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

波函數的物理意義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a Wave Function

化學原理啟迪324
1.     Steven S. Zumdahl我們將討論氫原子量子力學的相關數值代表的意義(指出氫原子電子位置的數值所代表)。什麼是波動函數?電子的波動函數到底告訴我們什麼?
BACH J.S. - Piano Concerto N. 5 in FAm BWV 1056 - Piano: J.P. Pommier

2.     徐弘毅:氫原子量子力學的相關數值,量子力學是指圍繞原子核的電子的運動,氫原子量子力學的相關數值是標示電子位置球形極座標數值
3.     什麼是波動函數?電子的波動函數到底告訴我們什麼?波動函數描述圍繞原子核的電子,以波的形式前進的過程中,走過的每一個位置點,透過波動函數可以找到電子在移動路徑上的每一個點的能量
4.     Steven S. Zumdahl首先必須注意「用數學來描述自然現象」,用我們人類的經驗來描述自然現象,一定會有失真的危險。雖然用數學來描述物理現象對我們瞭解自然運作十分方便,但是我們必須小心使用數學數據。
5.     對一個自然現象畫一張圖表模型來說明,往往過於簡化現象,因此我們不能夠對數據太過迷信。處於對數字侷限性有所警覺的狀態下,我們將繼續描繪原子的量子力學到底像什麼。
6.     海森堡不確定原理指出,沒有任何方法可以知道電子在氫原子系統的運動細節。在重重限制之下,電子的波動函數到底有什麼物理意義?雖然從盒中粒子模型來看難以感受到波動函數的意義,但是波動含數的平方確實有特殊的物理意義。
7.     從電子在空間中某個特定位置點計算出來的波動函數,將波動函數平方,就能找到那個位置點的附近找到那一顆電子的機率The square of the function evaluated at a particular point in space indicates the probability of finding an electron near that point
8.     舉例來說,假設我們知道圍繞原子核的電子,波動前進過程中在空間的二個位置:其中一個位置點以球形極座標標示出來的位置是r1θ1φ1,另一個位置點是r2θ2φ2
9.     原子的電子出現在位置點1與位置點2之間的機率,計算方式是,將這二個位置點的rθφ的座標數值代入波動函數,將函數計算出來的數值加以平方,然後將二個位置點的函數平方相除:
10.  N1/N2商數就是在位置1和位置2之間的極小空間dv發現這顆電子的機率,如果N1/N2的商數是100,那麼在位置點1發現電子的機率是位置點2100倍。
11.  以上這個計算模型沒有提供任何資訊說明,電子何時會同時存在於這二個位置點,以及電子如何在二個位置點之間移動。例如出現在某個定點的機率高低,同時也伴隨著數值沒有解釋的模糊的地帶,例如電子是如何移動促成這樣的結果?這就是海森堡不確定原理的概念。
12.   徐弘毅:如果把圍繞原子核的電子看成是一顆,並且移動速度與人類經驗世界中的物體一樣慢,就無法解釋電子如何同時存在於二個位置點。
13.   如果把圍繞原子核的電子看成是不是一顆,而是一單位的電子雲,這一單位的電子雲由無數的小粒子組成,就可以解釋電子為什麼會同時存在於二個位置點。
14.   就像海洋由無數的水分子組成,地球海洋受到月球與太陽引力的影響,會集中在地球的某些地區一樣;原子系統中接近液態的電子雲,受到原子核引力的影響,電子雲粒子集中在某些區域(出現機率較高),使得其他區域的密度較低(出現機率較低)。
15.   如果將電子視為是一顆電子,那麼就需要想像力來模擬電子的超高速運動。圍繞原子核的電子因為移動速率很快,幾乎同時遍佈軌跡上的每一個位置點,但是因為原子核引力對每個區域的影響力大小不一樣的關係,有些位置點電子出現的次數較多,有些位置點電子出現的次數較少。
16.   Steven S. Zumdahl波動函數的平方是呈現電子的空間分佈機率probability distribution最方便的方法,電子在空間中的分佈機率用有顏色的「點」繪成圖形時,「點」的密度代表電子在空間中的分佈機率;電子分佈機率高的區域,點的密度較高、顏色較深,電子分佈機率低的區域,點的密度較低、顏色較淺。
17.   氫原子的電子在1s軌域的分佈機率如下圖:
