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距離上次專訪已過1年,1年來台灣、兩岸及全球經濟都產生很大變化,未來的人口老化、新興經濟體崛起及資源不足與氣候暖化等議題,都將影響全球經濟發展趨勢,想請您全面分析因應之道?
答:暖化的問題應從綠能開始,第一是減碳,第二是電力,包含核安問題。台灣在太陽能及風力發電上,由於發展高科技與精密機械,而有良好的發展利基,現在可以轉化成商機。民進黨提出2025年實現非核家園,德國則以2022年停止核能發電為目標,所以台灣停止核能發電是有相當的機會。
目前核能發電占台灣全部發電的18%,如果一年減少1.5%的核電,經過12年至13年核電廠便可除役。
在全球化方面,簽訂ECFA後,台灣能否真的結合中國走向世界?這是大家關注的。尤其是台灣是否能和美國、歐盟等簽署FTA?也許FTA本身沒有太大的效果,但至少人民對政府政策的信心會有所影響。馬總統也說過,不能只依賴中國,要分散市場。
在簽訂ECFA之前,很多人說台灣若不簽,美國、歐盟就不和台灣簽FTA,其實農業開放與否才是關鍵,而這牽涉到台灣農業政策是否有配套措施。經濟全球化與農業全球化要一併來看,當我們有能力提升農業品質,就不怕和其他國家競爭,若政府配套政策不夠健全、完整,農民將難以接受。
只要能保證「農產品安全無虞」,就無須擔心大陸低價農產品的競爭。如果只是一昧的想要保護農業,光靠FTA是很難的。政府提升農業生產力與競爭力,會給年輕人願意務農的希望,相對地,台灣農業也會有未來。雖然全球化與自由化會有所得不均的現象,但沒有比全球化更好的提振經濟方法。
問:兩岸關係改善後,是否會帶動台灣經濟大潮流的產生?
答:未來大陸經濟結構由「出口導向」轉為「內需導向」以及「人口老化」將會顯著影響台灣經濟。大陸正逐步進入高齡化社會,蘊藏龐大商機。台灣在因應銀髮需求商品(包括金融商品等)領先大陸,而這正是台灣可以創造的價值。
問:ECFA將屆滿1年,且兩岸經貿密集往來也逾3年,請您評估對台灣的利弊得失?
答:在經濟上,受益最大的是台灣旅遊業。除此之外,ECFA尚未產生其他實質效益。以今年第1季出口為例,台灣對大陸出口成長下降,與原先政府說若不簽ECFA,將會受到中國與東協10+1自貿區的衝擊不符,結果今年第1季台灣對東南亞出口強勁,反而對大陸有出口成長衰退現象。
再者,我們原本期待會有台商「鮭魚返鄉」,結果台商把錢匯回來,但苦無投資機會,轉而炒房,增加民怨,逼著政府提出住宅政策。台商沒有因ECFA回流,反而從大陸沿海遷至內陸,與台灣愈離愈遠,勢將減少對台灣進口零組件的依賴,這可以解釋台灣出口大陸成長減緩的原因。
在投資方面,外資不會因為兩岸簽了ECFA就來台灣投資,外商有自己的考量與布局。來台外商看中的是台灣重視及保護智慧財產權,因此多在台設研發中心,若要了解大陸狀況,聘用台幹即可,無須在台灣設營運總部,因此外資在台投資金額下降。
雖然行政院最近積極招商,並簽定意向書(Letter of Intent),但這無實質意義,離實際行動還有很大的距離。
問:您曾擔任過金管會主委,如何看待台灣金融業的前景,以及未來兩岸金融業的合作是否會擴大?
答:兩岸金融合作應會擴大,但與業界期待有差距。目前僅有官股銀行及少數民營銀行可登陸,它們又多數集中在上海,業務範圍有限,無法大幅發展。其實大陸二線城市反而頗具商機,我們有相當的利基但也有相當風險,最大風險是地方融資平台,因為是黑箱作業,外界難以窺清。
台灣民營銀行在二線城市布局是有商機的,但若無投資保障協定,勢必存在一定的風險。
問:台灣該如何解決投資意願低迷的問題?
