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我家後院有風車 屋頂有太陽能板

【摘要2017.11.18.中時】暖化效應下,極端氣候頻率越來越高,台灣面臨嚴重的限電危機;八一五大停電之後,企業界對限電危機憂心忡忡。面對缺電問題,一般民眾如何化被動為主動,從能源的消費者轉為生產者?本報記者謝錦芳、鄧博仁走訪德國能源村,做為國人借鏡。
沃爾夫哈根Wolfhagen)位於德國中部,小鎮廣場中央有一口古井,兩旁為大野狼與小山羊雕像,這兒為格林童話的發源地,近年由於推動再生能源有成,童話村變身能源村,成為各國能源轉型取經聖地。
沃爾夫哈根屬於黑森邦(Hessen),人口約13000多人,距離最近的大城卡瑟爾(Kassel)約30公里。小鎮群山環繞,居民多以農牧為主。為了活絡社區經濟,減緩人口外流,同時對抗氣候變遷,社區意見領袖主張發展再生能源,6年多前,有關發展風力發電的議題引爆正反兩派大論戰。
「你很難想像,綠黨人士居然反風車。」卡瑟爾能源局負責人、非營利組織「能源2000」執行長蕭伯(Manfred Schaub)指出,當年對於要不要發展風力發電,風車應該設立在那裡,引發許多討論。
綠黨人士認為風車破壞森林、危害鳥類生存,同時破壞景觀,極力反對。有些居民認為,風電投資金額龐大,財務風險太高,因而反對。2011年選舉鎮長與議員,結果支持發展風力發電那一派贏了,因此,現在山坡上豎立許多風車。
當時北黑森公共事業聯盟(SUN)與沃爾夫哈根能源公司執行長魯爾(Martin Ruhl)、蕭伯等人都是主張發展再生能源的要角。由於社區對於發展風電意見分歧,魯爾建議設立公民能源合作社,讓居民成為參與者,每股股金500歐元,最多可參與40股,但投票時每人都是一票,以落實能源民主。
這項提議獲議會支持通過,20123月召開社員大會成立能源合作社,當時有265人參與,資本額為140萬歐元,如今成長至860人,資本額400萬歐元,吸收股金用於投資發展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電與沼氣發電
公民能源合作社理事伊麗思(Iris Degenhardt-Meister)指出,必須是能源公司客戶,才能成為合作社社員,合作社成立以來報酬率約3-4%比銀行定存來得佳,盈餘也用於回饋社區,例如更換LED路燈,而且成立能源效率基金,補助社員購置節能家電、企業更新節能設備。「能源合作社的成立對鎮公所、能源公司與社區都有利,形成三贏。」
由於沃爾夫哈根家家戶戶屋頂安裝太陽能板供電,目前正在推廣電動車,居民可以填寫申請表試乘體驗幾天。蕭伯指出,沃爾夫哈根目前有4個公共充電站,未來可在超市或公共場所增加充電站,許多民宅有太陽能設備可供充電,有利於推廣電動車。下一步,則是推動汽車共享
蕭伯從小在沃爾夫哈根長大,專長為工程師,參與能源轉型各項計畫逾20年。他所帶領的非營利組織「能源2000」發起多項計畫,與學校老師、居民們一起合作,此外也透過各種節能方式協助低收入家庭降低電費,而避免直接補貼電費。他強調,「發展再生能源,同時必須節能減碳,才有意義,而且從幼稚園開始教育。」 沃爾夫哈根原是格林童話中大野狼的故鄉,如今蛻變為能源村,創造了21世紀的傳奇。
沃爾夫哈根公民能源合作社理事伊麗思(Iris Degenhardt-Meister)住家後面山坡上有4根巨大風車,她說,當年鄰居們強烈反對風車,主要擔心房價下跌。經過大辯論之後,小鎮回歸平靜,伊麗思和家人經常帶著愛犬去後山散步。沃爾夫哈根地廣人稀,風車距離民宅有數公里遠。許多人擔心風車的噪音干擾,伊麗思說,由於距離相當遠,新型風機可以將噪音降至最小。
