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annes
Brahms - 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Haydn for orchestra Op. 56a
【摘要2016.5.26.蘋果 胡采蘋】第一個討論,傳統上南進政策的理論基礎:台灣需要經濟規模。最近我正在調查台灣的電商產業資料,我預設的題目是「為什麼阿里巴巴不是在台灣誕生」?
從資策會處拿到的大事記顯示,台灣在2001到2005年間就有垂直類電商出現(美妝類最多),2006到2010年就有團購網站出現(比美國的Groupon還早),2011年之後O2O到家服務網站大量出現。事實上這些網站在中國出現的時間非常晚;垂直電商包括母嬰、跨境電商等,這兩年才蔚為風潮;甚至阿里巴巴的C2C淘寶網、B2C天貓網,成立時間分別是2003、2008年,遠遠晚於Yahoo拍賣和PChome。
根據之初創投創始人林之晨的數據,台灣網路購物交易量規模,佔GDP17%,中國是12%,日本5%。如果此說法為真,「台灣業者不行、產業不行」是錯的,台灣電商種類的多元化與領先程度都相當高,但經濟規模非常可能是台灣缺乏一家超級電商平台的重要原因;台灣沒有一家像富士康一樣的超級電商公司在中國出現,是因為中國限制外資經營網路公司。
(有人)提出「台灣應停止進行任何南向計劃……,想辦法投資、發展最新的科技,像是自動化科技、積層製造技術、機器人產業等。台灣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科學家跟工程師,讓他們為了未來工作,而非維持現狀。」我非常同意後一句,但前一句是個謬誤,我們發展出來的任何新科技,只要沒有出售的市場,就不會有經濟規模。
第二個討論,是台灣擁有比任何其他國家更適合前進東南亞的條件:「雙國籍家庭」。台灣在1980年代後期開始大量與東南亞家庭通婚,在2005年前後,新移民之子比率一度佔全台新生兒的8%,一直到2009年開始,中國籍媽媽所生育的新生兒比率才首度超越東南亞籍媽媽。
1990年出生的新移民之子今年是26歲,他們擁有台籍的父系家庭與東南亞籍的母系家庭,而接下來的20年內,台灣會有大量這樣的「雙國籍之子」到達工作年齡;他們不但可能會說東南亞當地語言,而且在當地有母系親戚關係。
儘管許多論點唱衰台灣新南向政策,批評台灣在中國阻撓下,不可能進入東協十國、不可能參加東南亞相關貿易協定;但別忘記了,我們是在當地有母系勢力的社會,這些新移民之子能選擇和母系家庭的親戚合資公司,這是完全可以繞過貿易協定、外資限制,得到本國人待遇的優勢族群。
過去兩次南進政策(1994、1997年)失敗的最大原因,是因為台灣的資金選擇前往中國,沒真正南進。中國連續多年的雙位數經濟成長也的確是當時更好的選擇,這是資金的理性所致,無可責備。在這個過程中,台灣社會所錯失的,是沒有為這些向外投資的資金鋪設一條回來台灣的路。
長時間以來,外籍配偶在台灣社會沒受到太大重視,甚至受歧視,這實在是台灣社會的損失。其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好處,只看我們會不會用;在公司體制如此,社會體制也一樣。當然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只會成功不會失敗,但這一盤生意,台灣的贏面大。
教育政策也要南向【摘要2016.5.26.自由◎
薛家明】過去十年,台灣在境外學生的招收上獲得不錯的成績,整體境外學生人數從1995年的二萬餘人成長至2015年的11萬餘人,其中有高達86%來自亞洲。
從2015年的統計可以發現我國境外學生係以陸生為最大宗(佔38%),其中大陸研修生便佔了八成,亦即大多是來台短期交換而非就讀學位。而大陸、香港、澳門合計所佔比例高達五成以上,尚且不計一些母語為中文的海外華人子弟。
相較之下,東協十國的學生人數雖然也逐年增加,但所佔比例卻逐年下降,至2015年僅佔約四分之一(24%)。
國際教育的推動,絕對不是只有招生,尚包含本地生外語能力的培養、本地生國際經驗的積累、境外學生與本地生交流互動、多元文化刺激的環境建置、課程國際化的規劃設計、跨國研究合作等面向。若大學只重視招收單一面向的境外學生(陸生、港澳生),短期內或許可勉強維持學校營運,但長期忽略系統性的國際化提升,是否有助於拓展本地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研究水平與國際觀?
東南亞各國經濟崛起,早已非昔日吳下阿蒙,世界各國莫不積極爭相前往競逐利益,台灣不可能也不可以置身事外。新政府的「南向政策」,與其說是新政策,不如說是反映現況,面對實際問題,提供一個重新思索我國際教育政策方向的契機。
東南亞各國距離台灣近,觀光、商務交流頻繁,且目前已有五十萬新住民在台灣落地生根,國中小學生中每9人即有一名新住民子女,這群人已從「他者」變成「我們」,真真實實地生活在我們的周遭,亟需更多的理解與對話。
面臨全球競爭的時代,高等教育的發展以及人才培養首當其衝,新政府位移後的焦點放在東南亞,但我國整體的國際教育發展藍圖為何?政府要如何引導各級學校務實推動國際化?如何與新住民共存共榮,培養未來扎根東南亞的人才?
我們對於東南亞各國的國際教育政策的方向及優先順序為何?全球布局的策略又是為何?種種問題皆考驗著新政府的規劃與執行能力。
教育改革不必求「統一」【摘要2016.5.26.自由◎
張惠博】免試入學,對學生而言,是福音,「全面免試入學」,也被認為是貫徹十二年國教目標的必要手段,然而,問題在於:大多數的國中生日以繼夜的讀書和學校從不間斷的測驗,其目的,僅在於篩選學生進入所謂的傳統名校或明星高中就讀,能如願的學生估計僅為15至30%。
換言之,為了不到一半的學生進入自己心目中的學校,卻要幾乎全部的國中生放棄自己的性向與興趣日夜苦讀,實不相宜,這應是推動全面免試入學的一個關鍵考量。
其實,經過這幾年的社會溝通,幾乎超過一半的國中生,已經能依據自己的志趣選擇就讀學校,他們會選擇學習內容與現實世界相結合的職校,剩下不到一半的學生也不必然都想進入所謂的明星高中。
因此,教育部現階段實可以朝著「免試入學,就近入學」的方向努力,並全力投入於免試入學的相關前置工作,包括:如何採計國中在校成績、城鄉學區劃分、改變傳統名校的態度等,再過一、兩年,時機成熟,應可水到渠成。另一方面,熱心教育的團體,也應支持新政府依據其新的思維與作法,協助實現其理想,倘有缺失,再提出檢討也不遲。
教育改革,不必然要採取全國一致的作法與步調,正如學校制服解禁,其意在讓學生享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甚或是審美的培養,相信,也會有學校,很想保留他們美美的制服。
所以,倘教育部在宣佈重大政策之前,能留給各縣市,甚至各校一些討論與作決定的空間,一定更有助於目標的達成,不必凡事求「統一」呀!(作者為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校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