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升學採計學習歷程 誰得利?-學習歷程納入考招恐不利弱勢


【摘要2019.4.13.蘋果 羅義興】未來,大學不能只看學生成績好壞來挑學生,而必須有「學生進來後,啟發他們專長讓他們看到願景的使命。」配合108新課綱的實施,新的大學考招制度也將於111學年上路,主要入學管道參採的是,學測(X)與綜合學習表現(P
P)包括了學生學習歷程,以及校系自辦甄試項目(面試、團體面談、筆試等等項目),其中明訂(P)至少須佔50%,學生學習歷程應佔相當比例。
學習歷程檔案,除蒐集在學成績,還呈現考試成績無法呈現的學習成果,包括校內外活動、競賽成果、幹部經歷、檢定證照,可以展現同學的個人特色和學習軌跡,有助於申請大學時能展現多元學習的成果,成為申請入學參採依據。
我樂見學習歷程檔案的建立,但學習歷程納入考招恐不利於弱勢學生,以下說明我的擔心:
擔心一:現在大學端看到的學生個人申請備審資料,許多學生為了這份資料自費請專家包裝,而內容是學生3年前已經規劃好的3年來何時補才藝、補科展、補體育、補證照等,甚至自費出國參加會議,而且大都有機會領獎回來!
請問真正有潛力但是出於弱勢家庭的小孩,怎麼達到?難道幫忙做家事、幫忙帶小孩會比自費出國參加比賽得冠軍給的評鑑高?如果實施學習歷程,城鄉落差、家庭社經背景落差帶來的後果,顯而易見。 
之前招聯會以106學年度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報名資料為例,繁星錄取生中有3.02%為低收及中低收入戶為最高,個人申請2.75%次之、考試入學僅2.27%最低。以此數據說明弱勢學生在考試成績上相對不利,大學難以透過僅採考試成績的考試入學來優先錄取弱勢學生。
但在討論此些數據前,應該先檢視弱勢學生3個管道入學的比例,大部分弱勢學生申請的意願以繁星推薦優先,個人申請次之,而對於包含許多明星系所釋放大部分名額的考試入學意願並不高。
另一方面,應該也統計這些弱勢學生錄取系所的數據,依媒體報導106學年度2個台大新生就有1個來自雙北,城鄉差距越拉越大 
擔心二:學習歷程以每學期逐步上傳登錄,都由高中端教師輔導學生自主上傳,無須另外製作履歷檔案,減輕現行須在短期內整理備審資料的困擾和焦慮。現在在網路上已有補教業者為今年才會進高中的新鮮人,推出3年學習歷程備審資料規劃與策略,原本只要學測後的準備,現在轉變為每學期都要上傳資料,可見未來商機無窮 
另一方面,教師輔導學生自主上傳資料,而資料的真實性以及重要性如何判別?以前評審科展的經驗,總是有幾個小孩特別優秀,小學生就能自己獨力完成猶如碩士學位的成果,有TEM(穿透式電子顯微鏡)以及SEM(掃描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圖,他的科展是誰在做?是老師與有能力的家長一起幫忙孩子,表面上是幫助孩子,事實上是幾乎完全代替孩子完成。 
擔心三: 111學年度考招主要入學管道參採的是學測(X)與綜合學習表現(P),(P)包括了學生學習歷程以及校系自辦甄試項目,只明訂綜合學習表現(P)至少須佔50%。那如果有一系所採(X30%,而(P70%,其中自辦甄試項目10%,那學習歷程就高達60%
如果再過幾年,少子化嚴重,會不會有系所為了搶學生,甚至不採X,而P100%,只看學習歷程,也不自辦甄試項目,以提高招生率,確保招生順利,系所不會關門?
111學年度考招只明訂綜合學習表現(P)至少須佔50%,對於學測(X)、學生學習歷程,以及校系自辦甄試項目應該也要明訂適當比例或範圍。 
2002年,為了讓偏鄉弱勢學子多一點進入國立大學就讀的機會,全台吹起一股教改風潮,多元入學、繁星計畫一一上路。這一連串教改推出後,檢視台大入學的新生,發現來自雙北以及六都的比重卻越來越高,不由得質疑當初教改重頭戲繁星計畫高呼的「區域平衡、照顧弱勢」,真的有做到嗎?
或是就像坊間家長所戲稱的多「元」就是多「錢」,多元的入學方案只是讓「城鄉差距」更進一步的擴大了?
