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

印度化的台灣?偏狹心態才是進步的阻力

Fritz Kreisler - Concerto in One Mov after Paganini's Violin Concerto  Cadenza
【摘要2015.12.3.自由 陳牧民】國內某報本月一日以「小心台灣『印度化』的現象」為題發表社論,大肆批評國內公共建設工程效率太差,且在民粹主義及政黨惡鬥下,整個國家正陷於「印度化」的泥沼之中,而且迄無努力自拔的跡象。該文對民主制度有非常負面的批評,對印度的理解更是充滿狹隘偏見,不為文反駁之:
該社論說,印度效率不彰來自於畸形的民主政治,各類公共建設要經過冗長繁縟的行政協調,耗日廢時,以致其行政效率遠遠低於其他國家。其實大型公共工程進度緩慢有很多原因,著名的雪梨歌劇院從1958年動工,原本希望五年內完成,卻拖了15年才蓋好,工程經費更是原始預算的14。如果要類比,何不說台灣的行政效率「澳洲化」?可見文化偏見才是這篇社論背後最大的思維。
印度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政治社會各層面當然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但是否其所有問題都源自於民主體制?不盡然。印度在十八世紀遭英國殖民統治之前,從來不曾作為統一的國家,獨立後的這片土地上有七種宗教、23種官方語言,以及兩千種以上的方言
這個國家其實是將英國直接統治行省與五百多個小邦國整合在一起,這本來就是極為艱鉅的任務,而民主代議制度剛好提供了不同社群彼此適應磨合的平台。印度裔的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Amartya Sen)曾說:印度的政治文化有兩大特徵,一是接納多元性,也就是容許各種信仰與思想並存;二是堅持對話,讓不同思想信仰的擁護者以對話方式交流。
正是民主讓印度能保有其獨特的多元,也能避免任何一個族群或階級將其意志凌駕到其他人之上;也就是這樣的制度,讓印度領導人不必擔心國內少數民族想獨立建國,也不必擔心有人毀憲擴權。
行政效率與民主制度本來就不具有必然關係,但近年來卻成為部分人士擁護中國威權政治體制的藉口,將台灣公共工程效率低說成「印度化」就是這類思維的結果。
台灣遭國際孤立已久,本來就應該積極拓展對外關係,崛起中的大國印度更是台灣的機會,以民主制度導致行政效率不佳來類比台印兩國,只是凸顯自己的無知而已。   (作者為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所長兼南亞與中東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