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貝聿銘辭世 經典不滅 華人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嵩壽102歲


【摘要2019.5.18.蘋果】華裔美籍建築泰斗貝聿銘,前天在紐約與世長辭,享嵩壽102歲。獲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的他,作品遍布全球四大洲,包括台中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在內。

而從法國羅浮宮金字塔到紐約低收入住宅,他以簡單素材、幾何形狀、乾淨分明的結構,巧妙地平衡前衛與保守,兼具大膽與實用性,更拉近大眾與現代主義建築的距離,為此獲獎無數,造就傳世的一生。

貝聿銘以乾淨、內斂、簡單幾何線條,創造現代主義風格,被視為20世紀最重要且多產的建築師之一,在全球留下70雅俗共賞的不朽作品。「提到過去60年來的建築,就不能不提到貝聿銘」,建築學者史登表示,貝聿銘的成就「不在於單一建築物,而是他歷經一甲子的作品、他的邏輯,還有他對卓越的汲汲追求。」 
貝聿銘1917年生於中國,系出蘇州名門,據傳是中國難得富過15代的家族。父親貝祖詒為銀行家,曾任中國銀行副總經理及央行總裁。少年時期貝聿銘舉家遷居上海,因上海國際飯店啟發對建築的興趣。17歲赴美留學,先後就讀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他在執業初期,替紐約地產開發商齊肯多夫效力,負責設計低收入住宅,後來自立門戶,開始接案設計博物館、美術館等。他在1954年歸化為美籍
貝聿銘曾說,建築「越簡單,就越有力」,他擅長利用石、鋼、玻璃和混凝土,引入光線,創造戲劇化和雕塑效果。他最為人稱道的則是跳脫現代主義建築冷酷及距離感,而透過創造開放公共空間,營造歡迎的氛圍,讓博物館、美術館變得明亮而吸引人,不再只是一個又一個陰暗狹窄的展覽間。
貝聿銘成名後,事業蓬勃發展。他受聘設計國家藝廊東館,因基地為梯形,而原有的西館則為古典主義結構,相當具挑戰性。他巧妙以對角線將基地分成兩個三角形,最終成品正面為H形,兩側銳緣,成功注入現代感,卻與鄰近建築毫無違和感。這項作品不僅曾被選為全美十大建築,也讓他獲得法國總統密特朗的青睞,委託他負責羅浮宮擴建。
羅浮宮擴建堪稱是他最棘手、最具爭議性,卻也帶來最大成就的作品。首先,法國大眾對於找一個「美國人」來不以為然。再者,金字塔入口設計曝光後,更引發軒然大波。批評者認為這種造型應該出現在沙漠,與羅浮宮格格不入,《世界報》譏為「迪士尼別館」,博物館總監也憤而辭職。但在密特朗力挺下,貝聿銘排除萬難,完成羅浮宮擴建,以透明金字塔引入大量光線到地下設施。
貝聿銘說:「當代建築師傾向賦予事物現代性,對於歷史的考量不多。我明白我們應當與時俱進,但建築需要有根源才雋永。」

他自稱最重視建築能否「禁得起時間考驗」,羅浮宮金字塔歷經30年的考驗,已成為巴黎著名地標,也成為法國人的驕傲,聲稱「羅浮宮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入口就是藝術品的博物館。」羅浮宮昨也發出聲明悼念,感謝他大膽地將現代化注入古老的羅浮宮。
不過,他的事業也非一帆風順,1973年事務所合夥人所設計的波士頓漢考克大廈,在施工階段發生大量玻璃窗脫落的意外,雖然是玻璃本身而非設計問題,卻讓公司聲譽受損,一度差點破產。

貝聿銘在1990年從事務所退休,除擔任顧問外,也偶爾接自己感興趣的設計案,包括設計搖滾樂名人堂和杜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分別體驗搖滾文化、了解伊斯蘭文化。