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做的,就是去留意所擁有的優勢。然後運用這個叫做「教育」的優勢,去努力做一些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並持續不斷地擁護那些因為沒有優勢而只能在你身後的、被遺忘的那一群人。   【台北市立大學理學院院長】 
學習歷程檔案的應用與挑戰【摘要2019.4.13.蘋果 張惠博】為配合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實施,大學入學考試111學年度將有重大變革,現行大學學測、指考,將改為新型學測和分科測驗。此外,大學甄選申請管道將採計學測成績與高中學習歷程檔案,檔案至少佔5成。今年暑假後要進入高中的學生,3年後就要首度面臨大學入學新制。
有關學習檔案的資料,早在2017年公布的「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建置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作業要點」中載明,其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1.基本資料。2.修課紀錄。3.課程學習成果。4.多元表現。5.自傳(得包括未來擬就讀大學校院的學習計畫)。6.其他與學生學習歷程有關之資料。
上述的課程學習成果(如實作作品、書面報告等) 每學期要上傳至多3份,多元表現(如競賽、檢定、幹部、志工等),則每學年至多10份,總計高中3年,學生至多得選取18份課程成果以及提供30份多元表現,置入學習歷程檔案中,並作為大學甄選資料。
然而,在作業要點中,僅列舉客觀的要項,至於,建置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的目的何在?以及學習歷程檔案的意涵、功能等則少有闡述。其實,學習歷程檔案評量的研究,發展於1990年前後,其興起的背景,在於彌補傳統評量偏重於常模與效標參照標準的缺憾,建議改以實作評量(Performance Assessment)或擬真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替代。 
其基本的概念是學生必須在真實任務情境中接受評量,才能有效的評量,例如若要評量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如要學生寫一篇故事、文章或一封信,而不是以選擇題的方式,選出正確的句子、文法結構,或是哪一段話組織的最好。
所以,相較於傳統評量,實作評量或擬真評量,不僅可以測量學生多元的學習面向,也可測量學生能否應用已習得的知識與技能,以產生有意義的成果,甚且,也可經由其完成的學習歷程檔案,說明其學習品質或進行有目標的反省,以增進其學習並展現成長的趨勢。 
以科學學習的情境為例,學習歷程檔案可定義為經由學生作品選集,足以反映學生對於作品背後所植基的科學概念已獲得有意義的了解。此外,教育研究也指出,學習歷程檔案,其實也可以展現學生跨領域的能力,例如當學生欲以某一科學活動表徵其所內含的科學概念時,學生不僅要有動手做科學的能力,也要有撰寫的能力,更要有表達的能力,甚至也要經由藝術的技能,以繪出圖表加以解說 
所以,學習歷程檔案是一種擬真評量,而且,相較於傳統的紙筆測驗,檔案的倡導者更認為學習歷程檔案的評量,較能有效的評鑑學生的理解能力、創造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前述這些能力,常是紙筆測驗難以測出來的。事實上,這也是在大學甄選資料中,需要學生提出學習歷程檔案的主要原因。
大學推甄實施至今已超過20年,它不是進入大學的捷徑,而是以較符合人性與教育的方式甄選學生,並提供其合宜的求學環境,俾為國家培養人才。
111學年大學甄選新制即將推行,有關部門宜盡速研擬學習歷程檔案的評量技術與方法,並切實模擬修正,以能真實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果,並能預測其未來在相關領域的學習力,提升評量的公信力,才不辜負各界的苦心,尤其是學校、教師、學生,匯集力量所完成的學生作品集學習歷程實錄。   【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讓孩子早一點定向自己吧【摘要2019.4.13.蘋果 蔡美瑤】最近有些人反彈大學申請入學的54方案,連同學習歷程檔案一起批評,這是對整體變革的誤解(或是不理解)所造成的。
優勢發展、定向自己要趁早: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千萬不要等到進入大學之後才發現校系和我的能力興趣不合,一切要重來,付出的時間成本非常的高。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早一點認識自己,學習的本身並不只是為了考試,而是找到自己可以優勢發展的面向,然後堅持到底做出成績。
而目前申請入學的54方案,在我們準備升學考試時,可以挑選自己的優勢科目,全心全意的準備,而不是像以前把時間花在補強自己的弱勢科目;在未來,對進路發展越清楚的學生,就可以做出更清楚的科目選考,投入備考的時間就更見效率,身為家長的我們,不是應該要鼓勵孩子早一點定向自己,並做出合適的選考嗎? 