走進伊麗思的家,庭院裡五彩繽紛的花朵爭奇鬥艷,好像走進花園。她家屋頂上安裝太陽能板,大約可供應38%的電力,日照強烈時,她會把家中洗衣機、洗碗機等家電啟動,享有較低廉的費率。
伊麗思拿出平板電腦,能源公司提供一種app,可以查詢每天再生能源供需情形,不同時段有不同費率,鼓勵民眾使用離峰時較低費率。透過不同時段費率,可抑制尖峰時段用電,讓再生能源供應較平穩。
由於先生是工程師,懂得各種節能的方法,伊麗思全家都是綠生活的實踐者。女兒艾瑪從小跟著媽媽參加社區環保活動,成為綠色生力軍。
很難想像一個小村莊生產的電力可達到需求的100倍。柏林南方約70公里的費爾得罕Feldheim)為德國第一個自給自足的能源村,人口僅125人,所生產的再生能源99%以上供鄰近都市所需。世居費爾得罕的村民卡帕特(Siegfried Kappert)驕傲地說,「我們用行動證明,百分百再生能源是做得到的。」
從柏林搭地鐵出城,轉搭安靜又平穩的電動汽車,大約1個半小時來到寧靜的費爾得罕,公路兩旁一片田園風光,遠處可見許多風車,蔚藍的天空與變化多端的白雲,讓許多來自都市的旅人驚嘆不已。
77歲的卡帕特在費爾得罕土生土長,前東德時期,他擔任電器修理師;兩德統一後,經歷了一段艱苦時期。目前他擔任志工,負責接待各國參訪的旅客。他說,「自從發展再生能源以來,每年有來自各國約3500人參訪風電、沼氣發電與太陽能等設施,其中有不少來自日本、台灣。」
費爾得罕將一棟餐廳整修改為「新能源論壇中心」,平時做為相關訓練課程或會議之用,牆上掛著許多發展再生能源的大型海報,門外設置電動車充電站,提供來此參訪旅客使用。
費爾得罕地廣人稀,目前的風車總數達67,比房屋還多。1995年,當時仍是工程系學生的瑞斯曼(Michael Raschemann)發現費爾得罕是絕佳風場,開始向農民租用土地設立風機。1997年,瑞斯曼與太太共同創業成立能源公司Energiequelle,隨後輔導當地農民於2008年成立能源合作社,投資沼氣發電,設立獨立電網連接風力發電廠。目前該村發電自用比例不到1%,其他99%以上供應鄰近都市,堪稱奇蹟。
Energiequelle迄今滿20周年,為德國前10大再生能源公司。由於太陽、風等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瑞斯曼認為,「人人都應有機會參與再生能源,從消費者變成供應者。」
再生能源為費爾得罕居民帶來好處,減少反對阻力。Energiequelle發言人弗若特(Werner Frohwitter)指出,「新型風機效率高,實地走近體驗,噪音已降到最低。由於再生能源需要維護人員,新能源論壇中心也要專人經營,可帶來工作機會;居民享有較便宜電價,平均為一般家戶的一半;對市政府而言,可帶來豐碩稅收;農民把土地出租,也增加租金收益。」
卡帕特的太太曾擔任村長10年,兒子從事再生能源相關工作,全家都支持發展綠能。他說,「村子因為發展綠能,空氣變好,環境變乾淨,每年節省160萬公升暖氣專用的燃油,這是最大好處。」
沃爾夫哈根與費爾得罕均為《德國再生能源之旅》書中知名景點,發展再生能源為地方帶來收益,多餘電力則供應鄰近都市。德國合作社聯盟 (DGRV)主管魏格(Andreas Wieg)說,兩個能源村的發展模式大不相同,前者是由公民能源合作社主導,後者則是能源開發公司透過開發案協助偏鄉發展。

魏格認為,「鼓勵公民參與能源合作社,讓獲利直接回饋給地方,不僅為地方帶來新工作機會,發電收入也對社區有幫助。」回顧20年來費爾得罕與能源公司合作經驗,算是青年創業並協助偏鄉轉型的成功案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