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姿瑩/工商時報2011.11.21摘要〕工業電腦界第一把交椅研華科技總經理何春盛,頂著滿頭銀髮卻散發著精神奕奕的神情。歲月只為他累積幽默的談吐及學富五車的智慧,與董事長劉克振兩人一路帶領研華高速成長,擊敗NCR、Kontron成為全球第一大嵌入式工業電腦大廠,其領導地位就有如半導體界的台積電般享譽國際。
1977年從大同工學院畢業的何春盛,在大同電視設計待了一年後便隻身前往紐約。某一個清晨在閱報時,眼睛雪亮的他,相中美商惠普(HP),一待十年間讓他見證了PC產業的黃金歲月,這也造就他成長過程中相當重要的十年。其間,認識了現任研華董事長劉克振。
研華創辦於1983年,而何春盛在2000年才正式加入研華負責管理中國地區的大小事,直至兩年前才調回台灣任職總經理。他笑說:「人生的資產負債表中,不論成功或失敗,經歷過就一定是資產」。在中國期間的創舉,便是開創全中國的服務體系,也擦亮了研華在中國耀眼的品牌價值。
初到研華之時,何春盛就被劉克振任命為研華大中華地區總經理,他在中國一待就是10年,近兩年才被調回台灣。何春盛剛到中國的那五年時間,也在中國各知名學府授課,他樂於分享教遍兩岸。
課外,研華在中國的讀書會持續的進行,近期讀書分享的即是「真誠的領導」,內容提到人生領導的過程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出生到30歲,是為領導作準備的階段,30歲後開始領導,到60歲就是領導的顛峰。
人說三十而立,自此人生會碰到愈來愈多「鬼撞牆」的時候,例如失去摯親等等極大的挫折,都是在人生的第二階段面對,此時也會是累積人生經驗建立價值觀的重要階段,60歲之後便是將你的經驗分享給下一代莘莘學子,當作是知識的資源回收。
研華老早在1999年上市之時成立了研華文教基金會,並擁有現在研華公司3至5%的股權,每年配得的股利則力行兩岸的產學合作,他認為,學術要發展必須從產業界吸取資源才不會脫離現實,也因此,公司過去舉辦數十年的TIC(Technology Innovation Contest)100創新競賽,也成為海峽兩岸學生間相當知名的創新競賽,甚至將其列入學分計算。
在2001年的第一屆贊助了清華大學的創新競賽,隨後又為中國的共親團設立獎項,鼓勵中國優秀的團隊來台做交流,兩岸基金會有學術的交流外,在台也推廣愛心社,對岸則鼓勵員工每年撥出8小時擔任志工為社會大眾盡心。現代這樣功利追逐的社會,是該有個溫暖的角落來喚醒同仁對社會的關愛。
何春盛唸書的時候,根本還沒有個人電腦,在1980年代的時候,大量發明的PC取代了迷你電腦,到1995年後網際網路高速發展下,等同宣示電子商務的時代來臨。例如谷歌(Google)、eBay、阿里巴巴都接著出現。
為拋開工業電腦過去多被侷限在硬體內的發展,研華每年支付1,000萬元的顧問費用給IBM,引進了幾個專案服務,第1個是BLM(Business Leader Manager)企業的領導流程,該專案嚴格規範公司每個月每季每個部門的行程規畫,過去研華是在年底規劃明年的計畫及目標,現在是在今年的1月份就在作明年的計畫。
何春盛說,不同於其他公司的是,有些業者越接近財務數字揭露的時間,越了解達成率的高低,因此有人開始藏數字;如果是在年初就作好規畫,面對未來公司的態度也會較坦然,不論是好壞都以平常心看。
其次,IPD(Integrate Product Develop)整合式發展流程。企業的經營還是要借重外力來補強自身,企業若能看到這點,善用顧問服務將有益企業長期發展,也因此對研華的未來發展相當有信心。
全球第一大嵌入式工業電腦龍頭大廠研華(2395),在今年科技產業大調整的過程中,仍可望順利達成年營收25%的成長目標。總經理何春盛在接受專訪時指出, IT產業已進入由雲端及物聯網等新運用所帶動的新世代,而研華有信心在這個「智能產業」的世代中,持續搭上新一波黃金十年的成長。以下為專訪內容。
問:全球各大企業無薪假及裁員風聲不斷,研華如何看待工業電腦(IPC)產業發展?
答:研華即使在金融海嘯的時候從未有無薪假或是大幅度裁員的動作,最多就是不加班,中國地區則會規畫適當的人力調度。
只是,我在這次不景氣中,看見台灣電子業的隱憂,過去台灣科技業是以PC產業帶動,從2002年惠普(HP)870億美元重金合併康柏,2005年聯想併購IBM的PC部門,種種大企業間的龍爭虎鬥,最後結束在賈伯斯的蘋果時代。
而IPC與PC產業不同的是,IPC不僅在應用上涵蓋軍用、交通、建設、工廠生產等大型建設外,在醫療、倉儲管理、戶外大型展場看板、賣場等群眾活動範圍所必須,都可以見到工業電腦所在之處,近期更在中國「十二五規劃」大力推動物聯網,更能彰顯IPC的無所不及的應用範圍。
以台灣高速公路來說,每500公尺就有的量測脈衝訊號的線圈,及用來計算車輛速度、車流量的資料蒐集器,透過研華的工業電腦將資料傳送到交通部的雲端,如此一個基礎建設的資訊採集訂單量就不小,更別說中國廣泛的基礎建設所需。這都是未來運用的例子,新的運用對IPC產業而言,反而從中找到新的成長機會。
問:過去十年研華營收成長280%,未來將如何迎向智能黃金十年?
答:下一個IT產業的15年周期已經到來,新的科技將帶動新的成長,研華則是在2年前看到了這個新的產業趨勢並取名為iPlanet Era(智能地球時代),推出智能服務、雲端運算及物聯網解決方案。
我也看到新的科技不僅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更改變企業經營的模式。因此研華重新調整組織,並藉由IMAX創新平台連接無線裝置間的溝通與串連,此外建構新一代「客戶導向」的線上服務平台,從研發、製造、行銷到品牌一手包辦,這也是為何研華看好今後15年,將持續維持高成長的動力。
根據IMS研究顯示,研華從2009年全球市佔20.5%提升至去年的25.5%,比第2名還有16.5個百分點的差距,我們的競爭力在全球密集的網絡上更能突顯經濟規模的優勢,我曾喊出,2012年研華全球市占率要達30%目標,現在雖然因為大環境面臨更多挑戰,不過透過市場整合,相信可以從更多競爭手中拿到更多的市佔率。
問:研華今年業績表現在歐、美持續成長,反而中國不如預期。研華的大中華地區策略為何?
答:近期中國因為動車事故使得中國政府放緩浩大交通建設甚至停擺,通膨、匯率及就業等問題,也加深研華征戰中國市場的難度。
不過,研華在中國地區深耕的程度無任何國內IPC業者能敵,我個人就為了研華在中國待了10年,下半年雖然中國成長動能放緩,不過市佔率仍較去年小幅提升8%,因此可較其他IPC業者發揮贏家通吃優勢。
研華在中國昆山已建設2.7萬平方公尺的協同研發製造中心,就是要深入從最底部掌握當地市場的研發、業務到品牌的發展,在台灣林口也斥資15.12億元,年底將動工3.5萬平方公尺的台北第2研發總部,藉此,研華將創造出由研發、製造到行銷無懈可擊的企業文化並強勁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