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IMD告訴了我們什麼?

經濟評論

〔中國時報 社論2011.05.22摘要〕瑞士國際管理學院(IMD)公布2011年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總排名由去年的第八名進步到第六名,是歷年最佳名次。

這份競爭力報告並不完全反應出各國最終的經濟表現,例如美國位居第一,但經濟復甦仍遲緩、失業率仍超過9;大陸名次19名,但經濟成長快速強勁。不過,從報告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出台灣的問題。

    這份競爭力報告中,共分四大類指標,指標下再細分許多細項。第一是經濟表現,我國由16名升到8名;第二是政府效能我國由第6名退到10;再來是企業效能,維持同樣第三名;最後是基礎建設,由17名小升到16。由這個數字來看,台灣的總排名可以由第八進步到第六,主要是「經濟表現」項目搶眼之故;而無法更進一步,則是因「政府效能」之拖累

    IMD的評分方式,除了所謂「硬性指標」(各項統計數據)外,其餘很大部分是來自對企業高階經理人的問卷調查;接受問卷者多是國際貿易比重高的大型企業、外資跨國企業。雖然問卷部分有時可能失之主觀,但卻也可能更具體呈現數據無法道出的面向。政府效能部分,來自問卷的評分,則是高於數據。這點正好與「經濟表現」項目相反。

    退步就是退步,退步就該檢討。官員辯稱是因政府為庶民著想、干預油價所以在此項目上被扣分,實情恐怕未必如此。觀察政府效能中的各細項指標,財政情況一直表現不佳,這次再惡化;但實際上退步最多的項目是「公股影響企業的活動」,由12名退到35;再來是「官僚行政影響企業活動」,由八名退到廿名。而這兩項,確實是有跡可循。

    例如,許多原本政府勢力逐漸淡出的半公營企業,在立委與部分媒體民粹式的要政府「硬起來」的鼓吹下,政府公股勢力又再抬頭;政府透過國營事業、政府基金,增加對這些企業的持股。政府不只是介入與民股協調董監事,甚至還形同市場派般的要爭奪經營權;對股權釋出時白紙黑字的承諾也可違背。這就是「公股影響企業的活動」。

    而去年一年,包括金管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這兩個主管特許產業的機關,對其管理的產業與企業,做了許多不當的干預、過了頭的處罰。審查企業併購案也是拖拖拉拉、一審就是快一年,延誤企業商機。

經濟部在管理企業赴大陸投資上,也是開放慢、審查效率更差,讓企業商機窒息近死。稱這些行為是「官僚行政影響企業活動」,應不為過吧?

    此外,與環保相關的項目如再生能源、二氧化碳排放、能源使用密度、因應氣候變遷政策等,台灣的表現也不佳。整體而言,未來政府該強化財政紀律、減少官僚單位對企業活動的干預、制度法令上應更開放;同時,更該避免走上「反民營化」、「官進民退」之路。

對環保相關議題,則該盡快落實在制度與政策上,而非在節能減碳、因應溫室氣體等議題上流於口號。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排名高居第三的企業效能項目中,製造業單位勞動成本居第三名,正面看是國內勞動力生產力高,好事一樁;反面看,是台灣薪資成本低、勞工都是「價廉物美」、「物超所值」,而這正是台灣整體經濟表現一流,但社會大眾感受淺,有如無感復甦的原因。

    三角貿易、無感復甦與所得分配惡化〔工商時報 社論2011.05.22 摘要〕國家統治疆域跟經濟活動馳騁範圍未能完全重疊,在有些地區甚至出現嚴重乖離,已被公認是全球化的最大特色之一。

惟近年來尤其盛行於兩岸之間的「台灣接單、海外生產」規模日益擴大,這種「三角貿易」現象是否會讓GDP(國內生產毛額)作為「景氣晴雨計」的功能失去準頭?甚至惡化台灣所得分配?

    「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例,2010年時已超過半數(50.69%)。根據統計,海外生產9成以上指的是中國,其中資訊通訊產品更高達87%,其他依序則為精密儀器、電機與電子產品等高科技產業;至於傳統產業則相對較低,也跟近年來台商大量投資中國的產業分佈與比重大致吻合。

    以總體經濟角度觀之,台灣三角貿易的淨收入已從2002年不到78億美元,佔該年GDP只約2.6%,大幅成長到去年的174億美元,並已達GDP4%。此一數據乍看之下並不特別驚人,但如對照陸客全年絡繹不絕來台,去年消費總額也不過只佔台灣GDP0.28,且以GDP附加價值的計算概念來看則當更低,即可知道三角貿易淨收入(皆是附加價值),確實已是台灣GDP的重要成分。

    如從外貿數據來看,以去年為例,被計入國際收支帳「服務貿易」項下的三角貿易淨收入,已佔台灣全年「商品與服務順差」(約298億美元)將近6成。如果依照主計處最新公布的預測數值,台灣今年5.04%的經濟成長率當中,源自國外淨需求的貢獻即佔4.01%,其餘部分主要為國內消費成長(2.13%),至於國內資本形成(投資)則反將萎縮1.05

    換言之,在台灣近年來民間消費與投資等內需不振,經濟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國外淨需求(出口)情況下,更顯示持續增加中的三角貿易淨收入,已足以左右經濟成長的高低與組成內容。    但問題在GDP數據,跟國內實際經濟活動逐漸偏離,近來常聽到的「無感復甦」,就是三角貿易型態太過突出的後遺症之一。

    就定義而言,三角貿易的淨收入(商品賣出價/訂單收入 減去 買入價/支付海外生產 之差額),而非總營收,依IMF權責制下(2005年起採用)納入GDP則毫無疑義,所以不算高估。理由在於台灣廠商看似只有接下外銷訂單,但也從旁提供了「規劃、調度、財務、管理、行銷、專利及其他技術等」支援服務,否則此類交易不會如此順遂,甚至無從產生。

    除了上述這種類似佣金的收入型態之外,也大概有4成左右的台商在兩岸或其他地區都有實際投資與生產線,透過此地運籌中心合理分配訂單,自然也構成了三角貿易。

然而,三角貿易在其他國家的角色不致太過突出,因此所引發的外銷訂單與實際海關出口差距或背離,以及其他經濟指標彼此不再同步的現象,自然也未若台灣這般顯著。

    由於三角貿易淨收入主要成為企業利潤,且在本地只雇用極少數員工,也必然會讓台灣所得分配不均的狀況雪上加霜。至於去年約有140億美元的「海外投資所得」淨額回流,在國際收支帳上則記入「經常帳」,此一金額如加入GDP則構成GNP(國民生產毛額),也都跟台商大舉對外投資密切相關,對所得分配的影響則近似於三角貿易。

    總的來說,三角貿易的確顯現出台灣現階段的比較優勢所在,然而由於「國內生產」的成分流失,所以儘管總體經濟成長表現不惡,但其數值顯然已跟國內的產業關聯、投資消費、勞工就業、薪資成長等經濟指標失去準確對應,相關併發症確實不可小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