到是很了不起的事。

可是父母不想承認事實,總以為孩子還不夠努力,於是不斷用激將法,偏偏這個激將法在孩子聽起來,卻是充滿譏刺,完全感受不到鼓勵,而是「我的母親對我失望極了,總覺得我不應該只是這樣。我也覺得自己糟糕透頂,抬不起頭來。」

這是一位斜槓進階課的學生跟我傾吐的心聲,她讀北一女,從小是家族之光。媽媽則是月領20萬元的高階主管,人人都稱讚媽媽很會教,說孩子將來會像她一樣有出息!後來她沒考上頂大,讀文科,求職不順利,媽媽對她的言語開始不一樣,經常說:「妳當初能上北一女,現在就應該拿考北一女的志氣來工作,妳就會表現突出。」

她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人生怎麼突然掉入黑洞裡?明明很努力,卻是爬不出來。她開始退縮,任媽媽怎麼說都不回應,因為不知道怎麼幫自己解釋,也就躲著媽媽。

她任職的公司都十幾人,經營不易,氣氛緊張;工作內容有如打雜,被呼來喚去,誰都能指使她。後來 遇到一位女主管,對她各種譏刺,還吼叫。典型的職場霸凌,她不知道如何應對,開始躲女主管。越躲越讓女主管生氣,追著大呼小叫,全公司都能聽見。

突然之間, 她得了憂鬱症,吃藥半年才逐漸好轉。當她在回首這段經歷時,我問她:「跟這位女主管說話時,是不是有種感覺好像在跟媽媽說話?」她面露驚詫之色,似乎這一刻才猛然想起,隨即點頭說是。

有了這個連結,她主動提起另一個情況:她跟媽媽反映過不要對她使用譏刺的字眼,媽媽沒有反省,也沒有打算改善,而是說:「妳這樣的表現,哪裡還能要求別人的態度?」這像不像主管對下屬說話?

已經上班5年,她領的薪水只有3萬元;別人做的事少,也沒她做得好,薪水卻有4萬元。她感到委屈,想要去爭取薪水,然而面對老闆時,媽媽對她說的話就在耳畔響起,頓時覺得:「我哪有什麼表現,有什麼值得去提加薪?」

她告訴我,她總是感到「我不配得到……」這就是心理學說的「我不配得」心理效應,像是我不配得到一份好工作、一份好薪水;或是我不配得到別人公平對待我、好言好語跟我說話等。

這兩天上斜槓進階課,有多位同學已經30幾、40幾、50幾歲,前後陸續都跟我談到類似的情節,以及心結,可見得來自原生家庭的陰影,可能一生都走不出來。而這樣的結果,豈是父母盼望的?根本是背道而馳!

父母一生期待兒女成龍成鳳,因為追求不到,就說話譏刺,以為孩子會被激將,因此奮發圖強;事實上,卻是把孩子的自信心整個打擊到潰散,一個懷疑自己、否定自己的人怎麼可能出人頭地?光是應付內心的敵人,就足以讓他們倉皇而逃,能量大為耗損,哪裡還能迎戰外面世界的各種挑戰?

脆弱的孩子,是父母教出來的。而孩子跟父母的關係,也決定他跟主管的關係。看到父母不是迎上前,而是逃走,那麼當他們看到主管也會想法子躲開,怎麼會有機會升遷或加薪?自然不容易發展出父母期待的好前途。

因此,不要讓孩子在你眼中看到失望,不要讓孩子在你言語中聽到打擊。人的信心脆弱,難以培養也難以維護,偏偏很多父母習慣用羞辱字眼,意圖喚起孩子的羞愧心與罪惡感,這是一生最不易修復的部分,最後便養成低自尊心、低效能感的子女。

因此,父母每個動作、每個說話都要謹慎小心,養出有自信心的孩子,未來才有好的職場發展。

 

2022年7月7日 星期四

台灣企業競爭力強 研發八成靠自己

 

Bach/ A. Marcello, Oboe Concert in D Minor BWV 974 - harpsichord, Fernando Cordella | BACH BRAS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FWu7TpCapY

