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核電廠「去核」我做過

〔摘要4.11.2011自由◎ 郭國榮〕我是在美國電力公司(America Electric PowerAEP)服務25年才剛退休的土木結構主任工程師principal engineer),公司的發電廠遍佈美國中西部和南部11州,包括火力、核能、水力、風力和太陽能發電。

我之前也在Fluor EngineeringSargent & Lundy等工程公司做了十多年的各類工廠和發電廠設計。在八年代,美國很多興建中或已完工的核電廠,都因為三哩島意外而停止興建或不商業運轉。

1985年筆者進入AEP後,就開始參與將一座在Cincinnati Ohio州附近已完工97%、花費三十億美金的核能電廠Zimmer Plant更改為燃煤火力發電的設計,保留了原來的渦輪機(Turbine)、發電機(Generator)和蒸氣冷凝槽(Condenser)等設備,廢棄原來反應爐的主體結構,增建新的鍋爐(Boiler)代替。這個再花費近十億美金更改成的火力發電廠,在1991年完工,供給1300megawatts的電力。

燃煤火力發電需要較大的運煤和儲煤空間,加上空氣污染問題和增建防止污染的設備,在台灣可能已不適合。台灣「如果」仍有電力的需求,除發展風力、地熱、太陽能等小型再生能源外,可將不商轉的核四改為天然氣發電,不需要太多的腹地,且也不像燃煤發電會產生SO2NOX等污染,排放的CO2也比燃煤少。

我以前服務過的Fluor Engineering,在1986年是全美第一個將坐落在Midland,Michigan已經完工85的核電廠改為發電量1500megawatts的天然氣發電廠,當時再投資金額為五億美金,並供應蒸氣給附近的Dow Chemical

日本福島地震和海嘯所引起的核能反應爐的安全危機,引起世界各國關注。考慮臺灣的核一、核二和核三己運轉的六座反應爐,和接近完工還沒有商轉的核四,跟日本的核電廠一樣,都座落在危險的地震和海嘯地帶,且三月十九日華爾街日報 (Wall Street Journal)揭發全世界最危險的34座核電廠,台灣的四座都在其中,因此台灣核電廠的存廢問題,已經引起社會大眾的關心。

台灣地小人稠,加上位處地震海嘯地帶,萬一遇上災害,沒有廣大的腹地可以疏散數百萬人口;核電廠建廠費時、工程費用昂貴,用過的核燃料棒和電廠終止運轉都需要一大筆處理費用,總計起來核電成本不會比較低

台灣實在承受不起像日本的輻射外洩,建立非核家園更是大多數台灣人民的共同心聲。(作者曾任職美國電力公司廿五年)

後記:

日前從網路的台灣電視新聞上,看到馬英九和吳敦義巡視核一廠,對於排放入海中的出水閘門關閉太慢一事,竟然指示電廠平時關閉閘門以防海嘯,有必要時才開啟。殊不知這出水閘門是必需永遠保持開著,以便排放在冷凝槽中冷卻渦輪用過的蒸氣而後產生的熱水。官大學問大,外行充內行,台灣有這樣的恐龍總統和行政院長,真是可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