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教育部權貴的志氣有幾多?

神曲32
Brahms Symphony 4 - Carlos Kleib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p4l16KRxk

徐弘毅2015.5.14.
史明大師和我在陰暗的地獄裡爬山,這條崎嶇的山路浮現於樹林間,互相角力地盤的樹根,將這條路擠得凹凸不平,我們在繼續往上走,路愈來愈陡,必須拉著垂降的繩索往上爬,接著的路況變成一段泥土路,一段大石壁攀岩,峰頂是一片超大石壁,尖尖凸起,就像老鷹的嘴,因此稱為鳶嘴山。
我們到達山頂,看到天空上浮著台中城市的景像,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台中車站、逢甲夜市、一中商圈、台中公園、國立台灣美術館、金錢豹酒店、台中市議會、台中七期重劃區現代大樓、台中國家歌劇院……
史明大師和我的位置正在逢甲夜市的下方,我的臉上滴到一些逢甲夜市大腸包小腸的油漬,我才發現地獄與人間沒有完全隔絕,有客人沒有接穩德式豬腳,從天上掉了下來,剛好被史明大師接住,另一個客人沒有接好黃金賊,從天而降,我趕緊接下來,這是透抽中間包飯的美食,我看到有一盒食物掉下來,伸出另一隻空下來的手去接,打開一看,這是豬寶盒的厚切豬排。
史明大師說;「肚子也餓了,感謝上帝賜給我們的食物,我們就開動吧!」
我一邊吃一邊說:藍軍一直攻擊扁政府的教育改革,結果馬政府上台後,貧窮及城鄉的世襲仍舊毫無改善,今年大學個人身申請入學及繁星推薦第八學群(指醫學系)招生放榜,低收入、中低收入的經濟弱勢生僅4成考上大學,比一般生錄取率52%低不少;弱勢生進國內11所頂尖大學僅136人,根本是鳳毛麟角要求別人的自己卻做不到,就是政客的無恥
史明大師問我:弱勢生比率最低的前3名均為頂尖國立大學,分別是陽明大學、台灣大學、交通大學,每千人中只有49人,比率最高的前3名皆是南部私立技職院校,每千人約有百人,兩者差距達10多倍,這該怎麼解決呢?
我說:這證明歷任教育部長吳思華、蔣偉寧、吳清基眼光太差,不會選校長,入學的標準也不夠有彈性。國立大學校長如果有遠見,就挑選某一科為天才入學,其他科目只要68分就好了,這樣就能大量挑出優秀的弱勢生,讓這些天才在學校學什麼都好;事實上,學校應該盡量讓所有的學生可以自由學習,只要學分滿了就可以畢業。
弱勢生家庭經濟狀況差,不可能去補習英文、作文、數學,但是,如果努力開發一項才能,在生活壓力的逼迫下,往往因為可以忍受比一般人更多的苦練而展現出驚人的成果。
對大學來說,招收各類型天才入學,也可以提升校園整體水準。交通大學如果願意招收藍球天才,那麼,交大籃球隊就會成為全國最強的球隊,如果再開放招收桌球天才、田徑天才、繪畫天才、音樂天才、數學天才、文學天才、甜點天才、美髮天才……,那麼,交大就會在許多領域出類拔萃。
真正的天才往往比教授或教練還要厲害,所以,集中各類型天才,能夠刺激教授的學術水準,帶動同學的學習風氣。老師,馬政府老是想擴大招收陸生來提升學術水準是錯的,應當擴大招收台灣的天才,聘請有國際學術地位的大師來台授課。
大學教育,最重要的重點是要培養,每一個學生都養成終生多元學習的生活習慣,不要太在乎分數高低;唯有多元學習,才能真正開拓眼界與心胸,並激發創新能力;唯有養成學習的習慣,才可能終生都有社會競爭力。這才是真正長遠的教育規畫。政大、逢甲大學的教授有無以身作則,養成終生多元學習的生活習慣?」
天空的逢甲夜市又掉下一樣東西,史明大師接住,打開一看,是黃金臭豆腐。有一樣東西砸中我,我撿起來看,才知道這是烤鴨夾餅,接著又掉下二份不同口味的雞腿,一分是義式香草起司醬口味,另一份是墨西哥辣味莎莎醬口味,分別來自於黃金右腿和黃金左腿。
史明大師說:「許多人認為,大學多元入學,對弱勢生不利,你在李登輝時代參加過聯考,你認為過去的教育制度對弱勢生比較有利嗎?