【摘要2022.7.7..中時】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6月底公布一項題為「蔡英文政府創新政策與基礎研究動向」調查,內容包括台灣當局的科學技術政策、研究開發費用的分配及學術論文發表數等相關資料。

調查特色在於研究開發費用的使用方式。2020年台灣整體所使用的約7187億元中,企業部門就占了82.5%,相較日本、美國及中國等主要國家大約7成上下的數字來得高。而在企業部門的研究開發費中,76.7%都投入電子零組件、電腦等電子機器上,這也證明了台積電及鴻海精密工業等電機大廠,支撐著台灣整體的研究開發。

調查顯示,台灣在提供或接受海外專利與專業技術的技術貿易,收支已有所改善。台灣2015年時進口技術約花費1600億元,到2017年時驟減到約788億元,之後也持續呈現減少傾向。

在電子零件及與電腦相關的兩大領域中,主要是來自美國的進口技術大幅減少。負責這項調查的台灣野村綜合研究所董事兼副總經理田崎嘉邦說,似乎是台灣業者提升技術能力,減少支付美國業者權利金。不過,在研究開發費用中,支撐未來科學技術力的基礎研究比率,台灣在2020年僅7%

在這項指標中,雖然大家都知道中國也不過才5%多,但日美歐等工業國一般都在20%上下,台灣可以說仍處於相當低的水準。

田崎說,這代表重視眼前利益的台灣特色,但在維持中長期科學技術國際競爭力來說,是令人擔心的數字。

不要浪費挫折,成功更甜美【摘要2022.7.7..聯合報/ 盛治仁】今年NBA冠軍賽結束後,看到金州勇士隊的球星柯瑞,激動地流下英雄淚,這已經是他生涯第四座冠軍了,為什麼還會如此激動?原因是過去兩年,因為人事異動和關鍵球員受傷,勇士隊連季後賽都無緣進入。

所以今年球季開始時,各界普遍並不看好勇士隊。沒想到他們將士用命,越打越好,不同球員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最終獲得冠軍,也一吐兩年多來的鬱悶。

這讓我想起得到過六座冠軍的麥可喬丹,也有兩次奪冠後痛哭流涕的表現。一次是在1991年首度贏得冠軍時。當時是喬丹進入NBA第八年,之前連續三年都是被底特律活塞隊於季後賽淘汰。最常得到的批評就是他是一位偉大的單打球員,但是無法率隊贏得冠軍。經過了多年失敗後的破繭而出,讓喬丹首次奪冠後當眾流淚。

喬丹另一次奪冠後痛哭,則是在1996年得到第四冠後,當天除了是喬丹父親被謀殺三年後的父親節之外,也是因他之前突然結束棒球生涯回歸NBA,結果在季後賽被魔術隊淘汰。媒體則開始質疑喬丹是否能夠還能回復往日身手,再次率領牛群登峰。喬丹以行動回應了這些疑問。

這幾個案例的共通點,就是挫折以後的成功更加甜美。一樣是冠軍獎盃,從開賽就一路被看好然後順利奪冠,和經歷多年努力屢敗屢戰,跌破眾人眼鏡終於達成目標,絕對是不一樣的感受。

人生更是如此。不管是工作或是生活,一帆風順的時候固然幸運也值得珍惜,但是遇到挫折時所激發出來的意志和吸取的經驗,都是激勵自己未來成長的重要元素

剛成年的子女喜愛籃球,用運動的案例比較容易溝通。所以特別跟他們分享這些心得,希望他們在年輕的時候能夠勇於嘗試,在各種錯誤中學習調整心態和行為。例如在金錢管理的觀念培養,如果是在自己有限度的零用錢使用上能夠學習到正確的儲蓄理財觀念,比起以後才犯類似的錯誤,付出的代價要小得多。

孩子即將到異地求學,做為父母當然有許多不捨和擔憂。一方面擔心過去在溫室長大的小孩,有沒有能力獨立生活。另一方面也期待在語言、文化和環境完全陌生的國度,能夠加速成長成熟。各種課業上的挑戰和生活上的孤獨,都要自己面對解決。

