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兩岸關係的三個必須論

Beethoven - Symphony No. 8 (Proms 2012)
【摘要2016.3.24.聯合報 葉銀華】台灣可以沒有穩定的兩岸關係嗎?過去八年所發展的兩岸關係模式可以延續下去?這兩個問題的答案當然是「否定」!但是新政府未來如何發展新的兩岸關係?兩岸關係未來的走向,考驗著總統當選人與新政府執政團隊。
對等發展的關鍵是台灣要有不可忽視的經濟實力,否則台灣在兩岸的談判力量將日衰!因此,新政府兩岸關係的第一個必須論是要提升台灣的經濟實力,基本上首要強化「投資台灣」 更進一步,台灣的未來在於台灣要能夠「走進世界」!這是過去八年所忽略之處。
台灣目前的經濟出路不是簡單用「適度通膨」的發展模式來形容,台灣的經濟沉悶、實質所得停滯主要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所造成投資不振,因此強化「在台灣」之有形、無形的投資是關鍵。目前應該嘗試整合成適用「所有產業」的通案,例如:修改產業創新條例,提供租稅優惠與行政便利;如此一來對就業機會、全民所得提升比較有助益,進而提高消費,拉動政策的所得乘數效果。
更進一步,台灣應走外向型的治理結構,加入跨地區的自由貿易或經濟夥伴協定是一個選項,唯需台灣要有經濟實力,別國的開放我們才能得利,並且降低對部分產業的負面影響。
其次,大陸的經濟、金融規模快速發展,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廿餘年前,大陸由於土地、勞工充沛與成本低廉,吸引許多國家的製造業前往設廠,成為世界工廠;近來,由於大陸消費能力趨強,許多國家的企業紛紛期盼攻入大陸內需市場,使得大陸逐漸成為世界市場。
兩岸經貿交流擴大,有助於台灣之經濟發展;然而大陸經濟成長趨緩、金融風險與紅色供應鏈威脅日增,因而大陸經濟對台灣有著「離不開、但靠不住」的情境
投資不振才是經濟缺氧的關鍵【摘要2016.3.24.經濟日報】台灣民間投資已連續15年處在停滯狀態,固定資本形成年增率從19902000年的平均8.21%,一路驟降至20012010年的1.20%20112015年的0.96%
首先,面臨人才流失的窘況。從WEF2016年《世界競爭力報告》可知,台灣整體競爭力雖位居15名,但留住及吸引人才的能力分別落在39名、56名,遠差於韓國與中國。在長期缺乏合格與技術勞工的情況下,企業投資意願自然降低,造成相關工作機會更加萎縮,又再加速人才外流,形成惡性循環。
其次,以往台灣資本市場活絡,有利企業籌資,加以新創企業繁多,較易創造新市場。一旦創業有成,即可帶動大量的固定投資,形成推動經濟成長的力量,並回饋至資本市場。資料顯示,19882002年台灣股市成交量占實質GDP比、上市公司家數平均以17.9%10.6%速度飆升,平均經濟成長率亦高達6.3%
20032015年經濟成長率放緩至3.9%,上市公司家數增速減慢至2.5%,股市成交量占實質GDP比甚至轉為下跌5.4%,三者的關係從相輔相成轉為相互拖累。
第三、委外生產比例高,對本國投資產生排擠。先進製造業廠商將生產自本國移往海外時,短期雖有助成本降低,但因研發與生產往往必須在同一地點才有效率,使下一世代的生產技術多在外包地發展,上下游供應鏈與相關投資也多會跟著移往外包地,使本國產業空洞化。長年以來,廠商「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模式的後遺症,即是如此。
目前資通訊產品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已逾九成,導致相關產品占重大投資僅剩下2%。若占重大投資比達41%的電子零組件業,產品移往海外生產比重續提高,後果更不堪設想。
第四、研發總量明顯不足。若就研發金額占GDP比來看,2014年台灣低於韓國,台灣在此項比重遠落後。
最後,相較於基礎與應用研究型研發較能帶來「市場創造」創新,並帶動大量的固定投資,台灣著力較多的技術發展型研發則偏向「性能」與「效率」創新(其占總研發比2014年達68%),創造固定資本投資與工作機會的能力較少,使台灣研發對投資的帶動效果較差。
既然投資如此重要,為何台灣企業「沒察覺」?原因是,企業主管及投資市場仍多抱持資源是有限的,而新技術卻是源源不絕地冒出來的舊觀念,企業經營遂著重以財務比例輔助進行有效率的資源分配,卻未細想如今全球及台灣都處在資金相當充裕的時代,理應打破既有思維,增加對相對稀缺的新技術投資,而不是一味地怕財務比例變差,把資源集中在庫藏股、外包生產或效率創新等回收較快的項目上,導致市場創造創新遭扼殺及實體投資不足的困境。
投資是經濟活動的氧氣,而台灣長年投資低迷比出口連13個月衰退更須被高度重視,政府應認清結構性沉痾並對症下藥,投資持續不足才是經濟逐漸陷入缺氧狀態的根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