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10.18.經濟日報】華邦電在高雄路竹科學園區投資的12吋晶圓廠10月初動土建廠,投資總額高達3,350億元,超過高科園區15年來的累計投資總額。這也是2007年DRAM價格崩盤,及2008年金融海嘯後,國內睽違十年以上的記憶體晶圓廠投資案。
金融海嘯以來的十年間,是台灣記憶體產業失落的十年。記憶體的主要產品DRAM,2008年台廠的全球市占率還有20%,2017年第4季,台灣三大廠:南亞科、華邦電、力晶,加起來的全球市占率低於4%。
在這失落的十年間,台灣DRAM廠與投資人皆血淚斑斑。力晶下市與茂德破產,讓投資人欲哭無淚。金融海嘯發生時,瑞晶擁有台灣最先進技術的DRAM廠,無奈日本技術母廠爾必達(Elpida)破產,最後被併入美光(Micron),連財力雄厚的台塑集團,也不堪DRAM虧損,而將旗下的華亞科售予美光。
隨著2014年以後DRAM價格回穩,2016年後季季上揚,存活下來的台廠,這幾年獲利豐碩。除了華邦電外,轉型為晶圓代工的力晶,也在8月宣布將在竹科銅鑼園區投資2,780億元,興建二座12吋晶圓廠,第一期預計2020年動工,2022年投產。
然而失落的十年也是記憶體產業生聚教訓的十年,雖然現在台灣的DRAM廠已經無法看到韓國業界先進製程的車尾燈,但是如同近年全球邏輯IC晶圓代工的發展,三哥聯電及二哥格芯(Globalfoundries)先後宣布退出先進製程的競賽,這說明對於非技術領先群的半導體廠來說,與其把有限資源投入燒錢無底洞的製程「軍備競賽」,不如以既有製程創造穩定獲利的營運模式。
過去臥薪嘗膽的十年間,台灣DRAM企業完成三大轉型,讓產業界有了再起的條件。首先是台美產業結盟完成。美光已定位台灣據點為企業集團內的DRAM生產重鎮,規劃三分之二產能在台生產,並且自2017年起每年投資20億美元,用來提升製程技術及興建封測廠。
因此儘管台灣廠商的全球市占率不高,但是算上美光旗下的台灣廠房,台灣是僅次於韓國的全球第二大 DRAM生產製造基地,市占率有兩成以上。換句話說,台灣的DRAM產業,加上上下游的封裝測試廠、產品設計公司等,有著完整的供應鏈,是創造就業、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
再者,台灣DRAM業已有自主技術。在金融海嘯前,台灣的DRAM生產技術依賴美國、德國與日本廠商。海嘯後全球DRAM重整為韓國三星、海力士與美國美光三大集團,除非與這三大集團成為策略夥伴,否則將面對無法導入先進製程的技術困境。
在此困境下,華邦電買下海嘯後破產德商奇夢達的46奈米製程技術,並在德商的基礎上,走上自主開發技術之路。此次高雄的25奈米新廠,就是技術自主開發的成果。
另外,儘管南亞科與美光策略聯盟,但是當美光授權20奈米技術給南亞科,卻只能應用於舊型產品的DDR3時,南亞科不甘願無法進入毛利最優的DDR4主流產品市場,選擇自行研發20奈米製程DDR4 DRAM,在去年底成功推出產品搶攻市場。
最後,台廠記取標準型DRAM產品景氣循環波動劇烈的教訓,金融海嘯後紛紛轉生產利基型DRAM,且近年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物聯網、智慧家電等新資訊產品湧現,為利基型DRAM提供有利的生存空間。
實務上,台廠能以DRAM的核心技術進行彈性生產,依照利基型與標準型DRAM的價格與客戶需求,進行生產調整,降低景氣循環風險,維持產能與利潤的最適化。
華邦電新DRAM晶圓廠投資,象徵台灣記憶體業慘淡經營十年後再起,儘管台廠已成功轉型為能自主研發技術、生產有彈性的利基型DRAM廠,能更有韌性面對產業循環波動,然而新的產業環境也是充滿挑戰。
