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ydn Piano Concerto No 11 D major Badura Skoda, Bruggen
【摘要2016.3.22.蘋果 童振源】在1980年代,台灣平均經濟年增長率為8.2%,1990年代為6.5%,2000-2007年為4.3%,最近八年只剩下2.8%。因此,新政府提出五大創新計劃要振興台灣經濟,但大多集中在製造業。新政府需要花更多心力在服務業,才能改善台灣經濟的沉痾。
從個別產業來看,1982-1999年,農業的增長率為0.9%,工業為6.3%,服務業為8.9%;2000-2015年,農業增長率為0.4%,工業為5.6%,服務業只剩下2.9%。進一步看,在2000-2007年與2008-2015年兩個時期,工業增長率分別維持在6.9%與4.3%,但服務業卻顯著下降到3.9%與2.0%。
再從經濟增長率的貢獻度來看,1982-1999年,農業的貢獻度為0.5%,工業為23.1%,服務業為76.4%;但到了最近十六年,農業的貢獻度維持在0.2%,工業增加一倍到44.8%,服務業卻跌到55.1%。在這兩個時期,服務業佔了GDP大約67%,但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卻從76%下降到55%,這是造成台灣經濟成長減緩的很重要因素。
不僅如此,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在2001年達到高峰的73.3%,此後便持續減少到2015年的64.5%。相對的,製造業佔GDP的比重從24.4%持續增加到33.9%。2015年台灣的這兩項產業比率幾乎與1987年的比率一樣。這並不是工業成長迅速而擴大GDP比重,而是服務業增長急遽下降,導致GDP比重減少。
然而,服務業成長減緩並沒有改變勞動力持續移往服務業的趨勢,造成人均GDP持續減少,導致民眾薪資停滯。1988年是服務業就業人口超過工業的第一年。1987年工業就業人口比重為42.8%,此後便緩慢減少到2015年的36.0%;相對的,服務業就業人口比重從42.0%增加到59.0%;第一產業則從15.3%減少到5.0%。
以各產業的GDP除以就業人口約略可以得到各產業勞動生產力。從1988年到2001年,農林漁牧業的人均GDP成長62.0%,工業成長77.0%,服務業成長89.2%。從2002年到2015年,農林漁牧業的人均GDP成長率只剩下38.4%,工業卻加速到98.9%,服務業反而低到17.4%,這是造成薪資停滯的因素。
以國際競爭力而言,台灣服務業的出口排名從2000年的世界第18名,衰退到2013年的26名,甚至輸給泰國與澳門。2014年雖然台灣因為觀光客收入增加而排名提升到23名,但與泰國與澳門相差無幾。而且,台灣大幅落後第11名的新加坡、第15及16名的香港及韓國,台灣的服務業出口大約只有他們的一半。
台灣經濟遭遇的困境愈來愈大,很大部分是服務業造成。然而,台灣服務業有很多結構性問題需要政府克服,服務業企業規模小、台灣內需市場小。服務業總共約93.5萬家,大型服務業不到3,000家,其他都是中小企業。相較美國與日本平均每家企業15人與8.6人,台灣只有4.2人。
服務業就業人口佔台灣全部就業人口將近6成。未來,新政府須將重心與更多資源放在改革服務業,才能提振經濟與民眾薪資。
李鈞震:
1.
台灣的農產品,大多數也是一種製造業;最近幾年少數農民自行上網、設網站,進行網路行銷,這才與服務業有所關係。
2.
好的產品需要健全的銷售管道、通路、系統整合與品牌形象包裝,這是服務業,也是台灣進行國際貿易與出口最需要加強的部分。
3.
找出東南亞、中東地區、中南美洲與歐盟的商品需求,是未來台灣服務業需要關注的地方。
人才,是新政府成敗的主要關鍵【摘要2016.3.22.工商】蔡英文在提及籌設「類主權基金」時特別強調,「成立類主權基金的基本觀念,不在錢,而在人」;蔡英文強調,這個為了支持國家戰略產業發展的主權基金,成敗的關鍵在能否找到一個國家級的專業團隊,包括有專門負責技術研發、有專長育成孵化、有財務與法律的專家,有將研發產品市場化、有開拓國際市場的行銷人才,她還特別強調,這些人才「是跨國籍的」,僑生與外國人都不能被排除在外。
過去兩位總統、長達十六年的任期,給社會大眾最大的憂慮,就是大家發現「人才不願進政府」,許多原本在外面表現優異的專才,進了政府以後很快就出現水土不服,甚至因為犯錯而結束短暫的公職服務。
在21世紀的經濟架構下,財務資本(Financial Capital)與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是企業與國家競爭最重要的因素,企業與國家必須要擁有健全的財務,才有實力不斷投資未來,取得最尖端的技術;更重要的是,所有一流的國家、世界級的企業,都全力爭搶全球最頂尖的人才,「有人,斯有財」是21世紀企業決戰的勝敗關鍵。
從美國矽谷、亞洲的香港與新加坡,到印度、杜拜、法蘭克福、日內瓦、倫敦以及對岸的北京上海,莫不用盡所有的政策,爭取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而這些全球一流的人才,也持續創造出引領時代風騷的新企業,成為全球經濟轉型發展的領頭羊。蔡準總統真正的挑戰就在她能否引進人才進入政府,能否擺脫現有老舊僵化、停留在上個世紀、建立在傳統大陸思維的政府用人機制。
因此,蔡英文要推動她所提出的重大改革,絕對無法迴避的就是政府人事制度的改革,她必須要求幕僚團隊「徹底盤點」的,包括公務人員晉用、升遷、敘薪、離退的法規。蔡英文已經點出重點,國家戰略主權基金的成敗,關鍵在能否引進世界級的專才,在政府組織內發揮專業的規劃與執行能力,這必須鬆綁僵化的法規,讓專才能夠有穩定而友善的工作配套,更要讓國際級專才的智慧,能夠順利落實為政府政策。
台灣是小而開放的經濟體,必須要有彈性,才能夠在劇烈的國際競爭裡,找到未來生存空間。我們必須放棄僵化思維,讓民間的人才、國際的專家能夠進入政府體系,為政府的決策灌注活水,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政策。如果民間人才、國際專才能夠順利獲得政府重用,政府再造的工程,自然就有了成功的基礎。人才,是國家決戰的勝負關鍵,更是蔡英文政府最不能迴避的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