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322新觀念:建築防洪

〔摘要3.20.2011自由◎ 柳中明〕今年北部濕冷,台北地區元月與二月約有75%是陰雨日。同期,中南部豔陽普照,屬正常之冬季少雨氣候。南部水資源管理,熟習於每年九月~四月間的乾旱,配合去年多雨儲備,所以曾文水庫水位至今仍在正常狀態。

但是,中部地區人口與工商業需求快速增加,水庫資源供應成長緩慢,因農業所依賴的大肚溪乾涸狀況,反成為台灣地區獨特的缺水地帶。此狀況大體與台灣未來氣候變遷趨勢預測一致。

我國降雨月際變動大,颱風豪雨一日成災,但亦能長期少雨,形成需求性乾旱。如何同時「抗旱防洪」,實為一大挑戰。

全球各地的海島,都有類似的問題,暴雨與乾旱均可在短期內,同時出現。因此,雨水回收乃是首要的工作。一般所見,如屋頂或公園綠地設回收設備,再經過濾,儲存到水箱,然後供灑水、清潔之用。

我國建築法規則進一步要求:建築需作基地保水,意指促進建築基地涵養、貯留、滲透雨水功能之設計,並要求建築必須估算出建築基地可能涵養雨水,及貯留滲透雨水的體積,且需達相當水準。

但是,基地保水顯然僅是基本要求。東亞與東南亞許多地區,人口多、基礎建設尚不足,所以要求建築需搭配能儲水的地水室。如印度暴雨頻繁,地下室蓄水則更是為了降低洪災威脅。

但這些都尚不如美國各城市所規定:建築必須自行處理因為開發建設後,所增加之都市排洪量。此乃將建築的功能,推展到防洪工作上。

想像納莉颱風時台北大淹水的景況,當時捷運成為地下河川,捷運以南所有地下室都成為緊急儲水庫,如此才讓另一半的台北免於洪災。而如去年凡那比颱風在高雄肆虐,由岡山鎮往南到三民區,多少地下室都被淹沒。其實,暴雨洪災時,地下室必定被犧牲,為何不能事前規劃運用,同時進行儲水抗旱防洪的工作

美國創意建築師威廉麥克唐納提出「建築需像一個棵樹」的概念,並被推廣為「將都市變成一座森林」。在台灣,其最常被解讀的就是:要資源循環再利用,形成一個有效的生態保護鏈。所以環保單位積極推動資源回收再利用,以達到降低垃圾掩埋焚燒的期盼。節能減碳工作者,則強調要運用自然光與風的設計,降低建築能量消耗

但是,對於水資源在一座森林都市中,應該如何達到循環再利用,以及保水防洪的功能,則是少有人討論與推動!

仔細想像一下,大雨來時大樹的功能是何?由樹葉、樹枝、樹幹到樹根,大樹是在努力儲水,希望雨水滋潤樹並儲存入樹根與樹根間的土石間。絕對不是像披著雨衣的鋼筋水泥建築,驅趕雨水到道路排水溝中。

如今建築要作基地保水,但為何不能作建築防洪?就是要更進一步設計建築能儲蓄雨水到地下水庫,到地上滯洪池,到每層樓的雨水回收設施中。如此,才能降低暴雨時都市排洪系統所需處理的洪水量,也就會讓廣大的地區免於洪災。

隨著乾旱與暴雨的頻繁出現,都市建築必須由雨水回收,進展到保水防洪,如此每一棟建築才真正像一顆樹,而都市才可能成為一座森林。

政府以及企業應正視台灣水資源匱乏問題,共同響應水資源保育。企業可以由實際產品製造減少用水,與以創意方式協助民眾加強節水意識以因應不久的未來。(作者為低碳環境學會理事長,前台灣大學全球氣候變遷中心主任)

從「台江內海」談海嘯〔摘要3.20.2011自由 蔡志揚〕古稱「台江內海」的台南安南區186年前曾文溪在今西港大橋附近潰堤,滾滾泥砂沖入,頓時成為一片海埔地。如今海埔地不復在,已經沒有「內海」可以吸納洪流,因此前年八八風災的超大豪雨,大水又使得整個安南區幾乎成為水鄉澤國。

海嘯吞噬了仙台沿岸地區,相當駭人。不過至少這片土地還有許多的田地與濕地吸納大水,若是沒有這些緩衝地帶,災情恐怕會更恐怖。事實上再高的堤防,也抵擋不了自然界的驚人能量,扮演滯洪功能的濕地與水田,可貯存宣洩不及的大水,河岸土地與海埔地,均有緩衝水患的功能。

台灣地狹人稠,過去數十年來人們不斷與河海爭地,面河濱海的濕地與良田,陸續被開發成為住宅區與工業區,然而,許多河岸邊與海埔地原本是數百、數千年來提供自然界緩衝與平衡之用。

經歷了八八風災,以及看到日本驚人大海嘯的轉播畫面之後,國人應該要更加重視這些濕地、水田以及河邊海岸緩衝區存在的價值。我們實有必要再次省思諸如「關渡平原」、「社子島」、「國光石化」等河海緩衝區開發計畫的風險性,切莫天真地以為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即可以粉飾太平!

參考資料:

李吐馬的滯洪池計畫

還給洪水自然空間

淡水河岸造鎮 大雨恐釀災

別再開路

正港的兩片肺葉

建游泳池 不如建滯洪池

治水破功

流域管委會形同虛設

滯洪池成髒水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