多資料參採,讓學生多元學習表現被看見:一個人是多面向,所以當大學擇才時,我們會希望大學能夠多元面向看到學生的表現,因此除了有大學入學考試成績做為採計或篩選之外(學測、分科測驗或術科測驗),校系於第二階段還可自設綜合學習表現(P)之參採方式,P包含學習歷程檔案及校系自辦甄試(面試、集體面談或筆試等項目)。
計算甄選總成績時,P至少須佔50%,而學習歷程應佔相當比例,並非如其他報導所說學習歷程檔案一定要佔50%以上,根本就是錯誤訊息,錯誤訊息比不知道訊息還要糟糕。 
有人擔心,百分比級分化之後,分數會模糊化,進入第二階段的人數就會變多。其實我們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人一變多,大學則更要專業化審看我們學生的多元學習表現,要好好的看孩子在學期間上傳的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這樣,大學的擇才可以回應高中的學習現場,為選才做出應盡的責任。家長也可以想看看,正因甄試不只看考試成績,更可著重鼓勵孩子在二階段勇於表現自我,看重個別差異。 
素養命題搭配學習歷程檔案,較能看出孩子的學習樣貌:紙筆測驗沒有辦法看出一個孩子的學習全貌,所以必須要搭配學習歷程檔案資料,這樣大學才能挑到合適的學生,因此大學必須發展合適的選才尺規,作為他們擇選學生的標準,也要告訴大眾,校系發展的方向及進路,不要再單以成績來篩選一個孩子。 
108學年度入學的孩子,每學期就要把學期成績、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經過學校老師認證後上傳,取代現在於高三學測結束後匆忙做備審資料的情形,是比較能長期協助孩子學習。 
創造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未來人才的關鍵能力:台灣傳統的考試制度,大致訓練單一能力,就是記住標準答案的能力;而願意挑戰而失敗的人,不容易得到鼓勵與好成績。但是創業與創新需要的是這種不怕錯不怕輸不怕挑戰的能力。建築師姚仁祿先生曾經做這樣的表示。
大學只想用成績篩選學生,而且為了有足夠的篩選工具,考更多科或是分更多等級,這些都是壓著全部的學生不用探索自己,只要先把考試科目搞好就行了,這對教育的長久發展及國力的養成一定有負面的影響。   【國立台東高中校長】 

2019年4月9日 星期二

先哲早有「禽獸說」


【摘要2019.4.6.蘋果 傅武光】孟子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人所不同於禽獸的地方,就那麼一點點兒!)又說:「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明朝陳獻章(1428-1500)特撰〈禽獸說〉以演繹孟子的說法,云:「人具七尺之軀,除了此心此理,便無可貴,渾是一包膿血,裹一大塊骨頭,飢能食,渴能飲,能著衣裳,能行淫慾;貧賤而思富貴,富貴而貪權勢;忿而爭,憂而悲,窮則濫,樂則淫。凡百所為,一信氣血,老死而後已,則命之曰『禽獸』可也。」
孟子認為人的本心,就是良知,乃與生所俱來。他所說的「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的「幾希」,即指此而言。陳獻章所說的「此心此理」也是指此而言。 
兩家之說,其實都不外聖人之教。孔子云:「君子憂道不憂貧」、「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甚至云:「朝聞道,夕死可矣!」但,別以為聖賢都不食人間煙火。子貢問政,孔子首先答以「足食」。
冉有問政,孔子答以「富之」,然後「教之」。孟子也強調「養生送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一生清貧的陶淵明有詩云:「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但他還是需要戮力躬耕,以養活一家人,因為「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人生追求終極目標,有一定的道路衣食當然是它的開端。誰能連衣食都不謀求,而想要心安地度日呢?) 
