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

貪污腐敗的足協,令人絕望


【摘要2018.6.26.蘋果 何佩佳】足球絕對是泛非洲54國最受歡迎的運動,它就像有著神奇魔法加持的運動,能讓人暫時放下生活中的種種煩惱,享受因揮汗運動才會出現的快樂。無論是下場踢球或是觀看球賽,足球都能讓不同的個體團結,暫時忘卻種族、宗教、年齡、性別等差異存在。
本屆世足賽塞內加爾國家隊教練西賽(Aliou Cisse)曾說過:「儘管我們的國家有著社會、經濟、政治等問題急待解決,足球比賽給人們創造了一段無憂無慮的歡樂時光。球賽期間也沒有宗教或種族問題,因為所有人都朝同一個方向前進。」 
除了創造歡樂、促進團結,足球在非洲之所以受歡迎還因為它是「窮人的希望」。來自農村、小鄉鎮或破碎家庭的球員,自小就盼著憑藉足球的力量給自己創造機會、翻轉階級。但是這種好事只會發生在少數優秀、年輕且運氣好的球員身上,多數人面臨的現實是缺乏基礎設施和足夠的專業知識輔助,協助實現夢想。 
近年來,非洲國家的足球運動發展受到嚴重貪腐、權力濫用、政治介入、不當管理以及缺乏問責制等因素影響,近乎窒息。 今年68日,正當各國國家隊加緊練習為2018年世界杯足球賽做準備之際,一份經迦納總統簽字同意的文件讓迦納足球協會(Ghana Football Association,簡稱:GFA)正式解散。
過渡性措施隨後出台,迦納政府也計劃另外成立新足協。按照國際足聯的章程,其旗下的各個協會必須獨立管理內部事務且不受第三方影響。然而,這條規定卻成了足協貪腐成性的官員的保護傘,利用職位之便為個人牟取私利。來自贊助商、政府和國際足聯,本該用來協助迦納足球運動發展的資金全進了個人口袋,卻沒有第三方單位有權利監督或問責
著名迦納調查記者Anas與他的團隊假扮「贊助商」,在兩年內暗訪了100多位裁判和足協官員,利用隱藏式針孔錄影機記錄他們賽前收賄的畫面。最後藉由迦納國內媒體和英國廣播公司BBC 旗下專門放送調查報導的頻道《Africa eye》放送調查結果,影片中時不時出現賄賂用語「T&T Money」,其意是電話費加交通費。
這顆震撼彈把迦納足協炸得東倒西歪,足協主席恩揚塔基(Kwesi Nyantakyi)也被拍到收賄65000元美金。相當諷刺的是,他自上台以來一直將「反腐」當作自己招牌。為了阻止這把火將更多黑幕燒光,暴露足協背後複雜的社會結構、利益關係,迦納政府迅速地將足協解散,作為滅火手段。
目前,這幾支影片正在迦納國內的大城小鎮以電話登記索取免費門票的方式,大力放送。改變體制難如登天,人們坐視他們熱愛的足球比賽被貪婪和腐敗劫持,憤怒、難過、失望、質疑等各種情緒充斥放映間。
迦納在60年代至80年代都曾培育或誕生出最好的足球員,也創造出佳績四度拿下非洲國家盃(Africa Cup of Nations)冠軍。足球跟政治一樣,贊助制度某種程度上是合法的,可惜貪污腐敗將本能協助迦納足球發揚光大的資金大口吞噬。
儘管部分球員透過到海外發展積攢了令人稱羨財富,功成名就後用自己的錢回饋社會、協助足球運動發展,甚至拯救了國家隊,但整個體系和足球運動的發展仍令人絕望。貪腐不是非洲體育界特有的問題,它存在世界各個角落。
人類的愚蠢【摘要2018.6.26.蘋果 程建人】《尚書.泰誓上》說,「惟天地萬物之母,惟萬物之靈」。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人類應該是最聰明的生物了。然而,自古以來,人類文明雖然不斷進步,天災人禍亦從未間斷,天災是人力難以避免的,可是人禍何以如此之多?
20世紀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有兩樣東西是無限的,宇宙及人類的愚蠢,尤其是人類的愚蠢。如果我們從多個角度來看,這話有它的道理。 舉幾個簡單的事實: 
一、1988623日,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科學家漢森(James Edward Hansen,兩周前方才獲頒唐獎)在美國國會作證時宣稱,全球暖化,已不是在接近,而是已經到來。當時聽進去的人似乎不多。事實證明,漢森所言不虛。過去30年,全球溫度上升接近華氏一度(攝氏0.54度),南極大陸溫度上升更快,冰融增速,全球各地氣候異常現象頻傳。 
