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30.2012蘋果 蘇貞昌】今年是香港回歸到中國統治下的第十五年,當胡錦濤訪港成為香港今年的治安大事,肅殺多於喜慶時,當年鄧小平允諾的五十年不變,其實已淪為歷史空洞的回音,更增添嘲諷意味。
十五年來,香港和中國的連結越來越深,但經濟越深化,依賴越加重;社會越交往,衝突越增加。港人治港成了空話,在上有中央政府老大哥的情況下,從政治人物到商界領袖,甚至到傳媒老闆,人人心中都劃有一道自我設限的紅線,曾經生氣勃勃的新聞自由與活力創意,只剩下更多的禁忌與消音。
但證諸歷史的潮流,人們的紅線越多,反彈也就越大,當習以為常的自由被剝奪,人們渴求自由的動力也越強。 近年來,港人上街遊行的人數屢創新高,動輒數十萬,為六四平反、爭政制改革、要普選權利,當外界擔憂香港的自由與獨特性日趨模糊時,港人的香港認同正逐年攀高,每一次的港人發聲都表徵了自由、民主、人權是普世追求的價值,更再一次的證明這些普世價值的落實,從來不在當權者的許諾與保證。
近觀香港十五年來的回歸路,對台灣有許多彌足珍貴的啟發,我們雖不必也不能迴避與中國的交往互動,但香港與中國深化政經社關係所衍生的種種課題,從經濟依賴到社會衝突,一直到政治上的自我限縮、退守,都值得國人警惕,當政者儆醒。
相較於台灣的獨立自主,香港已是中國治下的特別行政區,但民主、自由、人權的普世價值,不僅應該是台灣在與中國進行交流之際共通的語言,也應該是台、港之間共享的價值。
如果台灣在與中國的互動中,堅守了價值、捍衛了決定自己國家未來的選擇權,相信將對香港的民主前景有莫大的鼓舞,相反地,如果台灣守不住自己的底線,香港民主的前景恐也會蒙上陰影。
莫說公平正義是迷思【摘要6.30.2012蘋果 謝世民】在稅改議題引發各界爭論的此刻,台灣社會需要公開辯論什麼是公平正義。不去承諾要給每個人公平正義的社會、不去認真辯論什麼是公平正義的社會,長遠而言,餅不可能真的變大,競爭力會更弱,效率會更低。
證諸歷史,不公不義的現代社會、不願承諾給每個人公平正義的現代社會,根本就無法長久存續(因此,大商人終究是無祖國的?),即使可以長久存續,我們也不知道讓這樣的社會長久存續的意義何在。
反過來說,生活在承諾要給每個人公平正義的現代社會裡,由於每個人都可以訴諸這樣的承諾進行倡議、要求社會兌現其承諾,大家才比較會心甘情願地一起合作去造大餅;每個人也才可能知情而理性地接受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避免異化。
復徵證所稅是否合乎公平正義?如何徵才合乎公平正義?大家可以辯論,但是,千萬不要貶低公平正義,願意辯論就是承諾的展現。有朋友說,大商人不願意認真去思考什麼是公平正義,因為結論最後對他們都不利,這樣的大商人欠缺智慧:他們不知道什麼才是重要的,也不知道自己的利益在哪裡。
在一個重視公平正義的社會裡,凡有強烈意志要善用自己的天賦才能去為社會造大餅者,都有貢獻的機會,而凡對造大餅貢獻多的人都必然會得到較多的財富;他們不僅不必對政客官僚低頭尋租,也不必擔心那些貢獻少的人會暗地裡修改分配規則(透過遊說、勾結)而得到比自己更多的財富。
在公平正義的社會裡成為一個事業成功的人所得到的,不僅是財富,更是世人發自內心的認可和肯定:這樣的財富,才是值得大商人追求的利益。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