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的歷史169
1. 棘皮動物門、半索動物門和脊椎動物都屬於後口動物Deuterostomia,都有後口動物的共同特徵:1.胚孔形成肛門。2.輻射與未定型卵裂。3.中胚層由內胚層外凸而成,.中胚層形成體腔。
2. 棘皮動物生活在海洋,其中大部分屬於底棲動物;成年的棘皮動物「海星」是輻射對稱(注),結構是五角形對稱,所有成員都有骨板bony plates構成的內骨骼,外層有硬棘刺spines與獨特的水管系統water-vascular。
注:Carol H. McFadden, William T. Keeton認為海星是輻射對稱,但是,從海星底部的口到背部的肛門連成的軸線,切開身體呈現兩側對稱的結構,同時,與口到肛門的切面垂直的位置,再切一個面發現,一側是海星的背面,另一側是海星的底部,這二面並不對稱,所以,海星應該是兩側對稱而不是輻射對稱。
3. 半索動物門,最著名的代表是柱頭蟲acorn worms,與脊椎動物的相似之處是,牠們都有咽裂pharyngeal slits,另一方面,柱頭蟲的纖毛幼蟲(dipleurula 對稱幼蟲)與棘皮動物的幼蟲長得幾乎一樣。一般相信,脊椎動物和棘皮動物是從共同的祖先演化而來的。
4. 脊椎動物門,包含脊椎vertebrate與無脊椎invertebrate動物。所有脊椎動物在生命周期的某個階段都有咽裂pharyngeal、中空的背部神經管a dorsal nerve cord、背索notochord。普羅高菲夫音樂劇「彼得與狼」中的鴨子、小鳥、狼都屬於脊椎動物門。
彼得與狼
5. 被囊動物亞門Tunicata的成體-海鞘the tunicates,是固著在定點、有咽裂的濾食性動物。牠們的幼蟲長得跟成體不一樣,很像蝌蚪,身上有咽裂、中空的背部神經管與背索。
6. 頭索動物Cephalochordata的成員之一是文昌魚lancelets,牠們是體型小、海生、長得像魚的有機體。牠們有咽裂、中空的背部神經管和背索。牠們是濾食性動物,身體有分節的肌肉。
7. 脊椎動物的特徵是內骨骼,內骨骼包含分節的背骨。第一批脊椎動物族群是甲冑魚Agnatha;牠們是長得像魚的動物,外面包覆一層像甲冑的骨板bony plates。甲冑魚沒有顎(無頷)和成對的後鰭。有顎與成對的鰭的魚類,很可能是從古代甲冑魚(下圖)演化出來支派。
8. 古代甲冑魚演化出4個派系,有二個支派活到今日,分別是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和硬骨魚綱Osteichthyes。軟骨魚綱演化出軟骨內骨骼,軟骨魚綱的成員包括鯊魚、鳐魚和魟魚(下圖)。
9. 古代的硬骨魚屬於硬骨魚綱,有肺與鰓。演化早期硬骨魚綱分裂為2個族群,其中一個族群(輻鰭魚)變成今日大部分的硬骨魚(下圖),另一個族群(肉鰭魚)現在大多已經絕跡,僅剩肺魚lungfish和葉鰭魚lobe-finned fish;葉鰭魚有肺和像腳的肉鰭,牠們應該是二棲動物的祖先。
10. 第一批兩棲動物族群長得像魚類,兩棲動物利用濕潤的皮膚呼吸(交換氣體),也因此,牠們必須生活在濕潤的環境中。此外,牠們需要回到水中繁殖,因為牠們是體外受精,下的蛋像魚卵,而且幼蟲是水生的。
11. 爬蟲類是第一批真正的陸上動物,牠們體內受精,產出有蛋殼的羊膜卵,沒有幼蟲階段。牠們的身體演化出蛋白質鱗片,產生比較沒有滲透性的皮膚。此外,牠們的腳比兩棲動物大而強壯,牠們的肺也發育得比較好,他們的心臟幾乎都是4個心室。
12. 母幹爬蟲經歷劇烈的適應性輻射,產生各式各樣的爬蟲派系,其中一個派別後來變成恐龍、鱷魚和鳥類。
13. 鳥類屬於內溫性endothermic與恆溫性homeothermic動物,牠們的心臟有4個心室,身上有保溫隔離作用的羽毛,牠們的骨骼很輕,牠們的前肢為了適應飛翔而變成翅膀。
14. 有一個爬蟲支派稱為獸孔目therapsids,這個派系後來誕生哺乳類動物。哺乳動物的胚胎在雌體子宮發育,出生就是活生生的幼獸(不是卵),由母親的乳腺養育。
15. 哺乳動物是內溫性與恆溫性動物,心臟有4個心室,牠們有軟顎、毛髮形成隔離層,有分化出各種功能的牙齒,有更大的新腦皮質neopallium。 3
16. 哺乳動物有二個重要支派,一個是有袋哺乳動物,幼兒在母親腹部的袋中吸允乳汁發育完成,胎盤哺乳動物的胎兒在子宮發育完成。
彼得與狼
n 翻譯編寫Carol H. McFadden, William T. Keeton《Biology-An Exploration of Life》 ;圖片來源:Sharon-taxonomy、 Sciencephoto、Worldanimalfoundation、Algeria/Tipaza/'Ain+Benian、Animaldiversity、Course blogs、BBC網站、Sodahead、Facts About Al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