貝聿銘1979年曾獲美國建築師學會金獎;1983年榮獲有「建築界諾貝爾」之稱的普利茲克獎,並設獎學金鼓勵中國學生赴美學建築並返鄉報國。 





2019年5月5日 星期日

汛期來臨 治水防災作好了嗎


【摘要2019.5.4.蘋果 拱祥生】51日至53日老天爺以第一道梅雨鋒面為今年的汛期(每年51日至1130日)揭開序幕,時間剛好在全國治水會議結束後,對於治水防災,當全國民眾經歷了去年823熱帶低壓水災震撼後,全民與政府做了多少?還應該加強什麼?
對於極端氣候帶來的水情風險,日益增高,政府與民眾仍應有正確心態與作為,才有可能不在災後發生災民仰天嘆息、政府忙於說明降雨量超過工程設計標準。治水,那只能是不可抗力的天災嗎?
每年汛期在梅雨季(每年5-6月)與颱風季(每年7-9)為台灣各地帶來超過一半年降雨量,在中南部甚至超過75%年降雨量。這次梅雨鋒面帶來超過每日百公厘降雨,降雨較集中的桃竹苗區域,造成寶山第二、明德水庫及日月潭水庫蓄水率接近100%,整體中北部蓄水量尚稱穩定,今年應不致有旱象;但南部(雲嘉以南)則仍須注意旱象,除烏山頭水庫外,目前蓄水率均不及40 
水利署網站(更新至108419日)甚至顯示高雄市水情稍緊,面對這樣的資訊,中央水利署仍應加強宣導,台灣同時面臨缺水與淹水的威脅,高雄市政府宜隨時提醒民眾最新水情資訊,讓民眾順應大自然做出生活與心態上的調整,事前妥善因應,才不致事後過多口水爭論。 
除了旱災,台灣近年來水災發生的頻率與受災程度仍相對影響層面較大,同時樣態已從以往主要颱風降雨(納莉)衍生水災,發現梅雨季一場強降雨(1060601豪雨)即可能致災,一個熱帶低壓(1070823)強降雨也會致災,造成淹水最大主因就是強降雨,每小時降雨量超過80mm(毫米)以上,或是單日(24小時)累積降雨量超過600mm甚至1000mm以上,短短1天降下世界諸多國家與區域1年的降雨量。 
面對可能致災如同颱風的強大降雨,「氣象局應該考慮給予這類低壓新的命名(如颶雨),讓各縣市政府能夠以面對颱風的方式,視情況開設應變中心,做好各項防災應變作為。」今年度氣象局已打算將可能致災豪雨,首度比照防颱規格將雨量預報3小時更新,來讓民眾即時應變,筆者仍企盼各縣市一併考量相對應應變中心開設時機。
除了重視極短時間的降雨預報外,民眾最關心氣象局豪(大)雨預報與淹水有何關聯性,氣象局曾經為了因應極端氣候造成豪(大)雨預報過多的現象,於民國104年調高大雨、豪雨、大豪雨及超大豪雨標準。
審視目前超大豪雨標準「24小時累積雨量達500mm」,與目前淹水潛勢圖分析單日(24小時)累積最大降雨量超過600mm有所落差,同時主要都會區每小時降雨量超過80mm以上,即超過目前水利工程設計標準。
筆者建議,應將超大豪雨標準調整至「24小時累積雨量達600mm以上,並加上或時雨量達6080mm以上之降雨現象」,讓民眾立刻知道一旦超大豪雨發布,淹水可能機率最大,必須做好防淹水措施與可能淹水的準備,讓氣象預報與水利防災科技整合,提升民眾的防災意識及建立降雨和水災正確的認知,當然與降雨相關的土石流災害,亦應一併進行整合調整。
正因為極端氣候讓降雨量超過工程設計標準的現象不斷發生,甚至比地震力對建築物增加的需求比例有過之而無不及,此次全國治水會議論點二的「綜效治理在地行動」第一點結論略以「面對極端降雨應改變思維,由不淹水轉化為不怕水淹、與水共生」,這點結論恐怕是政府應該進一步審慎考量,就好比政府告訴民眾地震不怕屋倒,這不應該是政府面對災害應有責任與方式。 
其實容易淹水區域的民眾,他們希望的是政府告訴民眾如何做、政府做了什麼、有何替代方案?而不是告訴他們,你們可能成為「水中威尼斯」。
治水需要全民的共識與在地經驗,這是傳統工程人進行工程設計時最欠缺的,也是中央與地方民選首長應該耐心傾聽及給予工程合理設計和施工時間來完成的,而此次治水會議邀請到台南台江社區在地社區大學講師演講,可說是會議一大亮點,水利署目前也積極推動防洪工程民眾參與機制。傾聽在地觀察與需求並融入至工程設計中,才能讓工程科技因地制宜、符合人性及達到溝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