邱吉爾說過,不要浪費一個好危機,意思是遇到危機,要努力扭轉局勢,反而更能學習成長,在危機後更強壯。我也送給孩子一個修改版,不要浪費人生挫折。遇到挫折挑戰,不要逃避,正面迎戰,果實會更甜美。希望你們挫折越多,成長更多。

2022年7月2日 星期六

從雙語到全英語

Vladimir Horowitz plays Mozart - Sonata No. 13 in B flat major K. 33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gRcfd4Siq0

【摘要2022.7.2..中時 林保淳】最近政府極力推倡「雙語政策」,雖說是「雙語」,但基本上所重視的就是「英語」;其用意,無非是為了「國際化」起見,企圖讓國人透過流暢的英語能力,與「世界接軌」。

沒有人能否認學習「英語」的重要性,畢竟,以英美語系為主的國家,在近、現代科技文明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是眾所周知的,而也正因其國力的強大,使得英語成為全世界共通的語言;習得英語,不但可以無須透過二手的翻譯,就能直接將其所涵攝的各種知識內容迅速接收,更可以藉此共通的語言,與世界其他各國作深密的交流。因此,如能學習得英語,再輔以其專業的知識,自然能夠如虎添翼,對個人的未來發展,有更多的助益。

語言最主要的功能,在於傳遞訊息及知識。但是,世界各文化衍生的語言,是各有其特色的,也各有其優長,英語可能最擅長於醫學、科學等知識的表述,但在哲學上,就未必比德語來得更精切。真要能夠與世界接軌,語言的傳遞訊息功能,只是一種技能,如不能深入了解其語言所構築的知識體系,顯然就是捨本逐末的。

我們必須先區別,「雙語教學」的目的,究竟是著重於語言的訊息層面,還是知識層面。在傳遞訊息,以溝通、交流為主的層面,我是非常贊同多學英語,以增進個人技能的;但具備英語簡單的傳遞訊息能力,尤其是在生活運用方面,而無專業的知識作支撐,也未必就真能如我們所想像的,可以無往而不利。

英美語言體系中的普通老百姓,販夫走卒、街頭遊民,大概沒有任何一個人不能說流利的英語,但往往知識不足,故也無法在社會上取得更高一層的成就。事實上,任何人欲在社會上生存,語言的學習就是一種本能,無待乎如何勤力學習,任何人都能在耳濡目染下,習得這個社會所共用的普通語言,且亦只要有此基本的能力,就能保障其在這個社會中生存及生活的所需。

基本上,任何一個社會中,大概80%的人,即便絲毫不懂外語,也一樣可以在這個社會中尋得順遂的自我發展之道。剩下的20%,可以說是社會的菁英了,在擁有深厚的知識前提下,精通多種語言,尤其是英語,無疑可以拓展其更大的發揮空間,取得更高階的成就。

但是,任何社會的結構,都是呈金字塔型的,普通民眾佔了大多數,而菁英,尤其是最頂端的政策擬定、執行者,絕對都是極少數的。「雙語教學」的最大盲點,就是企圖將所有的普通民眾,教養培育成為菁英,這也是菁英階層以自身的經驗,歸結出的結果。但是,一個社會,果真需要如此多的菁英嗎?有可能人人都蛻轉成菁英嗎?

學習語言,固然有多種途徑,但最直截而有效的方式,就是提供一個適當的語言環境。將一個對某語言完全陌生的人,投置於那個語言的環境中,少則三個月,多則半年,只要其能真正與當地人共同生活作息,相信都一定能說出流利的人與人溝通、交流的語言;反之,如果沒有這個共通的語言環境,就是再如何勤力學習,背單字、學文法、知源流,也未必能夠脫口就是流暢的語言。這就是孟子所說的,楚人學齊語,在「一傅眾咻」下,還是徒勞無功的。

台灣以前是中學才開始學英語,後來在小五時開始學,現在則是小三,甚至連幼稚園就開始了,可捫心自問,這麼幾十年下來,多數人所學的英語,究竟能派上什麼用場?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整個社會環境「用不上」,或者根本「不必用」,真正「用得上」,也「必須用」,而且具有富厚的經濟能力的人才能更進一層的,也都是一些所謂的菁英,這無形之中,就成了一種富人對窮人的剝削,這也正是提倡「雙語教育」最大的危機。

