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7日 星期日

人口結構「生不如死」 差距擴大

 

The Joker and the Queen - John Wats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86lsLoyxLs

【摘要2022-11-27..經濟日報】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內政部日前公布最新人口統計,今年前十月僅有11.4萬名新生兒,年減約7.02%;前十月死亡約17.1萬人,年增18.6%,累計110月,死亡人數已比出生多出5.7萬人,「生死差距」明顯擴大。

台大國發所教授薛承泰分析,最大主因除了生育率下降、人口老化之外,還有這兩年的疫情因素所致。內政部統計,自2020年開始,台灣的人口結構正式進入「生不如死」階段,2020年出生人數較死亡人數短少7,907人,2021年出生人數比死亡人數減少29,912人,甚至到了今年前十月,差距更是擴大至5.7萬人,從上述數據來看,台灣不願生育的狀況愈來愈嚴峻。

薛承泰表示,「生死差距」近年日愈擴大,除了因為生育率一直下滑外,再來就是台灣人口結構持續改變中,當老化人口愈來愈多時,死亡人數也會增加,畢竟人老死亡都是自然現象。事實上,若單看老年人口的死亡率,台灣的死亡率並未突然大量增加,而是當老年人口基數變大時,死亡人數就會擴大。



另外,薛承泰也說,從數據上可以看到,在沒有疫情時,老年人口死亡率都約落在72%左右,近兩年的死亡率增加至75%,由此可見受到疫情這個因素干擾還是有的。

另外,結婚對數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接下來一年內的出生情形,今年10月結婚對數合計共1萬對新人結婚,年減11.4%,顯示出不僅生育率下降,結婚率也下滑狀況。

在社會增加方面,今年前十月遷入人口約87.7萬人,遷出98.3萬人,維持「入不敷出」,彌補不了出生人數銳減的缺口。

台灣自2020年人口自然成長「死亡交叉」後,已連續兩年「生不如死」,且差距逐漸擴大。雖然政府極力的力挽狂瀾,不斷加碼計出生育補貼措施,像是今年8月上路的生育津貼首胎發5,000元補貼、第二胎6,000元、第三胎7,000元;各種學齡前後幼兒的就學補貼;以及公共托育專業人員薪資的提升等各項政策措施,但似乎效果難以立即顯現。

根據國發會通過最新人口推估報告,與前次報告相比,我國生育率持續下降,老化程度增加,預2025年後,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20%,「人口紅利」將於2028年消失,也就是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低於三分之二,扶養壓力沉重。

其中1564歲青壯年人口也將從2015年的高峰1,737萬人不斷下滑,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則是會在2050年到達高峰,來到766萬人,這兩大族群的人口數也將會逐步靠近,2070年的差距將會縮短至百萬人以內。


 

2022年11月25日 星期五

人類脫貧是因為資本主義?「自由市場至上論」沒告訴你的真相

 

The Best Of Glenn Miller & His Orchestra | Moonlight Serenad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UKHd2OlFVI

【摘要2022.11.25..聯合報 沃草烙哲學】在工業資本主義出現之前,90%的人類活在貧窮之中全球貧窮率自1820年代以來穩定下降,而且下降速率越來越快。

這代表資本主義讓人類擺脫貧窮。Rosling甚至表示,在資本主義之前,人類處於普遍的貧窮狀態已經延續了十萬年,換言之,資本主義是人類等了十萬年的救星。這些說法很有吸引力,例如:不管你是左派、右派,都會同意工業資本主義的生產力自19世紀初以來突飛猛進

另一方面,改善物質條件所需的營養、教育、水電運輸等等,全都需要大量投資。除了資本主義以外,似乎沒有其他方式可以為整個社會提供這麼巨大的資源。若無法改善生存環境,貧窮似乎在所難免。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Q1. 該研究界定「貧窮」的方法合理嗎?

Q2. 1820年代之前發生了什麼?

Q3. 資本主義不是會擴大貧富差距嗎?這樣的體制要怎麼讓人脫貧?

經濟人類學家SullivanHickel最新發表的論文指出,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並沒有改善人類的經濟條件,甚至經常在擴張的過程中惡化了當地的經濟條件與生活水準。

「貧窮」是什麼意思?