我說:老師,蔣經國時代大學錄取率非常低,而且還會被馬英九那種可以特權加分的權貴後代占掉位置,所以,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弱勢生沒有辦法讀大學。李登輝時代大學錄取率有提升一些,但是,一直到李遠哲教育改革,大學鬆綁以後,弱勢生才有人人讀大學的機會,雖然不是每一個弱勢生都能讀台大,但是,多數的學生只要自己想進大學讀書,都有機會讀。
弱勢生如果因為體育、藝術、社團才能充足,但是傳統死背書的學科分數不高而無法進理想的學校,這是教育部和文化部沒有負起責任照顧弱勢學生的問題,他們從小沒有機會補習,城鄉教育資源差距太大。
台北市的小孩則多數都能補習、死背書,因此考高分,卻大都在體育、藝術、社團……上嚴重缺乏能力,造成宅男宅女一大堆,這是另類的弱勢生。
教育部和文化部沒有照顧偏鄉弱勢生的原因有二個,第一是沒有錢,現在政府財政因為軍公教年金沒有改革、國民黨黨產金額超過新台幣六千億,都不繳回國庫,並且國民黨黨營事業如救國團、台電成立的子公司,持續以各種形式A國庫的錢,導致政府背負24兆的國債,如何有餘力出錢照顧弱勢生?
第二個原因是歧視,教育部官員都是死背書進明星高中、明星大學畢業,所以,他們的潛意識就是,那些功課不好的學生,以後就該去做下等的工作。馬政府推動的十二年國教,最大的敗筆就是保留台北市的明星高中,為什麼他們會這麼做呢?
不僅是家長們想滿足小孩上明星高中的虛榮心而已,政客自己也非常得意於小孩上明星高中,這種虛榮心培養出歧視偏鄉弱勢者的心理,因此反射動作就是忽略偏鄉缺乏師資與硬體設備的問題,縱使撥經費,也是以綁樁為主,新竹縣就有國民黨立委與議員假借採購圖書等名義,浮報最高5倍價額,並瓜分6成回扣。
史明大師說:國民教育水準的提升必須分為兩個部分:一、學生要養成多元學習的生活習慣。二、老師、校長與家長,必須以身作則、說到做到
能不能讀名校不是重點,聯考或升學制度公不公平也不是太重要,重點是:學生個人都必須要養成多元學習的生活習慣因此可以終生學習,不需要依賴老師與名校光環就可以自我要求與學習,所以人生前途與社會適應力可以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愈來愈具競爭力。郭台銘、嚴長壽、吳寶春……都是典範。
老師與校長必須對所教導的內容負責任、以身作則,例如英文老師必須確定其自己與外國人對話很OK,看CNN新聞很容易;因此知道教育的內容什麼東西對學生的一生有幫助,不是只是應付升學考試;而大學英文教授自己可以身體力行,可以跟諾貝爾獎的學者自由流利的深度心靈溝通,余光中等人就缺乏這種知己,沒有以身作則。
又例如國文老師教授《論語》之前,必須先確定自己91做得到,才去教,否則自己就是偽君子,教出來的學生將來必定只注重表面功夫、不切實際、不務實,因此養成經常說謊、不守信用、政見跳票……的生活習慣。老師如果無法做到『以身作則』,人類所有精密研究過的教育制度都會失敗
如果教物理的老師,理論不清楚,實驗不會做,這就是笑話;教籃球的老師,根本沒有經過籃球專業訓練,這也是笑話;高中的校長或國文老師無法實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是世紀大笑話。老師可以以身作則,是台灣整體教育改革與提升最重要的重點
可能是因為使徒保羅校長十分認同我們的看法,因此,從天空上的逢甲夜市掉下來的食物愈來愈多,史明大師接到一隻轟炸魷魚,我接到日船章魚燒,我們分享食物一人一半,現做的轟炸魷魚外酥內軟,十分可口。
我說:12年國教的成功關鍵,要打造優秀人才的培養、多元適性的學習環境,很簡單,各級學校的運動、藝術、音樂的課程與師資增加一倍(每科每週四節),全國不分城鄉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學習專業的運動、藝術、音樂技能,當然都是學分制。同時也要要求各級學校每一個老師也都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並重、以身作則,做不到的要補修學分。
