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4日 星期日

從英國頂尖大學經驗看台大

【摘要2018.1.11.蘋果 劉正威】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10年前開始轉型,從過去英國中部知名大學變成今天全球前50名大學。筆者任教的華威商學院進步更多:MBA從名不見經傳到多項排名穩坐全球前20。變革過程艱辛但果實甜美。在此分享我在華威7年的經驗,供母校台大與新校長「管爺」參考。
首先,成功的變革仰賴決策自主,而決策自主來自於經濟獨立。華威大學執行了類似管爺於國發會主委任內提出的「高教自經區」:允許系所如商學院與工程學院設立專班,招收大批高階經理人及外國學生並收取高學費,再以獲利僱用更有競爭力的教職員
更佳的師資與行政效率連帶使其他傳統學程受惠,招收到更多有潛力的學生,啟動正向循環,如很多新僱用的助理教授薪資就遠高於舊世代正教授。若華威仍依賴政府補助或來自傳統學程的學費收入,反彈聲浪將使可能加入的教員卻步,整體大學競爭力也將故步自封。台大若能貫徹高教自經區的構想,便有機會自籌財源以取得決策自主性。 
第二,華威執行「高教自經區」的配套:系所間事先同意分享獲利以交叉補貼。比方說,當商學院的專班走過草創期開始獲利後,部分獲利將補助其他無法新創財源的系所如歷史系,這項政策取得了其他系所對少數系所開設專班的支持。管爺或許可以協調讓少數佔先天優勢的系所如電機學院、商學院與醫學院同意分享部分獲利。
分享是根據獲利而非營收,這讓專班營運無後顧之憂,各系所之間也能營造同舟共濟而非競爭的關係,共同強化大學校譽與幫助他系成功,達成教育初衷。 
最後,華威商學院為了改革,主動在一級戰區倫敦設立分校,多數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挑戰卻是啟動心態變革的來源。每個參與新校區的教職員都意識到華威不能再以過去在英國鄉下成功的模式自滿,畢竟新的競爭對手是全球頂尖如倫敦商學院。 
不同心態也讓各方決策者更能接受變革,如華威大學同意商學院在位於倫敦、歐洲最高的摩天樓Shard設立校區高調吸引學生;商學院現任教授們也同意倫敦新進教員的「彈薪方案」以爭取國際級師資。台大可以參考這個經驗,前往亞洲一級戰區如香港、新加坡或上海成立校區,有計劃地透過定期交流將新教員與風氣帶回台大本部,促進文化改變。
組織變革不易,所以更需策略與創意。希望參考華威大學與商學院的三點變革實驗:財源自主以獨立決策、獲利分享以團結各山頭、主動求戰以促進組織變革 
網友到國外後很感嘆 「台灣就是民粹才迷信核能」【摘要2018.1.11.聯合報】近日國內外有不少能源議題持續讓各界高度關注,包括德國於今年元旦清晨六點左右,創下全國用電百分之百來自再生能源的紀錄,可是因為燃媒、核能電廠無法即時降載,多餘的電力必須透過電網賣到國外,形成負電價情況。
本月10日,小泉純一郎與細川護熙兩名日本前首相也共同舉行記者會,發表廢核法案大綱構想,主張日本走向零核電、2050年為止全面轉換為綠能,鏡頭再轉回國內,行政院會今(11日)通過「再生能源條例」修正草案,將送立法院審查,內容正式將再生能源發電占發電總量目標20%入法。
對這樣的能源議題,網友其實很有感,於是在pttTech Job版以「台灣的科技業真的很落後」發文,很感嘆表示說,他出國了一趟,「不看還好,一看受不了。」他認為,台灣的科技業跟世界嚴重脫軌,而且是用蠢方法做事情。
網友cpf0119說,他在法國看到那裡的工廠都不用電力公司發的電,全都用太陽能,占地1萬坪的廠只要用100分之1廠房屋頂(即100坪)就可以永續運轉,德國甚至有太陽能人行道可以供應全市用電。