答:台灣投資意願低迷已有很長的時間,與台灣的生產過度集中在資通訊科技(ICT)有關。ICT有2個特點,一是資本密集,二是循環性高,可以1年賺1個股本,也可以賠1個股本,變動太大不穩定。當ICT將投資重點移向大陸,國內投資自然顯得低迷。
另一個重點是政府效率問題,例如政府對國光石化的興建與否,拖延過久,效率不彰。要解決投資問題,政府效能必須提高。
問:您怎麼看待去年以來,歐盟、美國與日本等先進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
答:新興國家與亞洲國家的成長強勁,但先進國家卻相對緩慢。美國的復甦力道不夠強,特別是就業率低、房市不振,歐巴馬政府將經濟政策改為出口導向,5年內出口要加倍,並鎖定亞洲為主要市場。
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則認為,新興國家的經濟復甦強勁,但若要持續就要拉先進國家一把,尤其是中國要從美國大量進口,所以出口加倍就是看中亞洲(中國)。達到這個目的有2個管道,一是美國財政部指控包含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操縱貨幣,美國國會也威脅要對其課以特別關稅,明顯是對中國施壓,美國在中美經濟及戰略對話中,便要求北京提高人民幣匯率。
二是聯準會的QE2,印製大量美元流入市場,導致熱錢在亞洲流竄,迫升各國幣值,熱錢與QE2也引發中國的通貨膨脹,在通膨壓力下,中國最近鬆口說升值也是解決通膨的方法之一。
歐元國家的希臘,在紓困後仍有問題,但這是結構性問題,後續還會持續發酵。一個國家理應有財政與貨幣2大政策,歐元國家將制訂貨幣政策的權力交予歐洲央行(ECB),只剩財政政策來處理國內外的經濟問題。財政政策易放難收,減稅容易,但減少支出或加稅卻相對困難,僅靠財政政策是不夠的。
此時ECB也發現它沒有財政權不能發行公債,也不似國際貨幣基金(IMF)有充足資金為後盾,在做成決策後,還得看德法等國支持與否,因此ECB總裁特里榭說,ECB也需要財政權,必須節制會員國的預算,不能讓其隨意揮霍,否則歐債風暴將會不斷發生。
日本最大的問題是老年人口占日本總人口20%,且60歲以上的老人擁有70%的金融資產,仰賴銀行利息生活,不敢隨意花錢,一旦銀行利率下降,更是看緊荷包,不像其他國家降低利率會刺激內需,因此貨幣理論已無法解釋此一現象。人口高齡化成了日本長期問題。
問:中國在經濟快速崛起過程中,與世界經濟體系的融合程度為何?
答:金融海嘯印證了中國崛起的事實,北京擁有1.14兆美元的美國國債,是全球第1大持有國,表示「財富已東移」至中國。不過,中國崛起是千秋大業還是曇花一現?取決於能否順利解決3個問題:首先最大問題是所得分配不均,其次是人口老化,第三是市場化後能否進行法制化。
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政策下,受益最多的是沿海各省,卻也加速了區域所得分配不均,以基尼係數來衡量「係數」愈高分配愈不均,目前大陸是0.47,台灣則是0.34。
基尼係數為0.5表示到了社會不安的臨界點,根據外國學者研究指出,達到0.55時,大陸社會將掀起革命。大陸官方深知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十二五規畫」的重點就是要「調結構,增所得」,來解決所得不均的狀況。
「十二五規畫」要調結構,亦即從世界工廠轉型為消費大國。同樣是人口超過10億的印度,依靠內需促進經濟成長,印度出口比例占GDP不到20%,中國則為35%,相信也有能力帶動內需減少依賴出口,受惠最大的將是內陸地區。
然而,調結構猶如在高速公路開快車,突然間要轉彎談何容易?有人認為轉型需要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時間的快慢,會影響所得均化的速度,也是中國能否維持長期崛起的關鍵。
在人口政策方面,大陸老年人口占總人口近9%,因少子化,一般家庭無須花太多時間照顧小孩,有更多餘力工作,成了「人口紅利」,這項紅利到了2015年就結束,將轉為「人口負債」,大陸是世界工廠的利基也逐漸消失,並可能被東南亞國家所取代。中國政府必須加速擴大內需,以維持經濟穩定成長。
大陸的市場化已取得一定成果,接下來便是能否法制化。印度文盲多,相對落後,但印度法制化程度高,有論者認為,長期而言,印度經濟深具潛力,若中國能盡快完成法制化,經濟前景將更好。 大陸目前積極建設基礎設施,其中之一就是彌補電力不足。
「十二五規畫」要從高耗能調整為低耗能,創造新的能源,還要增所得,以行政命令方式讓薪資5年倍增。若做得過火,反而會迫使產業競爭力由沿海遷到內陸。
問:大陸最近通膨情況嚴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未控制下來,但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卻下降,會不會演變成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
答:通膨不易控制,係因熱錢大量湧入之故,對此,中國政府面臨兩種情況,一是讓人民幣升值,若不願升值就只有吸收這些熱錢,但會導致通膨。二是今年旱災嚴重,農作物欠收,農糧價格上漲,直接衝擊人民的荷包,人民對通膨感受最深。
然而,通膨並非中國政府最大致命傷,但會帶來極大壓力。由於北非茉莉花革命給予北京當局教訓,人民對通膨不滿一旦發洩出來,將有失控之虞。
問:可否分析美中之間的經貿逆差,以及匯率摩擦等問題?