Ravallion的研究裡,「貧窮」指的是每日生活費低於2011年的1.90美元。這是世界銀行201510月以來採用的門檻,此門檻根據最低水準的居住、營養、健康、教育與資訊等等,每人每天至少必須花費多少錢計算得出。這個抽象原則很合理,畢竟如果連最基本的安全與健康都無法滿足,實在不太可能穩定工作賺錢,更不用說累積資本,從投資自己和他人中賺錢。

但這種門檻在實際計算時,會遇到一個很大的問題: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都是從市場上買來的嗎?如果你的生活所需大部分不涉及錢、沒有交易紀錄,有可能你在「帳面上」很窮,但實際上相當寬裕。

即便是已開發國家,家庭或社區內部的彼此幫助都無法計價或不會被列入統計。發展中國家的狀況更明顯,一個地區在納入資本主義體系之前,經常都會靠著當地的農漁手工,甚至自然資源來自給自足,這些物資沒有交易紀錄,不會納入統計之中。

此外,開發中國家的非法交易或灰色交易非常普遍,很多時候是獲得物資的重要手段。想要用市場上留下的交易紀錄,推估開發中國家人民過去的經濟處境,會遇到很多障礙。

這種問題碰到掠奪性經濟活動(例如殖民或破壞生態)還會變得更為麻煩,掠奪性經濟活動的產值,經常會受到掠奪者的社會與經濟環境所主導,統計的結果可能無法反映真正的總產值走勢,而且可能跟被掠奪方的經濟條件走勢大不相同。例如論文提到,砍伐森林、將自耕農地改為集體棉花園,都會讓GDP上升,但這實在很難說是當地居民經濟改善。畢竟森林的果實與動物、自耕地的農產都沒有列入市場計價,掠奪者拿走了木材和棉花之後,有投錢提升當地居民的營養條件跟賺錢能力嗎?

此外,很多人也提到這種計算方法有另一個問題:一個社會的整體狀況,會影響該社會的物品與勞務交易價格,但並不會直接影響這些東西的品質和數量。即使算進購買力平價(PPP),一顆番薯在戰亂時期與承平時期的價格依然不同,但那顆番薯就是番薯,重量與營養成分都不會改變。也就是說,如果殖民破壞了一個社會原本的經濟系統,食品、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很可能會飆升,如此一來人民實際上的生活狀況會惡化,生活必需品的消費紀錄卻可能會成長。這顯示在統計基本生活需求的時候,可能得用一些迂迴的方法,降低價格與市場的影響。

SullivanHickel改用三個指標來衡量「貧窮」:

1 「城市粗工」的日收入能否維持基本營養與生活所需。

2 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

3 死亡率。

首先,每日的工作收入如果無法滿足當時最低價的食衣住行需求,生活狀況就會惡化。為此,作者計算城市粗工每天的薪資是否足以餵飽四口之家,也就是能否以最低廉的價格,為家中每位成員買來每天所需大約兩千大卡的熱量、以及少量的布料、蠟燭、燃油等。如果薪資條件不滿足,就訂為貧窮。

其次,青少年的營養與健康狀況會大幅影響身高,所以成年男性身高的歷史紀錄,可以推估數年前的營養與健康狀況。

最後,營養、健康、居住條件掉到樓地板以下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死掉。所以歷史上的死亡率,可以用來輔助推估貧窮者的比例。

1820年代之前發生了什麼?兩位作者用上述的三種指標,重新統計了歷史上的貧窮率變化,最早追溯到1300年代,得到了非常有趣的結果。

首先,貧窮根本就不是人類社會的自然狀況。無論是14世紀以來的歐洲、17世紀以來的南亞、漠南非洲、拉丁美洲、18世紀以來的中國,城市中的粗工(unskilled urban labourers,現代社會中最常出現的貧窮者)通常都可以餵飽四口之家

此外,在1820年代後,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並沒有大幅上升。如果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擴張,是改善人類經濟條件的主要推手,那麼1820年代前的人類究竟都吃了什麼仙丹?靠什麼妙藥來治病?他們不是應該都營養不良嗎?

歐洲1300年代以來,如果光看1820年以後的走勢,資本主義發展之後,勞工收入一飛衝天,資本主義脫貧最大動力。但歐洲人幾乎沒有掉到貧窮線以下過啊?

而且西歐以外地區的城市粗工人均日收入,從15世紀中葉以來一蹶不振,直到1950年代以後才終於翻盤。所以工業資本主義從18世紀中葉萌芽,19世紀中期開始大放異彩之後,花了一百多年的時間才終於「讓人類脫貧」?這樣能算是脫貧的最大動力嗎?

