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了解對方需要 台灣才能跟他們做「朋友」

【摘要2017.11.26.自由】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蔡宏政分析,過去台灣推動南向政策,多是經濟視角,關注外籍移工或配偶,只著眼在我國需求,完全不去了解對方;但只有從社會發展、政治制度、文化生活等各層面,去了解對方國家的需要,台灣才能跟對方做「朋友」,也才能落實「以人為本、經貿為主、作為區域戰略夥伴」的目標。
蔡宏政表示,中山大學受教育部委託設立菲律賓國際教育中心,因菲國總統下令要提升大學的師資水準,高雄生活費不比馬尼拉貴,因此協助菲律賓大學教師來台灣拿博士學位,進而了解並認同台灣價值,返國後在大學教書、對台友善,就是最好的長期投資。
蔡宏政也分析,菲律賓台商最多從事半導體、封裝測試等產業,我國知名ASUS華碩電腦外銷到菲律賓,但菲人卻誤以為ASUS是韓國品牌。台灣有科技實力,行銷能力卻不夠好,新南向政策可以媒合學生進入當地企業,增進彼此了解。此外,菲律賓種的咖啡豆品質非常好,台灣咖啡消費量很高,但本身產量很少,也是台灣很好的切入點。
不過,蔡宏政提醒,新南向各國家的複雜度高,語言、信仰、歷史和文化均不同,政府宜先訂定各國家的優先順序,教育部要求大學與新南向國家的大學簽署MOU(合作備忘錄)並列入KPI(績效指標)作法也待商榷。大學在簽完合作備忘錄之後,有沒有實質合作,教育部宜注意檢視。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教授俞克維表示,新住民二代的血緣和語言是我國前進新南向國家時的優勢,以新住民二代高中職生職場體驗計畫為例,學生才下飛機,就可看到外婆和外孫抱在一起哭的親情畫面,新住民二代學生們多在台灣出生和長大,具有台灣的思維邏輯,習慣台灣的民主法治和自由,成為台灣和新南向國家交往的最佳橋樑和力量。
教育部政次姚立德表示,教育部已成立新南向七個國家區域經貿及產學資源中心,另成立新南向國家學術聯盟,在工程、醫學、商管、農業、教育與人文學術領域,與新南向國家的大學做學術交流與合作。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表示,高雄到馬尼拉直飛九十分鐘,比搭高鐵去台北還快一點,中山大學具有地利之便,菲律賓的大學對中山的工學院、理學院及海洋學院,相關學術研發感到興趣。
在新南向國家中,除了馬來西亞之外,其他國家的大學教授約一半沒有博士學位,師資人力培育在專業上有待提升,因此招收菲律賓等國的大學教師來我國讀書、取得博士學位是我國高教的機會,中山大學工學院老師也已前進開辦工作坊,提供專業研習進修。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以緬甸為目標,校長蘇玉龍表示,暨大海外聯招會在緬甸辦理試務已有二十餘年經驗,並與多所大學洽談簽約合作事項,包括據點設置、師生交換、邀請教授客座及博士後研究申請等。
中興大學國際長陳牧民表示,中興大學最擅長農業領域,過去一直與泰國有非常穩固的合作關係,與皇家基金會合作在泰北地區將過去的鴉片田,嘗試改種高價值蔬果茶葉,有效改善當地農民生計,發展新型態農業,也與泰國各大學進行長期交流合作,每年派遣數團學生前往泰國考察研究。
興大也與斯里蘭卡歷史最悠久的培拉德尼亞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並與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進行學術交流,陳牧民目前正訪問印度阿薩姆邦與不丹王國,是台灣第一個到不丹皇家大學自然資源學院訪問的學術團隊。
新北市永和區的秀朗國小因為緬甸住民第二代有十多人,所以開設緬甸語班,由緬甸華僑家長梁珠珠負責教學,學生中有她的女兒李昱樺,孩子們認真學習「媽媽的話」。
總統蔡英文宣布新南向政策之後,教育部全面動起來,新住民教育預算明年加碼八千多萬、預計投入二億五千六百多萬元,國小、國中、高中、高教、技職、青年交流、終身教育等「七箭齊發」,從新南向國家的語文教授、新住民二代返鄉職場體驗、與新南向國家的大學建立學術研究及人才交流高教合作等面向加速推動。
政策包括首度將新住民語文列入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國小必選、國中選修、高中列為第二外語;並推動新住民二代產學攜手「直通車計畫」,明年八月新學年起上路,在學期間發給產攜新住民學生每人一年十萬元獎學金,且從高職可一路直升科大讀書,再進入台商企業工作
教育部政次蔡清華明將赴立法院教育委員會提出新住民預算專題報告,目前新住民超過52萬人,就學中的新住民二代也超過30萬人,為深化新住民及第二代所兼具的語言及文化發展優勢,新住民教育預算明年預計增加為二億五千六百多萬元,包括國教署、高教司、技職司、青年署、國際司、師培司及終身教育司全面推動教育新南向。
高教和技職明年編列五千多萬元相關經費,教育部政次姚立德表示,鼓勵技職校院招收新南向國家的學位生,學成可回到母國的台商企業成為台商幹部,寒暑假可先在我國實習,一六學年招收新南向國家的學位及非學位生,共三萬八千二百卅三人,下學期將有多個專班在春季入學,入學人數應可成長20%。