以上簡單的引述,清楚地告訴我們,人生的終極關懷在哪裡?又從哪裡開始實踐?這一直是傳統讀書人的基本認知與信念。 
用現代的觀念來說,經濟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條件,但非充分條件。而必要條件不一定就是最重要的條件。也就是說,人生在經濟之外,還有更高的追求。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不就把人生的需求由下而上如金字塔般分為5等嗎?最低層是生理的需求,就是孟子所說的要「飽食暖衣」。第2層是安全的需求。第3層是歸屬。第4層是尊重。最上層是自我實現;用古人的觀念,就是歸依於「道」,實質的表現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這樣看來,如果人生的追求只停留在滿足生理需求(拼經濟),就一點兒也凸顯不出人的價值意義在哪裡了;就讓人確認孟子和陳獻章的禽獸說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了。 
去過大陸而又與庶民多接觸的人,應常會聽到這樣的話:「哎呀,不容易呀!如今14億人都有飯吃了!」不僅異口同聲,而且言談之間難掩欣喜之色。不禁想起明末王夫之(1619-1692)的話,他說:百姓有「至愚」的一面,也有「至神」的一面。至神,因他有生存權,要讓他吃飽;吃不飽,會造反。至愚,因他不知生存權之外,還有自由權、幸福權;又沒能力分辨真假,好騙。所以能吃飽,就很滿足了。 
像這樣的集體意識的呈現,顯然是長期被唯物主義灌溉的結果。多麼像《老子》第3章所說的「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的政治實現。向來就有一派學者認為老子是陰謀家,愛搞愚民政策。而大陸的學者研究老子,也恭維老子思想是中國難得的「素樸唯物論」。
其實,老子的原意,是要解消人民的邪謀貪欲,恢復純真瑩潔的本性;哪是陰謀,哪是愚民? 

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紐時》讀者 享「獨有」價值 轉型「訂閱品牌」新聞信訂戶逾一千三百萬


【摘要2019.4.1.蘋果】美國《紐約時報》是新聞界實施網站付費牆的先驅,經過8年來對訂閱制的持續深耕,數位訂戶與營收都大幅增長,成為新聞界數位收費制的成功範例。從《紐時》內部主管與忠實訂戶的分享看來,其以內容為核心,不斷精進報導的深度與廣度,並努力嘗試提供各種訂戶專屬服務,提升訂閱價值,是付費牆成果斐然的主因。
2015年《紐時》由執行長湯普森(Mark Thompson)率多名高層主管發表《我們的未來之路》,揭示未來5年的營運方針就是要全力發展數位訂閱制。當年數位訂戶約100萬人,至2018年底已迅速增至340萬人,關鍵在於從營運模式到企業文化的根本改變,將報社轉變為「消費者訂閱品牌」,注重顧客關係的管理,讓訂戶領略《紐時》獨有的價值 
在這樣的思維下,《紐時》開始效法NetflixHBOSpotify等影音訂閱平台的行銷策略,極為重視如何策劃顧客體驗、吸引消費者付費成為訂戶、並維持訂戶不退訂,這些業務皆由營運長列微恩運籌帷幄,行銷手法也愈見細膩,會依據顧客的使用行為與偏好內容,實施個人化的行銷策略。
《紐時》經營訂戶的重要範例之一,就是以各類新聞信(newsletter)維持讀者的閱讀習慣2017年的內部備忘錄指出,當時已有50多種新聞信,訂閱者達1300萬人次。負責訂戶維持與顧客體驗部門的執行總監柯頓表示,訂閱免費新聞信的讀者,最後成為付費訂戶的可能性,比一般讀者高出一倍。
訂戶大幅增加後,《紐時》開始降低吸引新訂戶的成本,轉而將心力投入維持原有訂戶。一旦讀者付費成為訂戶,就由柯頓的部門接手服務。除了一般的電話與網路客服,也負責「向訂戶行銷」,確保訂戶看到《紐時》最優質的內容與產品,避免他們取消訂閱。主要策略是讓付費訂戶感受到更多價值,包括提供專屬或可優先取得的內容。例如20181月起推出涵蓋各種主題的指南專頁「如何活得更好」,就供訂戶優先閱讀。