1950年代之後發生了什麼?一定會有人說,資本主義依然是脫貧的大推手,只是功效沒有那麼快。畢竟1950年代之後全球的物質條件進展,所有人有目共睹。但這忽略了另一項條件。1950年代以來,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都同時在做另一件事:投資公共基礎建設以及公共供給。

無論是基於兩次大戰的教訓、基於冷戰對抗的國力需求、基於國際組織的協助與努力、基於前殖民地想要自主的願望,還是各種其他原因,總之1950年代之後,世界各地投資教育、醫療等基礎建設的幅度跟比例都大幅增加。熟悉左派論述的讀者,甚至應該聽過西方世界在1950年代之後的幾十年間,一度進入「社會民主黃金年代」的說法。

但既然國家已經大力介入,這個時代的脫貧就不能主要歸功於資本主義,或者更精準地說,不能歸功於自由市場。其實光從資本主義的核心概念也會知道,在很多時候要有效積累資本,光靠自由市場都不夠勞工和土地的品質都會明顯影響生產力,這兩者若品質不佳,就需要長期投資。但在很多時候,自由市場並沒有管道可以讓人透過長期投資這些項目獲取回報,這時候公共投資反而比較有效。

例如教育與醫療可以直接改善健康狀況與勞工的工作能力、基礎建設可以降低許多經濟活動的門檻,提高私人投資的效率。而且在進行這些基礎建設的過程中,也會人為提高總需求,藉而提升經濟。即使到了現在,各國依然經常用這種方法,利用基礎建設來吸引廠商進駐。

所以貧困到底是怎麼來的?

SullivanHickel比較數百年來的歷史資料之後,認為整個社會陷入貧困的狀況,在近幾百年間其實相當罕見,而且通常都是因為遇到了戰爭、國家鎮壓等大災難。人類社會真正的自然狀況,其實總有辦法生產足夠的產品滿足基本生活需求。

唯一的例外,是「人民無法使用土地或公共財」。當勞動無法自由,或者大部分人無法使用資源和土地,人民的生產力就會受限。即使握有資源的少數宰制者極為優秀,他依然得擁有遠高於一般人民的獲利能力,才能讓整塊地區的平均生產力打平,而我們都知道這有多困難。

這種情況過去常出現在殖民者或軍閥以武力壟斷資源的地區;現當代則經常出現在地價過高、學費過貴、投資門檻高如登天的狀況。在這些地方,大部分人民不僅過得痛苦,優秀的技能也難以維持,創新創業能量大幅降低。

這種時候就顯示出討論經濟問題時經常出現的修辭困境。「資本主義」本身的意義其實只包括私有財產制、資本積累、競爭市場等。它的核心信仰跟社會公平並不衝突,實作上也有很多相容的方式。而且嚴重的社會不公平,其實反而會降低投資報酬率,有害資本主義的核心信仰。。

一個真正的資本主義者,大概不會希望「人民無法使用土地或公共財」,因為那會讓社會上充滿尋租,讓他找不到好的投資標的。如果某個地區在自由市場的狀態下陷入這種狀態,一個真正的資本主義者應該不會死守自由市場,反而會更重視如何提高人民的生產力,例如以一些公私部門混合的方式,改善勞工的生活條件、技能條件、可支配所得、創業條件,藉此投資獲利。

但我們現在經常看到的右派說法卻不是這樣,他們總是以「資本主義」為名,倡導去管制、自由化、守夜人政府、輕稅簡政、甚至「不與民爭利」等,完全不去檢查這些手段是否真能提高投資報酬率。

他們的作風似乎不是因為相信資本主義,比較像是被人誤導了資本主義的意思,把積累資本追求獲利的經濟目標,當成了反對政府、自由市場無限上綱的政治目標。

總結以上,SullivanHickel的歷史研究,讓我們發現近年來的「資本主義(自由市場)讓人脫貧」說法確實需要重新檢視。那些聲稱自由市場不僅在經濟上有效,在道德上也正確的人,必須認真回應為什麼只要換了一些計量方式、納入更長的時間以及更多國家的歷史數據,資本主義就一點也不像是改善全體人類物質生活的重要動力。

真正帶來脫貧效果的那個資本主義,其實不是小政府去管制的資本主義,而是某種公私部門結合之後的資本主義。資源,一定程度的公共化,不但增加公平正義,也讓投資更有效率

PS中文的經濟=1.資源,一定程度的公共化2.增加公平正義3.讓投資更有效率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運用新科技發展農業

 

Franz Schubert, Piano Sonata A-major D. 664, Alfred Brende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S1BD4Dfm0I

【摘要2022-11-24.經濟日報】1115日,地球人口正式超越80億,距離上次突破70億大關僅僅11年。根據聯合國的估計,15年後地球人口可能達到90億。人口快速增加,可用耕作面積卻在減少,因為都市擴大、交通運輸用地、居住用地、工業用地不斷增加,而氣候變遷又造成可耕作面積不斷減少,在雙重壓力之下,糧食不足將成為人類未來30年面對的嚴重問題之一。

