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3日 星期六

德國小商人看台灣工時

The Third Symphony The First Mov. ~交響曲第三番より第一楽章~

【摘要2018.1.8.自由 黃世澤】近日台灣有人為《勞動基準法》的修正案作出抗爭,本來,台灣薪津太低確是問題,只不過,現時台灣對《勞動基準法》的討論完全是荒腔走板,以筆者作為一個德國小商人對勞工法律的理解,現時社運界那些份子,完全是走火入魔。
首先,每週工作40小時,這樣少就連德國也做不到,德國每週工時是48小時。德國如果有些日子上班時數不足八小時,有些日子可以加班加到十小時,只要每週工作維持在48小時內。對大部分工人,其實只要維持每週工時48小時,以及年假必須放足讓員工徹底休息即可,堅持什麼一例一休,這除了滿足左翼人士的要求,到底對勞工有什麼好處?筆者看不到。
德國在保障工人方面,其實走三個方向,首先,有些行業是必須硬性將工時和休息時間定好,像貨車司機或旅遊巴司機,就真的不能容許一天開十小時車的情況,那要更嚴厲修法確保休息時間,甚至比一例一休還要多休息時間,確保公眾安全。
而不同行業,有不同休息時間分配,最好交由工會和商會集體協商,德國大部分公司都是如此,而不是放寬七休一就像世界末日一樣。
還有,其實台灣最大問題是病假之類處理問題,一旦勞工生病手停口停怎處理,應要求雇主代員工提供一筆保險金,如果員工生病一段時間,就由病假改為由保險金給付員工的生活費和醫療費,如果因工時太長導致經常用保險金給付的公司,那些公司得要付高昂保險金,甚至由保險機構向這些公司追討損失,這才是對付慣老闆的正確手段。
工作有效率的公司,工時少一點,保險金付少一點,工作沒有效率的公司,工時長也不夠賺回要付的保險金,那些慣老闆才會真的收手。
香港人用「左膠」一詞來嘲諷不少左翼社運份子,因為他們滿口理想,但實際上他們提出的政策,不是實行不到便是貽害公眾利益。台灣確有很多有問題的慣老闆,但不是要服用砒霜來毒老虎,毒死了老虎也毒死了自己。其實民進黨立委敢採強硬立場,他們也知民意其實在那一邊的。
學習瑞士解救低薪台灣【摘要2018.1.8.聯合報 李家同】去年十二月廿九日聯合新聞網上有一篇報導,詳細比較了我國和其他國家薪資。人民當然希望薪資越高越好,但又希望物價越低越好,這當然不可能,所以就有一個算法,就是薪資和物價的比。這個比應該是越大越好。
以紐約薪資100計算,瑞士蘇黎世是131.3,台北是35.1;以紐約的物價指數為100計算,瑞士的蘇黎世是108.7,台北是67.3。薪資物價比,瑞士的蘇黎世是1.23,台北是0.52,韓國首爾是0.58,高過了我們;上海0.28,北京0.22,遠低於我們。
最值得我們注意的,不是韓國和中國,而是瑞士。瑞士的蘇黎世和日內瓦在這種評比上都是特別高,遙遙領先其他城市。雖然城市並不代表國家,但是多少與國家人民的幸福有關。
為什麼瑞士如此厲害?可以從另外一個數字看出來。瑞士在2011出口到美國的貨物價值130億美金,美國出口到瑞士的貨物價值120億美金。但是瑞士只有834萬人,而美國人口是3.2億。我們只有嘆口氣說,瑞士是極有競爭力的。
但是瑞士並沒有什麼像賈伯斯、祖克柏這種人,因此也就沒有蘋果或臉書這種玩意兒。對國人來講,瑞士的產品只有勞力士錶,其實瑞士有兩家世界級大藥廠:羅氏和諾華,最不為國人所知的是瑞士的精密機械。瑞士並沒有出產大量的工具機,但是出產了世界上很多頂級的工具機。單單以餅乾包裝機為例,瑞士就有這種非常特別的公司,幾百年來沒有人能夠趕得上。我國很多工廠需要極精密的工具機,往往發現只有瑞士有這種機器。
瑞士沒有什麼自然資源,人口又少,境內多山,但是一直有高收入,瑞士法郎也一直穩定。瑞士是一個擁有長久歷史的工業國家,諾華藥廠成立於1758年。瑞士並不在消費型產品上著力,而是在工業產品上著力,這是我們該學習的地方。
瑞士之所以能夠製造出這麼多價值連城的工業產品,是因為工業基礎非常之好。可以說瑞士是一個很紮實的國家,絕對不會好高騖遠,也不會講究時尚,而是一個精益求精的國家。要做出非常高附加價值的工業產品,工程師一定要有非常好的學問和長久累積的經驗。因為瑞士的工程師有相當好的經驗,因此工業基礎技術也就非常好。

我們應該學習瑞士,要使國人的薪資大幅度的提高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不是任何一個政黨能夠做得到的,而是要靠整個國家社會重視工業的發展。但是又絕對不可以空喊口號,而要腳踏實地的在基本技術上下苦功。大家不妨想想看,瑞士是不是一個從來不提出什麼口號的國家,但是若要買最精密的工具機,他們卻又可以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