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14.2012蘋果 金傳春】台灣爆發多起高致病性禽流感H5N2流行,面對全球最重視的人畜共通傳染病,農方官員決策過程慢條斯理,2003年SARS衝擊似船過水無痕。目前幾項重要防疫問題是:
一、全球流感大流行均與禽、豬有關,因此公共衛生教育應在獸醫、畜牧扎根,提升防疫效能。
二、傳染病偵測的第一原則是洞燭先機,待死亡率升高時疫情早已失控,如美國人流感偵測曾追蹤肺炎的死亡率,但九一一事件後,紐約市率先改為輕症的類流感,後擴及全國,即偵測輕症或病毒,可有更多防疫緩衝時間。而台灣人流感已全採每日電腦自動傳送病徵的「主動」症候群偵測。
但動物流感仍仰賴「被動」通報。自2005~06年台大檢出「低」致病性H5病毒後,雖受防檢局壓力不准後續研究,但仍多次建議盡速推動動物早期病徵偵測!
三、防檢局在2007年底發函各研究單位,規定禽流感H5需在動物三級安全實驗室進行,即全面禁止學者從事H5病毒研究;另又對外宣稱台灣流行的病毒仍為「低」致病性(國際慣例只需第二級安全實驗室),豈不自相矛盾?此舉不僅嚴重干預學術自由,且在缺乏學者的警哨留意下,更是當今台灣爆發高致病性禽流感慘劇的遠因。
四、全球流感病毒均是分子檢測,在SARS流行時,世衛組織規定重要呼吸道病毒須採病患不同部位檢體或經認證的兩不同實驗室檢測核對,在48小時內公布結果。即使2004年美國德州爆發H5N2流行,學者David Suarez在台提出若發現HA蛋白切割位4個鹼性胺基酸,立即殺禽,確保此變異病毒徹底滅絕,避免禽場間的繼續傳播而致高致病性。換言之,面對此易釀成公共衛生災難的病毒,時效是最大考量。若依據「大量快速死亡的經驗法則」,難以因應時代潮流。
五、致病指數會因不同時間採檢所得的病毒受宿主免疫與環境因素影響,尤其是病毒演化會隨適者生存而與宿主達成平衡而降低;此時防疫艱鉅,更應科學探究原因與機轉,而非否定原先流行的病毒為「高」致病性!
面對此嚴峻挑戰,誠摯建議:
(一)盡早建立全台動物的每日病徵即時偵測系統,提早發覺星火「異狀」的靈敏度。
(二)建立台灣不同地區的動物防疫指揮、實驗檢測與品質管制體系,提升防疫效能與綜判效力。重大疫病發生初期經專家制定標準作業流程,明確定義疑似、可能及確定病例三階段判定科學診斷法。
(三)各禽場宜採不同檢體,且須採血知群體免疫力達多高的狀況下爆發流行,又與病毒的相關性為何?究竟是自然感染或疫苗注射後的抗體加速病毒演化與致病力?此對未來防疫策略極為重要。
(四)仿美國農業部建立「禽、豬農互助保險體制」,流行時互助補償,如此可將納稅人的血汗錢全致力於體制的增進。
(五)最近五起禽流感H5N2流行的相關養殖、屠宰等動物相關人員與活禽市場人員,須進行大樣本數的血清流行病學研究,以確知其感染率。在尚無足夠科學數據前,落實防護最為重要。又此五場流行是台灣本地相同或相異病毒甚而外來病毒所致?對往後最妥的防疫策略極為重要。
綜言之,獸醫與人的傳染流行病學家、流感病毒專家及免疫學者可齊心協力助禽農與政府一臂之力,讓台灣的流行經驗可貢獻國際。 【作者為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