解決糧食危機的方式,不能期待戰爭或傳染病造成的人口減少,解決之道是使用科技。比較為人熟知的農業科技,包括利用機器手臂採摘蘋果或奇異果,這裡面除了使用自動化的機器人技術外,人工智慧的圖形辨識更是關鍵。

人們可以使用無人機噴灑農藥或肥料,節省農民時間,也可利用無人機的辨識能力了解農田病蟲害面積,及尋找走失的牛羊。基因改造是另外一種減少病蟲害、增加產量、提高品質的方式。雖然基改作物是否為害人體仍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但它在解決糧食危機上的貢獻卻是不可忽視。

荷蘭利用垂直耕作,也就是植物工廠,將蔬果花卉養殖在溫室之內,以LED控制光線照射時間,控制給與水份之多寡,並利用自動倉儲技術,以堆疊方式養殖,不但增加產量、避免病蟲害肆虐,更可以在淡季時提供市場所需蔬果,提高售價,造福農民。

荷蘭人最會造陸,荷蘭甚至使用海上漂浮農場,增加耕作面積。位於荷蘭南部的偉斯特蘭曾經是世界上最大溫室農場,美國芝加哥不遑多讓,高譚綠疏於2017年建造了7.5萬平方英尺的城市農場,但這個紀錄旋即於2020年被加拿大蒙特婁的盧法農場打破。

新加坡是另外一個農業改革的案例。新加坡政府於2019年訂定了一個「3030」計畫,也就是在2030年時新加坡500萬人口30%的蛋白質供給要來自國內,而且只占用1%的國土面積。

以色列的國土面積50%是沙漠,平均年降雨量只有100公厘,極為缺水,為了發展農業與解決民生用水,以色列採用了兩項黑科技:海水淡化、農田滴灌技術。所謂農田滴灌技術,就是在農田中布滿感測器,了解農地的濕度,及時以滴灌方式供給農業用水。

台灣是一個地小人稠的國家,農耕地面積787萬公頃,占全台可用面積非常大的比率,農業用水更是高達70%。可是我們使用的農業科技卻是極為落後,仍然採用傳統品種改良及嫁接的方式,連無人機都極為罕見。

工研院十年前曾推動植物工廠產業聯盟,但是在經濟部與農委會誰是支助單位上爭論不休,最後無疾而終,令人扼腕。農委會另外成立的農業科技發展研究院,多年來研發成果似乎乏善可陳。

未來政府應大力引進國外成功案例,廣為推廣,並且仿效工業,積極引進科技,增加產量與提高農業水平;利用區塊鏈技術取代二維條碼,做為食品生產與供銷履歷,就是一個最簡單的案例。

農委會應協調交通部,在一定的區域與高度下,允許農民使用無人機噴灑農藥及肥料,並做為農田監測之工具。台灣多風多雨多蟲害,政府更應該鼓勵農業與工業合作,利用立體溫室栽種高附加價值之農作物,台達電近來致力於此一方向,就是一個最好的案例。

年邁、傳統的農民對於科技知識了解極為稀薄,農委會應協調教育部、經濟部、勞委會,增加農業科技培訓班,吸引具有科技概念的年經人,以創新方法,投入農業改革行列。台灣寸土寸金,當我們成功引用科技改造農業之後,農業用地之需求必可大量減少,這些空餘的土地解編後,便可用於其他更高價值之用途。

農業乃立國根本,面對即將到來的全球糧食危機,台灣應該未雨綢繆,利用科技提高農業對於社會之貢獻。此一重責,捨我其誰?

巴菲特再捐236 2006年以來已捐贈逾1.4【摘要2022-11-24.自由】「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旗下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表示,巴菲特捐贈了240萬股該公司B股於4個家族慈善機構。

據《路透》報導,1份監管文件指出,巴菲特週三(23日)捐贈了240萬股波克夏的B類股票,按當天收盤價計算價值7.59億美元(約236億新台幣)。其中150萬股是捐給蘇珊湯普森巴菲特基金會。根據官網說明,這個以巴菲特已故妻子蘇珊命名的慈善機構,會提供大學獎學金給來自內布拉斯加州的學生。

此外,90萬股股票分別平分於他3個孩子的基金會。分別為霍華德的Howard G Buffett基金會、蘇珊的Sherwood基金會、以及彼得的Novo基金會。自2006年以來,巴菲特捐贈了他持有的波克夏一半以上的股份,在捐贈時價值超過460億美元(約1.4兆新台幣)。其中,超過4分之3的人捐給了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

經過此次捐贈後,巴菲特仍持有波克夏15.5% 的股票,並控制著其31.4%的投票權。《福布斯》雜誌稱,巴菲特的身價仍為 1102 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