18.  電子分佈的點狀圖,就像拉長相機快門時間、長期曝光出來的底片,而電子就像移動的小光點。電子在某個地方出現的次數愈多,「點」的密度愈高、顏色愈深。
19.   因此在點狀圖中,某個位置點顏色的深淺,代表在那個位置發現電子的機率。點狀圖又稱為電子密度圖electron density map;電子的「密度」指的就是電子出現的機率
20.   另一種描繪原子1s軌域的電子分佈密度的方法是用曲線,將電子在不同半徑距離的分佈密度,一一用「點」標示在座標圖上,就連成一條離原子核愈遠,機率愈低的曲線。下圖是原子的1s軌域的電子分佈密度:
注:R2是每個半r離電子出現的機率。電子在圓的各個半r置出現的機率R2,標示在圖上構成圖表的曲線。
21.   這張圖表的曲線顯示,靠近原子核的某個特定位置電子出現的機率最高,接著下來隨著愈來愈遠離原子核,電子出現的機率跟著迅速下滑
22.   我們也有興趣知道,在氫原子系統裡,某個遠離原子核的距離發現電子的總機率total propability是多少。想像環繞原子核的空間是由一層層薄薄的外殼包裹起來。如下圖
23.   每個殼層出現電子的總機率,相對於這個殼層與原子核的距離,二者的交會點一一標示出來,描繪出以下的曲線:如下圖 
以上的圖表稱為徑向機率分佈 radi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這是不同殼層4πr2R2電子出現的機率相對於半徑r的交會點構成的圖形,R代表與半徑長度有關的波函數。
24.   電子分佈機率曲線存在最大值,是因為二個相反的因素作用。愈靠近原子核的位置發現電子的機率愈高,但是電子殼層的體積則是愈遠離原子核愈大。因此,愈遠離原子核發現電子的機率愈低
25.   當我們把各種位置的機率統合之後發現,在某個半徑範圍內的殼層,電子出現的總機率一層比一層增加,接著,在更遠離原子核的區域,電子出現在各個殼層位置的機率變得非常小。
26.   就數學上來看,曲線呈現出電子密度最大的半徑區域是有道理的,因為每個電子殼層的函數4πr2R2(電子出現的機率),本身存在一個性質,r2隨著半徑r增加而增加,R2隨著半徑r增加減少。
27.   氫原子的1s軌域電子出現機率最高的半徑距離是5.29×1029nm0.529Å(從原子核起算的半徑距離)。有趣的是,這個距離與波爾最內層電子軌域的半徑距離相同,因此稱為波爾半徑Bohr radius,用符號a0標示。
28.   特別留意,波爾模型假設電子是順著一個圓形的軌道前進,所以電子只能在這個圓形軌道上。可是在波動函數模型中,電子的運動方式不確定,因此所得到的是電子出現機率最高的距離。
29.   氫原子1s軌域的另一個特性是,我們必須思考它的大小。我們從下圖無法確定軌域的大小,因為沒有一個區域電子出現的機率確定是零(雖然外圍的電子出現機率非常地低,但還是有可能出現,機率並不是零)。
30.   雖然氫原子的1s軌域沒有明確的大小界線,但是可以定義出相對軌域大小。一般接受的定義是,有90%機率電子會出現的半徑區域為1s軌域的電子殼層 The normally accepted arbitrary definition of the size of the hydrogen 1s orbital is the radius of the sphere that encloses 90% of the total electron probability。這樣的殼層有90%的機率可以發現電子。
31.   我們將這樣的定義使用在氫原子的1s電子軌域上,得到一個位於原子半徑2.6a01.4×1010m(140pm)殼層。
32.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討論了氫原子的電子處於最低能量的波函數:1s 軌域。氫原子的電子還有許多其他活動軌域,下一節我們將繼續討論。
n    翻譯編寫Steven S. Zumdahl Chemical Principles

3 則留言:

  1. 你好,第20點的圖的縱座標應該是R的平方而不是4拍r平方R平方??

    回覆刪除
  2. 我是上面那位留言者,你好,我覺得這篇寫的真好,請問您是教授或教學者嗎?

    回覆刪除
  3. 謝謝你的提醒,我已經更正了。我是學生,每一個人都應該終身多元學習,因此,我一輩子都是學生的角色,我們大家都是同學。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