學習語言,其實比溝通、交流更為重要的是透過語言的學習,用以攝取更廣大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往往因各國語言的不同特色,而有所不同。最近因教育部「雙語教育」其實就偏重於英語的影響,就連以傳播專業知識為主的大學教育,也紛紛起而效尤,在徵聘人才的時候,特別祭出了「全英語授課」的條款,美其名是「國際化」。

就大學教育來說,「國際化」當然必要的,但如果僅僅特別強調「國際化」,著重於語言交流的層面,而忽略了知識層面的攝取,這種「國際化」,除了便宜了若干從外國(尤其是英美國家)獲得博士學位的學者之外,能夠獲得多大的效果,真的是令人質疑的。

我們必須慎重考量到,「教學相長」向來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學習的場域,由教師將專業知識傳給學生,而由學生的反饋,讓教師能自反饋中獲得啟發,以彌補、增益其專業知識其教學技巧,師生互為主體,又互為客體,這才是知識傳播最完美的型式。

相較起來,「全英語授課」,明顯太過於側重於教師,而忽略了學生的接受可能。完整而周延的知識傳播,必須考量到學生的英語程度,由於目前多數學生的英語程度,恐怕距離完全接收,尚有不小的距離,貿然以英語授課,學生勢必得花費更多的心力在語言本身的學習不可,這對英語程度較差的學生來說,明顯是不公平的。更何況,由於語言、文化的差異,許多專業的知識,是很難「轉譯」成英語的。

最引發爭議的,就是淡江中文系的徵才,是欲訪求「小學」(文字、聲韻、訓詁)的師資,這門課幾乎是全台中文系的必修課,也是學生最感繁難,甚至視如畏途的一門課。用學生最熟悉的中文授課,學生面對特殊的象形字體,從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隸書、楷書的演變;上古音、中古音、近現代音的不同;變化多端的字義流衍及訓詁,都是戛戛乎其難以負荷的了,如果改用「全英語授課」,即便教師具有此「轉譯」能力(我百分百懷疑),學生能接受得了、聽得懂嗎?

推衍以廣,那若干專以修習語言的科系來說,日語、德語、法語、俄語,幾十種不同語系的科系,也要用「全英語授課」,這會是怎樣的一種學習環境、會收到怎樣的學習效果?

不反對大學有若干課程採用「全英語授課」,但如果晉用教師都必須具備此一能力,則台灣每年產生的許多「土博士」,如何與那些早早留洋的「洋博士」抗衡?

這些「土博士」,固然可能英語不如洋博士流暢,但專業知識可以憑藉「翻譯」獲得,其實未必就會在知識層面上遜色於「洋博士」的。如果此一「外來和尚會唸經」的觀念,持續讓它發酵下去,那台灣其實很多博士班都可以關門大吉,未來所有的大學師資,乾脆就都請英美人士擔任就好了,他們的英語程度,肯定比「洋博士」還要高明。這顯然是「殖民地」,甚至「次殖民地」的觀念,台灣真要淪落成如此不堪的境地嗎?

「國際化」當然非常重要,但國際上不是只有「英語」而已;語言的學習,語言環境的營造,是最重要的關鍵,台灣缺乏的是英語的語言環境,但也未必需要特意營造出英語環境,願意學習、想要更進一層的菁英,可以透過各種管道,如補習班、遊學、出國留學,加以深造;

不必強求每個人都非當菁英不可。語言的學習,因各國語言的特色,可有不同的知識內涵,但知識的攝取,個別的語言未必是充分且必要的條件,因為還可以透過大量的翻譯加以攝取。

其實,「雙語教育」的真正功能,僅僅顯現在日常生活上的溝通而已,多一種語言技能,當然就多一分進展的機會,但由於「翻譯機」的出現,其實日常所需的語言交流功能皆已可以取代,即便不通英語,也未嘗不能溝通、交流

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知識的攝取,不此之務,而斤斤於一般的語言溝通能力,說穿了,就是捨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