答:美國情報委員會(NIC)2005年的報告預測,2025年世界趨勢將是財富東移,現在仍是美國獨霸局面,但未來中國、印度崛起,美國將不再是「獨大」而是「老大」。在多軸心競爭下,中美之間的大小利益必然會有摩擦,但只要中國做好市場經濟法制化,「戰爭」便可避免。 隨著中國的民主化及法制化,例如保護智財權,未來應該會降低西方國家的疑慮。
李鈞震:
1. 法治化,也包含法律的執行力,這是獨裁國家法治化緩慢的主因;因為一定有法律的制訂,加上有效率的法律執行力,必然導致貪腐權貴的反彈與掣肘;加上弱勢族群的法律觀念不佳,容易導致嚴重的社會衝突。
2. 領導能力,不是靠「死背書」而產生,也不光是靠輩份、背景、槍桿子、形象包裝、官商勾結等就可以出現。歷經大戰壓力的人,才有天生的領導能人出現;在太平時期,領導人必須靠「專業素養」、「三權分立」與「新聞自由」的三個主要力量一起承擔國家治理壓力。
3. 領導人的能力如果與治理版圖不相稱,一定會發生極為嚴重的不幸後果。如果中國政治制度不改變,如果習近平的管理能力又不如胡錦濤,中國走向衰敗就是絕對的必然。
4. 曾馨瑩的管理能力如果不如郭台銘,在郭台銘死了以後又執意要掌權,鴻海帝國的崩潰,也是必然。領導人的能力如果與治理版圖不相稱,一定會發生極為嚴重的不幸後果。
陸4成中小企業 有瀕倒危機〔黃欣/工商時報2011.06.15摘要〕 中國人行昨日再度調升存準率,大陸多數專家認為,由於通膨壓力尚未見頂,人行應該動用升息手段,以昭調控物價決心,而大陸中小企業擔憂上調存準率後,銀行將進一步緊縮信貸,未來恐有4成的中小企業面臨倒閉危機。
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李稻葵表示,由於市場流動性有所收緊、貸款利率上升幅度較大、以及經濟增速正在放緩等因素,建議人行應該考慮升息,以調節通膨預期,同時也可防止負利率對物價的二度打擊。
知名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中國目前通膨問題相當嚴峻,人行應升息1次以因應。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更說,CPI 5.5%絕對不會是今年高點,「預期6月CPI還將飆高」,為消除通膨預期,認為人行應在6、7月各升息1次。
如果三星 買下惠普PC〔陳國瑋 工商時報2011.06.15摘要〕近日全球科技圈盛傳,南韓三星電子考慮買下惠普(HP)PC部門,以及諾基亞(NOKIA)手機事業部門,此若成真,對台灣科技業將出現崩跌的殺傷力,值得我政府部門密切注意後續發展。
個人電腦及手機已進入成熟產業期,毛利率受到競爭激烈每況愈下,就國外集團營運考量,處分兩大事業部有跡可循,尤其惠普、諾基亞產品範圍廣泛,也非僅有PC、手機等核心事業,儘管目前兩大品牌在PC、手機的全球市佔率仍居龍頭地位,但近年來市佔逐季下滑也是事實,花大錢改造似乎也不合算,導致近期處分傳言紛紛。
市場更直指,不管是惠普或是諾基亞內部,希望轉售的對象均為三星電子,主要是三星規模夠大,且在這兩大領域市佔仍有成長空間,一旦買下即穩居全球之冠
三星集團在產業佈局,是採取垂直整合,非全球科技普遍的分工體系,也就是一旦三星拿下惠普、諾基亞後,勢必半導體、面板甚至代工體系,均轉入三星手中,台灣科技業長期以來憑藉全球科技代工體系生存的機會,也將一併喪失,影響極為嚴重。
在大者恆大的國際競爭下,台灣以中小企業為發展起家的科技產業,正面臨毛利率急遽下滑的命運,政府再不出手進行整合,未來會有更多的科技產業,淪為與DRAM、面板相同處境。在三星決定買惠普PC之前,政府應主導雙A(宏碁、華碩合併)捷足先登,壯大台灣品牌價值,也保障上千、上萬家後續供應鏈廠商的生計。
李鈞震:
1. 事業版圖變大,不一定就會獲利;關鍵點是領導團隊的知識水準與能力。如果「大者一定恆大」,微軟的比爾蓋茲也可以買下惠普(HP)PC部門,以及諾基亞(NOKIA),不是嗎?
2. 領導團隊的知識水準與能力,如果超過管理領土範圍,一定會導致企業體崩潰;相反的,三星集團的管理團隊如果能力極強,超過現在版圖,縱使不併吞惠普以及諾基亞,企業體還是會不斷擴大。
3. 如果鴻海、宏碁、威盛、台積電、台達電、日月光一起合併,不就是世界第一大電子產業?問題是誰有能力管理這麼龐大的企業體?「跳樓問題」一定世界第一。
4. 有的人養一個老婆都有困難,如果勉強養小三,最終一定三個人一起崩潰;如果一個人的能力(財力只佔一部份)是養小八,但是現在只養了小四,顯然還有發展空間。不論三國演義多麼神話諸葛亮,他的能力總結始終不如曹操父子、司馬懿父子,這是客觀真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