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台灣爆發史上最大塑化劑污染風暴

〔摘要6.6.2011自由 黃以敬〕塑化劑在台灣造成恐慌,不肖商人就造成上千種產品下架,重創食品產業、幾乎動搖國本;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伍焜玉更提出警訊,台灣是塑化王國,國人暴露於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的危險性是全球第一,但台灣不僅沒有找出國人對塑化劑的人體容許值,民眾更不知道吃的食品到底有哪些添加劑成分與劑量?在渾沌不明中,食的危機將永遠籠罩、揮之不去……

問:如何看這次塑化劑危機?台灣食品鏈存在何問題?

答: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原都是用來做塑膠,生活處處可見,可使其物理性質變為較為柔軟,易於加工。1997年美國發生第一起人類遭受塑化劑危害的事件,一群小孩子出現荷爾蒙失調問題,調查發現是玩具商人把塑化劑加在玩具上。

尤其是一歲以下兒童的玩具,不僅高溫下會溶出塑化劑,小朋友也會舔及含玩具,研究證明會使男性生殖器官發育不良、失調,美國及歐洲明定玩具中不應該有塑化劑,但台灣尚無明確規定。美歐更因此訂出對塑化劑的人體容許值TDI的國家建議標準,美國為每公斤每天20微克,歐洲則是50微克、日本是4080微克。

此次台灣應是史上最大規模的塑化劑危害,且是直接加入食品,劑量更大得驚人,台灣這次下架產品多達近千項,應會成為毒物教科書案例。

以前美國玩具發現的塑化劑量,約是人體容許值二至三倍,此次卻發現飲品有高達兩千ppm的塑化劑,換算若每天都喝,就可能高達成人容許量的四十倍,對二十公斤兒童而言,甚至可能超過八十倍。看起來,全國兩千三百多萬人或多或少都吃過被塑化劑污染的食品。

這次兩名涉案的起雲劑業者,雖是學徒出身,很難相信他們不知道塑化劑有害,應是「有利可圖」,用較便宜的塑化劑取代起雲劑中的棕櫚油,把整個食品業搞得烏煙瘴氣。但把關除在政府,早就須擴大食品添加物的檢驗管理,尤其各大食品公司,應都有CGMP技術,就可檢驗起雲劑成分,發現沒有一般常見的棕櫚油就知道有問題,應有警覺,不能買便宜貨。

塑化劑有上百種,但能做起雲劑只有DEHP等六種,檢驗絕不是問題,這次顯示食品業對成分檢驗太過輕忽,消費者很難獲得保障

答:國內對毒物管理太鬆散,塑化劑對人體危害早就確定,環保署先前卻僅將塑化劑列為四級毒化物,進出僅需報備,根本無法掌握流向。環保署一直以塑化劑還未確定是致癌物而不願提高管理層級,這是台灣對毒化物及環境荷爾蒙很大的「迷思」,國際上對毒化物限制依據除了致癌性,人類更大的恐懼其實是畸形兒生殖系統、內分泌的傷害,也會將內臟傷害納入考量。

研究早就證明塑化劑的危害性,國衛院等許多研究也顯示國人的塑化劑暴露量高於國際二至三倍,孕婦甚至高達三十倍,政府對毒化物管理標準卻太鬆散。除了「亡羊補牢」提高塑化劑的管理層級,對於已確認會造成人體傷害的毒化物及化學物質,也都應全面檢討列管。

人類的食物鏈太複雜,塑化劑也早已處處存在環境中,全球研究顯示,人體或多或少都發現有塑化劑,不可能是零檢出。但大多數塑化劑是可在2448小時內排尿、從人體代謝出來的,只要攝取量不大,就不是太嚴重。

國衛院研究也已發現,極少量的塑化劑是可能存留在人體蛋白質中,希望透過蛋白質檢測塑化劑,就像目前可以透過蛋白質檢驗毒品,預計很快就會有較新、較快速的檢驗技術可應用。