今天雖然這個嚴肅的問題已經受到更多的重視,但是,就連美國政府,無論是共和或民主黨執政,仍然猶豫寡斷。現在當政的川普政府,甚至質疑全球暖化科學依據的正確性。我們在台灣,也有舉棋不定的情形。人們為了這一代的方便,忽視了未來世代可能遭遇的大災難!這不是愚蠢、那是什麼? 
二、全世界各國在去年一年中,共花去軍費17390億美元,佔全球GDP百分之2.2,平均每人支出230美元。美國遙遙領先,支出為6100億美元,總額超過隨後7大軍費支出國的總和。其中中國大陸列第2,支出約2000億美元,台灣略超過100億美元。 
另一方面,全世界國家貧富懸殊,目前全世界還有76000多人,也就是百分之十的人口,仍然生活在貧窮線之下。聯合國希望富有國家能撥出GDP百分之0.7來協助貧窮國家發展,但是在富有的OECD 29個國家中,僅有5個國家達標,其餘平均僅達0.31
政府開發援助(ODA)總額不過1466億美元,美國總統川普猶在考慮對若干國家減少援助。我們中華民國的援外預算,還不到我國GDP的百分之0.065 簡言之,人們寧可將大量資源化用在軍費武器上,而在救弱濟貧上卻極其吝嗇。我國也不例外。這不是愚蠢,那是什麼?
三、人類是有思想意識的動物。因為地理、歷史、人種等等不同環境因素,產生不同的文化、習慣、宗教信仰等等。發展上有先後,亦各有其特色及展現方式。然而由於彼此差異,相互猜忌,加上自私自利的天性,導致各種衝突與戰亂。古人大同世界的理想,始終遙不可及。意識形態的鬥爭,利益的爭奪,宗教之間的排斥,從未停止。就連足球比賽,也可以引起打鬥,甚至國家間的戰爭。
美國川普總統上任以來若干政策與主張,大肆強調美國第一而忽略其他國家的利益與感受,以及全球共同的正向發展,更是最新代表。簡言之,人們為了私利私慾,爭先恐後,未必有利自身,反傷及人類整體的演進,結果是損人不利己。這不是愚蠢、那是什麼?如果不能針對病源,對症下藥,反而借題發揮,自以為是,這不也是一種愚蠢嗎? 
「你的國」原來不厲害【摘要2018.6.26.蘋果 余杰】在美國重拳出擊中興國際以及美中關稅戰全面開打之際,中國悄悄捲起了「厲害了,我的國」的紅旗。習近平親自下令,禁止拍攝票房最佳的國產電影《厲害了,我的國》的續集。中國《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日前一篇演說,一語驚醒夢中人。
總編輯表示,「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及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這本來是常識,不是問題。可是,國內偏偏有一些人,一會兒說『新四大發明』,一會兒說『全面趕超』、『主體超越』,『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都分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還說得有鼻子有眼兒。明明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了房子,非說自己有完全、永久產權。」 
劉亞東指出,應該看到中國的差距和不足:「我們今天一些喜大普奔的科技成就,比如大飛機,人家半個多世紀前就有了。我們今天一些正在苦苦攻關的重大項目,比如載人登月,美國1969年就已大功告成,明年整整50年。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差距。」 
對於近年來流行的「彎道超車」理論,劉亞東認為是一個「偽命題」,是投機取巧的代名詞。「彎道超車走直線,就意謂著別人走曲線,別人都比你傻,這可能嗎?很多實踐已經證明,彎道超車行不通。」 
他更批評浮躁和浮誇是中國科技界流行的瘟疫,至少持續了20年。「很多科技工作者耐不住寂寞,坐不了冷板凳,總想走捷徑,彎道超車。」更堪憂的是,「目前在某些關鍵技術領域,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呈現出擴大的趨勢」。 這番言論恐怕是習近平最不願意聽到的逆耳之言。 