合肥睿力、福建晉華等DRAM廠,今年都已完成建廠、進入試產階段,今後大陸企業在中國政府的全面支援下,會對才走出失落十年的台廠產生有什麼樣的衝擊,希望政府單位能保持關注。
推動台灣品牌升級 刻不容緩【摘要2018.10.18.經濟日報】最近Interband公司公布了2018年全球百大品牌,美國就占了49家,前十大品牌美國更囊獲八家,其中世界前五大品牌均為美國企業,顯見美國在品牌創造價值仍居於絕對領先的地位。
排名第一的蘋果(Apple),品牌價值已超過2,000億美元,蘋果已成為智慧商品的代名詞。特別是排名前四名的蘋果、谷歌(Google)、亞馬遜(Amazon)及微軟(Microsoft),每一企業均為數位經濟時代下新科技及創新商業模式的代表,成長率均達兩位數,表現非常出色。
由Interband的結果可以看出,品牌並不全是西方國家的專利,韓國三星(Samsung)排名年年攀升,目前已是世界第六,亞洲第一品牌,品牌價值幾乎已達600億美元。日本、韓國也分別有八家及三家進入百大;過去經常被視為山寨與廉價代名詞的中國大陸,如今已不可同日而語,也有一家華為上榜。
建立品牌並非一定要依賴龐大的內需市場,而只有大國企業獨享的情形;小國的企業若能掌握趨勢及消費者脈動,勇於創新突破,也能孕育出國際品牌,此可由荷蘭、瑞士、瑞典及丹麥也有企業進入百大品牌得到驗證。
台灣過去充分利用本身製造優勢,並掌握區域特性,將製造全球化發揮得淋漓盡致,也創造了台灣經濟成長的高峰。然而由於台灣是以生產中間產品為主,大多以代工模式切入國際供應鏈。長於降低成本,但不擅於創造價值;精於單品生產,但欠缺系統整合能力;重視製造但卻疏於行銷;主要是配合客戶需求製造產品,卻缺乏由最終端消費者需求,創新求變推出新產品。
整體大環境不利建構品牌,使得台灣在推動品牌成效有限,一直找不出具體亮點。國際百大品牌行業分布中,製造業是以汽車、奢侈精品,以及西方食品為主,服務業則是以金融業為主,均非台灣擅長的領域;另外也有許多品牌則是以數位軟體為載具,並搭配新科技及創新的營運模式,更非台灣之所長。
台灣也一直希望可以打造以全球消費者為重心的品牌文化,並能有產品擠入全球百大品牌;但是除了宏達電(hTC)曾經曇花一現在百大出現過一次,再也沒有台灣品牌上榜,而且與國際品牌差距愈來愈遠。例如今年調查結果世界第一百大品牌價值為42.1億美元,是台灣第一品牌華碩價值16.8億美元的2.5倍,較去年的2.3倍為高;而且此差距近年來不斷擴大,台灣品牌國際化之路,走得非常艱辛。
但是打造國際品牌並非馬上可以立竿見影,需要企業長時間的深耕經營,以及配套措施的到位,包括國家形象的建立,以及明確的市場定位;特別是在人才培育方面,更需要向下扎根,並由教育體系著手。但是在此方面,迄今進展有限,不但高教體系欠缺完整品牌、行銷與創新項目規劃,相關領域的師資更是匱乏,何以能培育出優質的人才?這是台灣未來必須首要解決的根本問題。
政府目前產業政策,例如5+2產業,無論是以製造為核心,或是由製造所衍生的軟硬結合,仍停留在過去的思維。此外,政府目前也較偏重在個別產業的發展,欠缺產業間橫向的連繫,也缺乏跨領域創新的翻轉,更不利品牌文化的建立。
品牌創新已是帶動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軸,重要性已超越以往追求效率及降低成本的成長模式。台灣近年來經濟成長平平,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創新驅動的成長因子,仍停留在效率及成本面的模式。台灣經濟成長要重返榮景,在品牌之路上絕對不能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