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

外銷訂單超旺 紅了一整年

【摘要2017.8.22.工商時報】在資通信、電子產品接單皆創同月新高帶動下,7月外銷訂單金額387.2億美元,創下同月新高,年增10.5%,連12個月正成長78月外銷表現平穩,之後國際手機大廠陸續推出新品9月起將進入接單旺季,下半年外銷表現值得期待。
經濟部統計處林麗貞指出,從外銷走勢來看78月通常持平,9月起就會進入大幅接單成長旺季。雖然7月還未進入接單旺季,但仍有不錯表現,林麗貞表示,電子類、傳統貨品接單狀況都很理想;資通信產品接單108.9億美元、年增13.9%表現最好,主要是來自歐美的電競、商業筆電和平板電腦訂單增加。
林麗貞指出,另一主要貨品電子產品表現也很穩定,晶圓代工、記憶體及新興應用科技需求很旺,接單額97.4億美元、年增4.2%,訂單主要來自歐洲和大陸。
林麗貞分析,電子產品增長幅度普通,是因為中小型手機晶片訂單減少,主要是因為國際競爭,加上9月後將進入國際手機品牌新機潮,廠商等候新產品上市,採觀望心態也是原因之一。
進一步來看,電子產品增長幅度普通,林麗貞表示,電子產品來自美國的訂單年減4,當中半導體和液晶電視訂單減少是主因。
另外,光學器材訂單年增22.7%,已經是連7個月雙位數成長。林麗貞表示,大尺寸面板在供給面受惠於大陸、南韓關廠產能減少拉高單價,加上中小尺寸手機面板需求有增加。
傳統貨品部分也都維持正成長,以機械貨品接單18.5億美元創下同月新高表現最佳。林麗貞指出,廠商持續擴充自動化機械投資,帶動機械貨品接單已經連續12個月正成長
展望未來,林麗貞分析,未來資通信、電子產品和光學器材都可望持續走強,傳統貨品也可望因為全球景氣回溫加上進入接單旺季而穩定成長。連12個月正成長,來自中國大陸、美國、歐洲訂單均創下同月新高;其中,以歐洲訂單增加23.2%表現最亮眼,歐元走強加上歐洲政治不確定因素降低,讓歐洲買主購買力大幅提升。
從數據來看,美國仍是主要訂單來源國,大陸次之、歐洲排名第3。統計處長林麗貞表示,今年前7個月來自美國、大陸和歐洲的接單都很穩定,美國和歐洲接單額分別達730.7億美元、495.8億美元,皆創下同期新高。
統計處副處長王淑娟認為,來自歐洲訂單超乎預期,多少彌補了美國訂單增幅有限的情形,讓整體7月外銷表現仍維持預期。王淑娟分析,今年以來歐元走強,去年12月至今,歐元兌美元升值9.15%,升值幅度甚至比新台幣兌美元升值5.18%多,讓歐洲的購買力增加,加上歐洲政治情勢已漸趨穩定,讓來自歐洲的訂單大增。
3利多 挺最長萬點【摘要2017.8.22.工商時報】台股昨(21)日量縮守住10,300點,已連續64個交易日站穩萬點之上,外資法人指出,受惠於「美國聯準會(Fed)態度轉趨鴿派」、「台股投資價值被低估」、「外資圈陸續調升股王大立光合理股價預估值」等三大利多,今(22)日不但可追平歷史新高的65個交易日,並可持續至新款iPhone發表日。
歐系外資券商主管指出,台股昨天以10,326點作收,已是連續64個交易日站穩萬點之上,今天將挑戰史上最長的65個交易日,以最新收盤價與近期國際資金並未出現大賣情況來看,應可輕易達陣,且基於下列3項因素考量,甚至可望延續這項紀錄:
1、美國Fed態度轉趨鴿派:加上川普刺激市場言論頻頻,均迫使國際資金從美元資產流出,儘管根據研究機構EPFR統計81016日國際資金流向顯示,整體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遭淨流出16.08億美元,終結先前連續21周淨流入,但並未影響後市。
2、台股投資價值被低估:根據瑞信證券內部所進行的投資價值模型評估,台股已取代泰股成為亞太區除日本外4個投資價值被低估股市之一,意味著一旦國際資金買盤恢復,台股將成為主要回補對象
3、外資圈陸續調升股王大立光合理股價預估值:大立光昨天股價小漲0.63%、以5,565元作收,不但正式完成收盤填息,表現更優於「蘋概3天王」另外兩檔-台積電與鴻海,顯然來自外資圈蠢蠢欲動的獲利預估值調升潮,國際資金搶搭之後反彈列車。
9.88 銀行濫頭寸史上最高【摘要2017.8.22.工商時報】銀行濫頭寸史上新高。據銀行局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國銀存款增加6,560億元,但同時間放款僅增加3,078億元,存放間差額增加到9.88兆元,金額創新高,放存比降到72.8%。
銀行局統計,今年上半年,8大公股行庫存款增加2,632億元,但放款只增加281億元,等於只消化10%左右的資金;同時間民營銀行存款增加4,300億元左右,但放款增加近2,800億元,去化65%左右,算是效率較佳。
放款增加上,今年前6月放款增加最多的是土銀,有648億元,其次是中信銀增加640億元,玉山銀則以增加591億元放款排第3台新銀存款增加334億元,但上半年增加放款金額達508億元,排名第4
7月土地交易 超越廠辦【摘要2017.8.22.工商時報】今年房市買氣有回神跡象,建商也逐漸恢復信心,紛紛逢低回補土地庫存。根據宏大國際資產公司昨(21)日最新調查指出,2017年前7月累計大型不動產的交易總額,土地佔比逼近5成,已超越近幾年來熱門的工業、廠房。
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表示,今年17月全台大型不動產交易,其中逾10億的成交案有19件,共約306億元;土地交易件數8件最高,成交總額約140.55億最高,約佔 45.9%,直逼5成。
排名第二的是工業、廠辦,各有4件,合計金額約113.16億元;至於零售約2件,商辦交易量尚在盤整,數量、金額無明顯增加,交易金額各約35.8億元、16.5億元。
陳益盛分析,今年以來的土地市場,除了成交量攀升之外,交易區位也回歸雙北市,排名第二位則是台中。推估是建商或企業對於未來景氣,已漸恢復信心,紛紛提高購地、或自用開發的意願,並已逐漸回歸「買好區位的土地」,替代「買便宜的土地」。
陳益盛也指出,就各類型不動產的租金投報率來觀察,辦公室的交易量還是明顯不足。實際上宏大掌握的準買家,已有超過10組以上,需求面積上千坪、甚至上萬坪的商辦標的,業種則涵蓋製造業、電子業、醫美業等,但幾乎沒有業主要出售,尤其台北市更是一棟難求
目前辦公室年租金投報率平均約可達2.42.5,遠高於住宅的投報率。以「宏盛帝寶」為例,初估買賣行情每坪約200萬~240萬元,每坪租金約2,200元~2,600元,毛投報率約1.321.5%,因此與辦公相較,除非辦公的業主真的有急需,否則多半不會大降價。另外,辦公室幾乎沒有新增的買賣供給,因此商辦沒有住宅市場所謂的賣壓。
至於工業廠辦類交易優於商辦,主因在於有讓價、有投報率、有量。以內湖科技園區而言,目前平均毛投報率達2.63.0%,顯示價格適當下修,因此投報率比兩、三年前高,交易量才能維持一定水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