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9日 星期三

達爾文天擇說


生物學的歷史1
1.     西元1561-1626年,培根統合希臘哲學與基督教文化後,開啟了自由解放的文藝復興時期,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劍橋大學神學院出身的達爾文(1809-1882),也能自由地思考各種學術的關聯性。
2.     達爾文觀察農業發現,野生芥菜與人類選擇栽培的甘藍差距非常大,可見得,植物會因為人擇而改變性狀。同樣地,自然界也會對生物遺傳產生「天擇」。
3.     賴爾(1797-1875)《地質學》:地球上的岩層乃至山脈、河川等地形,都可能因為水的搬運和堆積、或侵蝕作用而改變。可見得,生物也會因為「天擇」改變。
4.     馬爾薩斯的《人口論》:人口的增加,遠超過糧食的增加,即人口是以等比級數增殖(倍數成長),糧食卻只能以等差級數增加(一點一點加上去),致使糧食供不應求。由於糧食不足,因而發生饑荒或戰爭,致使一部分人因戰亂或飢餓而死。達爾文認為,生物過度繁殖後,生物間劇烈生存競爭的結果,只有最適應環境的生物,才得以生存而繁衍其後代。
5.     達爾文綜合前輩大師的理論基礎,整理出以下要點:
(1)  物種同源說:同一類的生物來自共同的始祖。
(2)  物種演變說:地球萬物並非一成不變,生物物種也因環境生物間「競爭」的改變而發生變化。例證,古代地層中所留存的化石,與現今生物有很大的不同。
(3)  物種漸變說:生物的演化為長時間連續性的變化,而非間斷性或突發性的變化。
6.     達爾文綜合以上要點提出「天擇說」:
(1)  生物過度繁殖,必然造成空間與食物不足,引發激烈的生存競爭。生存競爭帶來遺傳變異,最後只有最適合生存的物種留下來。
(2)  同種生物中,每一個體彼此都有些不同,這是「遺傳變異」;只有能適應環境的個體,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並繁殖後代,不能適應環境或生存競爭中落敗的個體,則被淘汰。
7.     人口的數目與地理分布影響著其他大部分的全球發展態勢。在千年前,全球人口僅約兩億五千萬人,當時需以高出生率來抵銷高死亡率,人口淨成長非常緩慢。食物運輸與人口流動的提高、農業技術的改善與衛生設施和醫療看護的進步,使過去五百年間歐洲人口死亡率逐漸下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