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工匠精神的知行合一

【摘要2013/01/23陳立恆 聯合報】缺乏商業經驗的學術團隊,如何判斷其原創科技的商業潛力與擬訂開發計畫?這個評鑑點的本身即充滿懸念;再者,台灣培育未來重點科技人才的學研機構,特別是大學院校,在科學知識與研究方法的養成之餘,幾乎沒有在可以與商業做連結的市場概念與工匠精神上多作琢磨
德國,世界公認的科技強國典範,它的中堅企業(Mittelstand)一如國家的中流砥柱,在景氣好時扮演成長推手,在景氣差時則搖身變為穩定的舵手,雖然大多數屬於中小企業規模,卻是掌握最多國家核心科技的行業領導者。
和德國廠商合作超過卅年的經驗告訴我,他們的優勢底蘊普遍來自於上溯百年的工匠精神傳承。所謂工匠,即是熟諳特殊技藝的師傅具有自己的創意,又十分貼近市場,懂得也願意依照顧客需求,不停歇的改進技術知識,打磨出與時並進,又兼容真善美的獨門商品,這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耐。
專研中堅企業的赫曼.西蒙博士訪問台灣時也提及,德國中堅企業的利潤在近15年來平均成長4,十年間創造了上百萬個工作機會。這一點對於同樣以中小企業起家,又逐漸陷入低成長與高失業困局的台灣當局而言,無疑是一塊深具攻錯價值的他山之石。
如果我們希望提高目前相關計畫的效益,應該將每一個育成單位或是功能中心,視作一個中堅企業的雛形,先針對一個具有全球視野的利基市場作出規畫,從而專注研發符合甚至超越其市場期盼的核心技術
但最關鍵的是,從指導的業師到被輔導的學員,都必須跳出一般科研人員的思考框架,以靈活柔軟的工匠身段,從下游產業的立場觀點出發,親身接觸目標市場,隨時保持彈性與創新,不只鑽研技術層面,也掌握終端需求,才能有效利用投入的公共資源,構造出具有高度實用價值的創新科技,達成學術研究商業化的終極目標。  (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理事長)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