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打破校園霸凌的五大迷思

〔陳念怡 親子天下 工商時報2011.02.18摘要〕   校園霸凌事件頻傳,美國Education網站指出,解決罷凌者的低自尊問題,未必是終止罷凌的根本,幫助罷凌者做好情緒管理,或許收效更大。

罷凌研究由來已久,近來調查顯示,許多關於罷凌者和受害者的迷思,還有待破除。這些有違事實的霸凌迷思包括:

    迷思一,罷凌者缺乏友誼,被同儕所排斥?許多人以為,罷凌者應該不見容於同儕,因此很少和別人打交道。調查卻發現,霸凌者在班上往往人緣頗佳;尤其,國中時期的罷凌者,反而經常因為粗暴的行為,被同儕視為「很酷」的表徵。

有時,正值青春期的孩子為了展現獨立的自我,甚至把惡名昭彰視為「與眾不同」的表徵。

    迷思二,罷凌者往往具有低自尊?年代研究認為,孩子之所以出現罷凌行為,是因為缺乏自我認同、低自尊的結果;專家主張,先提高孩子的自尊,才能解決孩子的行為問題。

然而,近來研究顯示,罷凌者和低自尊兩者之間並沒有足夠的因果關聯。相反地,多數霸凌者其實自我感覺良好,霸凌只是用來彰顯膨脹自我的手段。

    迷思三,人格特質是招致霸凌的主因?雖然某些個人特質,例如害羞、畏怯等,的確會讓孩子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不過,甫轉學、缺乏友誼等情境因素,反而更容易招致霸凌。這些情境因素,才是孩子長期受到罷凌的主要危險因子。

    迷思四,兒時受霸凌,青春期易具攻擊性?過去幾年,媒體曾報導許多受壓抑的被霸凌者,在青春期轉而使用射殺全校師生,作為報復。

然而,大多數的霸凌受害者,長大後是用沉默方式面對過去。而這些早期受霸凌的經驗,也經常導致內向焦慮、低自尊的人格特質。

    迷思五,霸凌行為只關乎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霸凌事件通常是在眾目睽睽下發生的。諸多研究顯示,旁人的態度會助長霸凌行為。根據統計,遊戲場上的霸凌事件,現場至少會有四個旁觀者。

一項研究發現,有半數以上的旁觀者,由於袖手旁觀的態度,間接強化了霸凌行為;只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孩子,願意挺身而出,採取介入或為受霸凌者抱不平的態度。

參考資料:

國一女遭脫褲霸

學生控強摸雞雞

童「喔~老師洩題」竟遭甩3巴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