教育部補助高職開設「新住民語文課程」,產攜新住民學生必須學習「媽媽的母語」,培養新住民二代肯定媽媽母語的態度,就學期間半工半讀,大學可唸想唸的科系,畢業後可選擇到當地國工作成為台商幹部,每人發給一學期五萬元、一年十萬元獎學金。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駭客不戰而屈人之兵

【摘要2017.11.22.蘋果】
美國政府委派的獨立檢察官正在調查2016年大選時,俄國的網軍對美國選舉兩個層面的操弄:是否有駭進大選電腦做出對俄國有利的結果;以及俄國透過網路假造或揭發對俄國不利的候選人的不法言行,像是希拉蕊的電郵門,以私人電郵,處理國務院公務機密等。
下次美國大選除了俄國、中國、朝鮮(北韓)等敵意國家外,肯定出現駭客操弄、或至少偷竊美國大選情資的國家還可能有伊朗、以色列、日本、南韓以及歐洲等國家。當然,多年來美國挾其世界頂尖的電腦科技竊聽、偷盜、改變、左右其他國家的機密,早已令其他國家恨得牙癢癢。 
台灣素享「矽島」的美譽,也有一支高科技人才隊伍,國安機構也在積極尋找人才防阻敵方駭客的侵入,並且奇襲敵意國家的網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 
2012815日,伊朗政府轄下的祕密組織,對全球最大的能源公司「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發動攻擊,武器是電腦病毒。該公司花了兩個星期才恢復正常產能,但已有34的電腦被感染,大約3萬台。整件事的意義是:假如在嚴格的安全環境下營運的全球最大企業,都遭到網路的攻擊,那麼同樣的事情可能發生在任何地方的任何人身上。
駭客的敵意行動包括惡意程式、電腦病毒、蠕蟲、特洛伊木馬、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網路攻擊。諷刺的是互聯網最初的目的是創造去中心化和分散式的通訊網路,可以在核武攻擊後存活下來;但分散性的結構剛好方便進行新型態的潛在攻擊,造成的損失夭壽大──每年網路攻擊耗費的成本已超過4千億美元,高於全球196國中160國的GDP 
目前網路攻擊有3種主要型態,分別針對網路的機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發動攻擊。危害網路機密性的攻擊,是企圖以非法或未經核可的方式竊取或洩漏信用卡或社會安全碼等機密資訊。對可用性的攻擊,又被稱為「阻斷服務攻擊」或「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是經由發送大量請求癱瘓網路。網攻也可能影響網路的完整性,造成實體的破壞,會改變或破壞電腦編碼,目的在破壞電腦硬體和基本架構或實體系統,以致電腦徹底崩潰只能報廢。

萬物數位化將是未來10年最重要的經濟發展趨勢,但是也很危險。敵方駭客部隊針對我國所有部門的網路入侵,真的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我家後院有風車 屋頂有太陽能板