為因應許多訂戶想多了解記者及採訪新聞的幕後過程,20183月,《紐時》的播客(podcast)節目推出由傳奇女記者卡里馬奇主講的「哈里發國」(Caliphate)系列 ,談她採訪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的獨特經歷,訂戶享有先聽為快的專屬權益,一周後才開放免費權限。 
重要的是,這些服務都是跨部門合作的成果。「如何活得更好」文章及podcast內容,都是由編輯部選題,產品與設計部門密切配合。《紐時》決定轉型訂閱制後,無論記者、編輯、產品經理或設計師都調整思維,思考如何能提供訂戶想要的內容,並不斷嘗試各種維持訂戶滿意度的實驗性產品
在全力發展數位訂閱的同時,《紐時》也沒有忘記實體報紙的發揮空間。2017年實驗性推出紙本周日版兒童專刊,佳評如潮,許多孩童透過家長寫電郵、甚至在網路連署希望常態性出版。同年底《紐時》替訂戶推出每月一期、只有紙本沒有數位版的兒童專刊。
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兼任教授賈西亞(Mario Garcia)日前分享《紐時》讓他成為忠實讀者的種種特色,包括深度調查新聞無人能出其右、推播數量不多但必定是重要大事,還有每日談論重要新聞的《The Daily》播客節目及早晚各一封的簡要新聞信,都有助於讀者快速掌握真正要聞 
他也喜歡《紐時》的Cooking App、請慢跑專家指點慢跑要訣,甚至連長篇訃聞也引人入勝。特別是近來推出適合以手機閱讀的視覺化新聞、不斷創新報導型態、跳脫標題與內文的制式,例如曾以兩個朋友間的線上聊天格式呈現新聞,帶給讀者驚喜。
他形容,《紐時》已不只是優秀的新聞產品,也是媒體產業最佳的教科書。身為百餘年金字招牌的傳統報紙,《紐時》今日依然引領媒體潮流。
「真相不會自我報導。
真相需要堅持。
真相是值得的。」《紐約時報》
隨著置入性行銷與假新聞氾濫,民眾對新聞媒體的信賴江河日下,有誰還認真相信記者是無冕王?媒體是監督政府的第四權?
美國《紐約時報》近來推出「真相是值得的」系列企業廣告,從新聞工作者角度出發、回歸報導初衷,細訴儘管不斷碰壁,仍然要堅持挖掘與呈現真相。短短兩分鐘影片有如描寫熱血記者的微電影,揭開追求真相背後的漫漫長路,也說明為何真實新聞值得閱聽人付費。廣告在網路上架後引發熱烈迴響,感動無數人心。
《紐時》認為,新聞工作就是「拼湊事實、查證消息、連結細節,嚴謹面對各題材,致力於獨立報導,不屈不撓追求真相」,上周二推出最新企業廣告「伊斯蘭國檔案:當恐怖份子掌管市政府」,呈現女記者卡里馬奇,鍥而不捨地追蹤穆斯林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無畏置身於險境完成心血結晶的過程。 
一如系列廣告風格,影片正中央出現一行簡單字幕,不斷改寫,以呈現記者在工作時的心路歷程。剛開始她循線來到伊拉克摩蘇爾,走訪92處,卻一無所獲地返美。從前年2月到7月進度停滯,直到77日伊軍進攻摩蘇爾,才將她帶回當地、目擊空襲、夜宿屋頂,槍響下一夜無眠。 
她接獲線報又轉赴伊斯蘭國最後據地,冒著踩到地雷風險,在已被炸成斷垣殘壁的IS總部中不斷搜尋蛛絲馬跡。最終皇天不負苦心人,她找到一只被遺棄的手提箱,找到箱內的大量IS檔案。數以千計文件獲消息來源證實為真,而文件內容則證實IS的殘暴,也揭露IS以殘暴鞏固統治 
另一篇描述《紐時》駐東南亞記者畢琪,追蹤報導緬甸「洛興雅危機」過程。她在孟加拉難民營聽聞緬甸對洛興雅人種族洗淨,但光向緬甸申請採訪簽證,就來來回回被拒多次。簽證終於下來,她卻被要求遵守條件,限制拍照、只能走指定採訪路線,無法前往傳聞中被毀的清真寺、被焚的村落;她所見到的所有受訪者,說法都與政府口徑一致,她千方百計想證實傳聞,卻四處碰壁。 
她假裝中途暈車,溜到採訪範圍外的村落,詢問當地村民,但同樣是官方說法。直到她靈機一動,詢問當地兒童,才終有突破。兒童說出不同故事:失蹤、謀殺、縱火、性侵。官方謊言遭揭穿,難民故事獲證實,真相水落石出。 
《紐時》迄今推出6篇廣告,片尾打出「真相不會自我報導」、「真相需要堅持」、「真相是值得的」、「現在訂閱」等字樣,引發網友熱烈迴響。「這讓我想哭,《紐時》是新聞業的黃金標準」、「我唯一相信的新聞就是出自努力的《紐時》記者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