現今最重要的是政府需找出可能受塑化劑影響的較高危險群。在行政院跨部會支持下,國衛院、成大與國健局也計畫進行大規模問卷調查,除先鎖定市售飲料飲用率較高的學生至三十歲年輕族群,還有健康較易受危害的幼童及孕婦族群,透過教育部及衛生署、醫院管道去做問卷普查,了解民眾飲食習慣、飲品種類與數量等資訊,預計以運動飲料、果汁等可能用到起雲劑的飲料為主,藉此篩選出可能的高危險群,再做進一步體檢甚或醫療。

依國際經驗估計,可能估有70%、大部分偶爾食用民眾,塑化劑暴露量是在安全飲用量以下,可以不用擔心立即性的健康受損。其餘20%至30%,則可由政府補貼做免費健檢。

只要政府支持, 預計一至兩個星期內就可啟動這項調查,二至六個月內先找出攝取量較大的高危險群,就可做血液、尿液、內分泌、荷爾蒙調查;檢驗確認的高危險群,後續再進行心臟、腎臟檢查,甚或可以做為期十年的癌症流行病學調查,確認塑化劑到底對國人健康造成何種程度影響。

這項調查一是為了「安定民心」,找出高危險群,由政府進行免費健檢,二則是為「向國際說明」,這次事件至少牽連十六國,對台灣國際商譽損害甚鉅,所以要確認這次塑化劑污染會不會引起疾病,要洗刷國際污名。

問:事件過後應禁用塑化劑?環境荷爾蒙危機還有哪些?

答:台灣是塑化王國,沒人敢說不要用PVC等塑膠製品,重點是要儘量減少可能攝取量。面對塑化劑被加入食品,最重要的是少吃可能有塑化劑的食品,這也是當前衛生署與檢調正積極查緝的。長期、定期攝取到大量,才是危險。

目前台灣最大問題是不了解台灣的生活環境與人體對塑化劑可能的暴露劑量,國內通常是引用美國標準,但在台灣環境的塑化劑暴露量可能是全球第一高的狀況下,應訂出最適合台灣的建議值。

更大問題是,就算訂出容許值,民眾根本不知道每天會吃進多少?會接觸到多少塑化劑或環境荷爾蒙?面對危機卻沒有任何資訊。訊息揭露十分重要,衛生單位應該催生法令、要求所有食品及容器明白列出所有添加物成分,塑化劑或各種環境荷爾蒙的可能溶出量也要標示、要建立警訊。

如果引用美國人體容許值的二十微克, 國衛院換算過,此次有發現350CC飲料竟然有12ppm塑化劑量,小朋友一天喝一罐就會超標。這次甚至連健康食品都添加塑化劑,不可思議,越吃越失去健康

危害的環境荷爾蒙確實不勝枚舉,只是台灣將食品列為最優先項目,保鮮膜、塑膠容器也會溶出塑化劑,過去有過食用油發生多氯聯苯中毒,奶瓶則是怕有雙酚A,水到空氣也可能產生戴奧辛,處處都有危險。

這次事件顯示,台灣食品有太多不必要的添加物,美國的果汁飲料成分大多不會超過十種,但台灣可能有數十種,且都沒標示,政府應該立法要求,不該加的不要加,加進去的則就應標示清楚。例如起雲劑,是合法添加物,但其成分應該標示到單一成分為主,其實並不多,大概只有三至五種。

一則是可藉此要求食品不要添加太多,民眾可以自己選食物,做好健康篩檢;二是如果要吃,民眾也可知道吃到的量會有多少?唯有清楚標示,國人才能有正確的飲食指引。

對於塑膠製品,目前也沒標示如何正確使用,塑膠用品到底能耐多高熱度?不能只用形容詞「耐高溫」,衛生署、環保署都要明、後年才會要求產品清楚標示,動作應更加快。

台灣有太多小型商店、攤販,因此希望大廠帶頭做起。其中也要靠廠商的誠信,要確實標示,才夠資格成為GM優良廠商,衛生單位也才可以去做檢驗抽查。

危機可以是轉機,政府應有跨部會做好各級管理,唯有從源頭提高毒化物管理、中下游食品則做好成分標示,讓資訊更透明,民眾健康才能有保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