史明大師說:台灣清華大學的國際學術水準無法超越美國史丹佛大學,主要的原因並不是學生或教授的智商比較差,而是歷屆校長都不是以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並重、以身作則聞名於國際社會;同時絕大多數的教授也沒有養成終生多元學習的生活習慣,因此視野狹窄、身心不平衡,導致大多數的教授與學生思想範圍受阻、無法建立獨立思考能力、缺乏社會正義感。
台北市建國中學的校長與許多學生,非常注重名校光環,貪慕虛榮,因此可以確定多數品德不佳。任何肯『主動學習、好學不倦』的學生,不管在什麼學校畢業,人生前途必定看好,賈伯斯、馬克左伯格都是典範;而必須靠老師填鴨或考試制度壓迫才被逼著讀書、死背書,還貪慕虛榮的追求名校光環的學生,多數將來都極有可能會成為不守信用的社會敗類。
我說:「近朱者赤、物以類聚。因為歷屆建中、北一女……的校長與老師沒有能力做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禮樂射御書數樣樣精通,所以期望學生追求分數,以方便教學;眾多學生因此被老師污染,從高中開始就被養成無法實踐多元學習的能力。也因此全校師生都一起背叛《論語》的教導,還自我感覺良好。
一個30好學不倦、多元學習的高中國文老師,應該15年之後可以教專業的樂器,再十年之後可以教專業的足球技巧,再十年之後可以教專業的量子力學,再十年之後可以輕鬆的教專業經濟學、手語、……。養成好學不倦、多元學習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當老師、教授、校長的最基本品德
講到這裡,我們都有些渴了,地獄天空的逢甲夜市,墜下兩杯飲料,一杯是絲襪奶茶,另一杯是胡蘿蔔汁,史明大師喝一口胡蘿蔔汁後說:「教育部的官員權貴必須要追求「三件事」,1.全台的技職教育、科技大學的教學成效要超越德國。2.台灣大學、成功大學的國際學術地位要超越英國劍橋。3.小學、幼稚園的教學品質與水準,要超越丹麥。
教育部對以上這三點如果沒有時間表去執行成功,就代表官員權貴被驗證出:昏庸無能、缺乏國際觀、欠缺志氣。
我喝一口絲襪奶茶說:當一般的科技大學畢業的學生,專業技能超越德國時,他的專業能力就有國際競爭力,不一定要上台大才有前途,學生自然不會去擠窄門,升學壓力自然就下降,考試多寡就不重要了。
台灣大學、成功大學的國際學術地位已經超越英國劍橋、牛津,也代表校長與教授都已經是國際一流水準,而不是濫竽充數;當然學生會受到各學術大師的良好薰陶,願意從事薪水低、極辛苦、耗時數十年的基礎研究工作;但是家長則大多不希望學生去讀,升學壓力自然就下降。
當台灣的小學、幼稚園的教學品質與水準,已經超越北歐國家,代表學生都已經自動養成終生多元學習的生活習慣,不論進不進大學讀書,他們的社會競爭力仍然會每天進步,可以每天輕鬆的判斷出不知長進的官員權貴的愚蠢與無知,升學壓力自然就下降。
史明大師說:升學壓力不論大小,都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品質或欲望,那不是教育學上的重點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死背書,只要求學生死背題型、題庫,不知靈活運用,不知如何實踐在生活當中,這必定造就蠢才,這才是教育的大問題。
文化部的權貴階級應該要有志氣與智力,培養台灣國民成為全世界終生多元學習第一的國家;當然需要執行時間表。做不到,當然就被驗證出是昏官、肥貓。只要文化部與教育部都善盡職責,台灣的國民文化與創意力量,必然是亞洲第一,那經濟的競爭力當然也會是亞洲第一。
談話結束,進入甜點時間,天空的逢甲夜市掉下一個盆栽冰淇淋、冰淇淋泡芙、雪花冰和泰式香蕉煎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