中國的現狀,與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衣》如出一轍:只有皇帝一個人認為自己穿上了美不勝收的新衣,舞台下人人都知道他「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可是大家都沉默不語。好不容易出現一個敢於說幾句真話的人,恐怕過不了幾天就會「被閉嘴」。 
「你的國」究竟有多厲害呢?如同那些披戴著五星紅旗在莫斯科街頭大呼小叫、鬼哭狼嚎的中國球迷一樣,中國的國家足球隊明明在北京的家中「洗洗睡了」,這群失心瘋的球迷卻高喊「中國加油」,真是丟人現眼、貽笑大方。
中國生產的大飛機不敢飛上天,中國生產的航母不敢開出海,中國生產的「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芯片「漢芯」原來是造假,「你的國」就是一個越吹越大的肥皂泡。 
造假的,豈止是科技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中央黨校發行的《學習時報》上撰文,讚揚總書記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作用,稱它「是對過去300多年來西方傳統國際關係理論的創新和超越,構成黨中央治國理念和執政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的行動指南」。上行下效,舉國謊言,動物莊園,群魔亂舞。
中國如何強大【摘要2018.6.26.自由】如經驗往往告訴我們,最容易被牽動的民心,不是一般普羅,而是有產者與菁英階層,因為這類的人隨時都在機敏地計算風險,不容有任何差池。
崛起的中國,當然正在對台灣送出震懾性的訊號,尤其在分裂的群體中,有的是頌讚專制的應和者,但只要對中國內部的封閉體制有更多的認識,必然可以大膽下出一個結論:一個透過極權手段,綑綁知識分子心智伸展的政體,永遠不可能真正強大。
十九大之後的習近平,對中國高等教育的控制,離譜到什麼程度。習治下的中國,已經不允許大學的教育出現與官方不一致的聲音,例如與台灣交流十分密切的廈門大學,就訂有所謂的「教學事故認定與處理辦法」,禁止老師的教學內容違反鄧小平的「四項基本原則」,也就是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及毛澤東思想等等。
中國的一些大學不僅在教室內設置三到五個監視器,其教育部檢查組的巡視員隨時到課堂旁聽,如果教授在上課時對中央政策發表不同意見,經學生舉報後,學校黨委書記即調閱監視器,輕則罰寫檢討報告,重則撤職處分。
西南財經大學副教授翟桔紅五月間在課堂上評論人大修憲,不久就被開除黨籍,註銷教師資格,早就不是單例。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副院長李沉簡發表「挺直脊梁拒作犬儒」辭職信,可謂典型的先聲之一。
習慣在蓬勃的民主生活中放言高論的台灣人,肯定不能想像以上情節只是中國思想工程的「前菜」,對岸已經在籌劃於重點大學開設「習近平教育思想」課程,以便將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最快在明年就會列入各校的研究生招生計畫之中。試想,台灣的研究所如果開設「馬英九教育思想」或「蔡英文教育思想」,這個所不會被學生轟爛嗎?那麼我們的家長與學生何以有人對於到這樣的國家受教存有幻想?
更瘋狂的還有,去年五月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提出:以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為啟發的作為之後,今年五月二十日,中國計量大學已經受命在杭州成立「一帶一路標準化教育與研究大學聯盟」,包括清大、浙大、西安交大等校,未來將合作進行標準化教案的編寫,希望以習近平之名,以中國為核心,對外建構所謂中國式標準的體系
中國就算有十四億顆腦袋,如果被這樣規格化對待,百花齊放不成,被迫一元指導,還會剩下多少的智慧?
這樣的恐怖,居然想透過一帶一路全球輸出,成就漢唐盛世,幾個台灣人可以忍受?珍惜台灣,不妨從認識中國開始,這是鞏固自信的一個現成途徑。