「世界在進步,國外的廠早就都能源自給了」,他進一步指出,當跟國外客戶談生意的時候,客戶會問說工廠電線怎麼插的?如果是回答用台電的電,對方聽了就會搖頭,「要說自己的電,都是太陽能,對方才會覺得你有sence,願意跟你談生意。」
最後他還很有信心地認為,台灣現在光零碎的屋頂,就能撐起佔台灣GDP 40%的台積電用電量了,他有感而發說,「台灣就是民粹,才一直迷信核能,科技思維根本跟不上國際,唉~
人工智慧紀元已到來!【摘要2018.1.11.聯合報 薛承泰】年輕人出遊總是猛拍照,隨時進行照片美編並配樂,立馬放在網路平台,接著就是讚聲不斷傳來。一段時間後,我終於禁不起誘惑也跟著下載谷歌相簿App,很快就發現該App不僅能快速美編,還可以將手機曾拍攝或傳送的照片,進行搜尋與分類。
最令我讚嘆的是,谷歌相簿居然能辨識出孩子們幼年的照片,雖然是25年前所拍攝,因我曾將這些舊照片掃描上傳,谷歌即可從雲端抓取,並能精準地連接到當前成年的照片。
人臉的辨識力發展神速,讓人感受到人工智慧(AI)已悄悄侵入生活,人們將無所遁形!回想十餘年前,當IBM的深藍打敗西洋棋高手時,曾引發了電腦勝過人腦的論述;經過不到十年,這回是千變萬化的圍棋對弈,2016年谷歌AlphaGo的勝出帶來更大的震撼。這不僅證實AI能夠在瞬間完成大數據的計算,並且作了正確的判斷,更重要的,自我學習能力也在不斷提升當中。人工智慧快速蔓延,其強大的功能終將改變這個世界!
君不見,過去這一年車市暢旺,部分要歸功於輔助駕駛與安全偵測技術快速延伸到一般家用車。相信在很快的未來,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只要知道下指令,也可安全上路。同時,購物行為也在轉變中,網路上幾乎什麼都可以賣,即使是三餐也可以透過網路,選擇多得來更速;總之,日常生活許多事情透過互聯網在家中即可搞定;於是出門是為了聚會與旅遊的機會大增,在即將到來的老年社會中,白天穿梭在街道上盡是銀髮。
老人若需要照顧,各式的遠距監測與服務輸送,以及居家安全設施是未來的主流;不必擔心忘了吃藥,關瓦斯!如果是獨居,機器人也可以代勞,充當保母或照顧者。雖然現在的機器人身體沒有溫度,表情有限且僵硬,也許再過十年,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人們一旦開始依賴機器人,對生兒育女興趣更是缺缺,人工生殖與代理孕母將會是新興行業,而延續生命的科技也將成為顯學,世人也將爭先做為「地球人的最後世代」!
在另一方面,少子化對教育的衝擊,已導致各級學校陷入招生危機,這只不過是「量」的減少;未來「質」的挑戰,會是AI帶來教學方式的改變!當前的小學生許多已接觸網路,中學以上學生則更熟悉網路;因為網路上可查詢到課堂上老師所能給的,還可提供聯結並不斷更新資訊。將來更具實境效果與互動性,這些都可以取代教室,打破面對面的講授方式。
會令大學老師擔憂的是,未來的研究除非是具有震撼性的創新,否則都可以由人工智慧來完成。只要給一個研究題目,即可跨越文字的障礙,瞬間進行文獻蒐集與整理,選擇方法與進行分析更是如魚得水,彈指間即可完成西方科學典範中的「論文」!

此外,商店數量會變少,雇用的人不斷縮減,工廠更是如此,許多的服務業也都可以智能化!這些現象在未來廿年中陸續實現,現在我們該如何準備呢?或許更應該問,未來「誰」來運作這個新世界?筆者認為,答案在於「誰能培養出最優秀的下一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