2018年6月24日 星期日

全球迎數據分析時代 SAS:年產值達462兆


【摘要2018.6.22.工商時報】AI(人工智慧)喊了這麼久,到底企業該如何讓AI落地?資料科學與機器學習平台廠商SAS(美商賽仕電腦)亞太區人工智慧首席顧問Jason Loh表示,企業若要成功接軌AI,需要打造整合開源軟體,公司內部也需有具備機器學習演算法能力的人才,才有望打造出貼近企業需求的AI應用。
SAS指出,目前全球因「數據分析技術」所帶來的年度產值已達15.4兆美元(約462兆台幣),代表已正式宣告進入「分析經濟」的世界,其中人工智慧領域更是蓬勃發展。Jason Loh表示,目前,普遍企業把與消費者互動的機制泛稱為AI,但這樣其實尚未真正發揮AI學習、預測的價值。
Jason Loh表示,AI的價值在於「靠數據幫助商業決策自動化、智慧化」,而要做到這一點,需先累積數據並做出不同的分析模型。企業要導入AI,應先檢視自己的分析成熟度,再來定位AI發展方向。
SAS全球人工智慧卓越中心副總裁Radhika Kulkarni則表示,「數據(Data)是新一代天然資源,而洞察(Insight)則成了貨幣」。若企業能快速得到洞察,就能讓商業決策更快速、更聰明,也可造就出更多未知的產值。「AI的精髓在於透過學習,讓連結這些分析與決策的流程轉為自動化。這樣一來,企業在面臨詐欺偵測、產線預警維護及客群探勘時,就可更精準快速。」
Jason Loh觀察亞洲各國企業導入AI人工智慧多年,他指出,五年、十年前還要跟企業講解什麼是分析、什麼是數據挖掘,現在已經不需要說服企業AI的力量,「客戶會直接問應用有哪些?
我有這些需求,你們能不能做到?」目前台灣企業導入AI的狀況,以銀行金融業腳步最快,高科技製造業因本就具備不少蒐集資料的感測器,數據相對完備,導入AI的公司也越來越多。另外,因應智慧城市發展,政府部門也開始浮現AI相關的需求。
至於企業要讓AI落地有哪些關鍵?Jason Loh認為,企業需要有具有整合開源軟體的平台。他舉例,過去SAS的競爭對手只有IBM、微軟等,後來因人工智慧趨勢崛起,Google、騰訊、阿里巴巴等對手冒出頭,並提供開源的人工智慧軟體。這些開源工具雖然好上手,但穩定性卻不夠、彼此之間也無法整合,導致部署在終端時不易。這時候,企業若擁有分析工具與能管理開源軟體的平台,將可解決導入AI的一大痛點。

2018年6月23日 星期六

公教年金改革世代的悲歌


【摘要2018.6.20.蘋果 吳忠勳】公教年金改革法案於立法院三讀通過後,沉潛將近1年的年改爭議,於近日退休人員收到重新審定處分書後,無法接受年改的公教人員,再次抨擊政府沒有誠信,違背當初政府與公教定下的契約,背離法治國信賴保護原則。不知是否有人靜下來思考,若公教年金不改革會造成什麼後果?
這不是第一次年金改革,回溯第一次年改應該是民國8485年時,從過去的恩給制變革為目前儲金制的退撫制度,而中間又歷經95年扁政府的「退休所得合理化方案」,102年馬政府提出的年改方案,再到這次立院三讀通過的退休法案,改革的理由都只有一個,政府無法承受現有退休制度財務負擔。
再審視退撫基金管理委員會所公布的「退撫基金年報」中顯示,自103年起,退撫基金收入大於支出的情況產生了逆轉,103年收入597億元而支出了630億元,逆差了33億元,而104年與105年收支逆差分別為103億元及190億元,而收支逆差的幅度有逐年快速擴增的趨勢,以此趨勢來看,退撫基金勢必有用罄的一天,姑且不論是誰該負責,現實狀況就是財務缺口逐漸擴大。再回到前段的問題來探討,年金不改革的後果會是如何?
儲金制的年金制度首重「收支平衡」,但在退撫基金財務缺口擴大之下,倘若年金制度不作調整,以現有《退撫基金管理條例》第8條規定,當基金不足支付時,其中之一的解決方式就是「調整繳費費率」以達到收支平衡,但是根據退撫基金第6次精算報告,若要達到收支平衡,繳費費率必須調整為現有提撥率12%3倍以上,可能現職公教人員最高自提之退撫基金每月將繳費近15000元,這已經不是現職人員可以承受的負擔。 
當然,有人主張退撫基金財務缺口為政府造成的,所以應由政府撥款補助,而且法有明定「由政府負最後之責任」,所以即使退撫基金破產,政府有義務100%承擔,而不是失信毀約於公教人員,來刪減公教人員的退休金。
政府不是企業,可以不斷擴增投資追求獲利,政府主要收入來源為課稅所得,107年總預算課稅收入佔82%,倘若退撫基金財務缺口必須由政府承擔,依據政府財政現況,若不排擠其他預算,則必須增加課稅收入,未來勢必提高納稅義務人繳稅稅率,而使得「全民埋單」,若不如此,則政府必須提高舉債,而政府的舉債雖解決了眼前的困窘,但也只是「債留子孫」罷了。 
民進黨政府年金改革的手段也許粗糙,修訂的年金制度也許未完全符合公平合理,但是年金改革是必須的,目前退休人員正如火如荼提起訴訟與釋憲,雖然支持改革,但主張「信賴保護原則」、「法律不溯及既往」,這只是自私的把問題丟給現職公教人員或是下個世代來單獨承擔,而造成「世代間的剝奪」,身為資深老師的一員,只能感嘆公教人員離社會愈來愈遠,尤其是教育人員如何去面對與教育這被剝奪的下一個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