【摘要2017.11.18.中時】暖化效應下,極端氣候頻率越來越高,台灣面臨嚴重的限電危機;八一五大停電之後,企業界對限電危機憂心忡忡。面對缺電問題,一般民眾如何化被動為主動,從能源的消費者轉為生產者?本報記者謝錦芳、鄧博仁走訪德國能源村,做為國人借鏡。
沃爾夫哈根Wolfhagen)位於德國中部,小鎮廣場中央有一口古井,兩旁為大野狼與小山羊雕像,這兒為格林童話的發源地,近年由於推動再生能源有成,童話村變身能源村,成為各國能源轉型取經聖地。
沃爾夫哈根屬於黑森邦(Hessen),人口約13000多人,距離最近的大城卡瑟爾(Kassel)約30公里。小鎮群山環繞,居民多以農牧為主。為了活絡社區經濟,減緩人口外流,同時對抗氣候變遷,社區意見領袖主張發展再生能源,6年多前,有關發展風力發電的議題引爆正反兩派大論戰。
「你很難想像,綠黨人士居然反風車。」卡瑟爾能源局負責人、非營利組織「能源2000」執行長蕭伯(Manfred Schaub)指出,當年對於要不要發展風力發電,風車應該設立在那裡,引發許多討論。
綠黨人士認為風車破壞森林、危害鳥類生存,同時破壞景觀,極力反對。有些居民認為,風電投資金額龐大,財務風險太高,因而反對。2011年選舉鎮長與議員,結果支持發展風力發電那一派贏了,因此,現在山坡上豎立許多風車。
當時北黑森公共事業聯盟(SUN)與沃爾夫哈根能源公司執行長魯爾(Martin Ruhl)、蕭伯等人都是主張發展再生能源的要角。由於社區對於發展風電意見分歧,魯爾建議設立公民能源合作社,讓居民成為參與者,每股股金500歐元,最多可參與40股,但投票時每人都是一票,以落實能源民主。
這項提議獲議會支持通過,20123月召開社員大會成立能源合作社,當時有265人參與,資本額為140萬歐元,如今成長至860人,資本額400萬歐元,吸收股金用於投資發展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電與沼氣發電
公民能源合作社理事伊麗思(Iris Degenhardt-Meister)指出,必須是能源公司客戶,才能成為合作社社員,合作社成立以來報酬率約3-4%比銀行定存來得佳,盈餘也用於回饋社區,例如更換LED路燈,而且成立能源效率基金,補助社員購置節能家電、企業更新節能設備。「能源合作社的成立對鎮公所、能源公司與社區都有利,形成三贏。」
由於沃爾夫哈根家家戶戶屋頂安裝太陽能板供電,目前正在推廣電動車,居民可以填寫申請表試乘體驗幾天。蕭伯指出,沃爾夫哈根目前有4個公共充電站,未來可在超市或公共場所增加充電站,許多民宅有太陽能設備可供充電,有利於推廣電動車。下一步,則是推動汽車共享
蕭伯從小在沃爾夫哈根長大,專長為工程師,參與能源轉型各項計畫逾20年。他所帶領的非營利組織「能源2000」發起多項計畫,與學校老師、居民們一起合作,此外也透過各種節能方式協助低收入家庭降低電費,而避免直接補貼電費。他強調,「發展再生能源,同時必須節能減碳,才有意義,而且從幼稚園開始教育。」 沃爾夫哈根原是格林童話中大野狼的故鄉,如今蛻變為能源村,創造了21世紀的傳奇。
沃爾夫哈根公民能源合作社理事伊麗思(Iris Degenhardt-Meister)住家後面山坡上有4根巨大風車,她說,當年鄰居們強烈反對風車,主要擔心房價下跌。經過大辯論之後,小鎮回歸平靜,伊麗思和家人經常帶著愛犬去後山散步。沃爾夫哈根地廣人稀,風車距離民宅有數公里遠。許多人擔心風車的噪音干擾,伊麗思說,由於距離相當遠,新型風機可以將噪音降至最小。
走進伊麗思的家,庭院裡五彩繽紛的花朵爭奇鬥艷,好像走進花園。她家屋頂上安裝太陽能板,大約可供應38%的電力,日照強烈時,她會把家中洗衣機、洗碗機等家電啟動,享有較低廉的費率。
伊麗思拿出平板電腦,能源公司提供一種app,可以查詢每天再生能源供需情形,不同時段有不同費率,鼓勵民眾使用離峰時較低費率。透過不同時段費率,可抑制尖峰時段用電,讓再生能源供應較平穩。
由於先生是工程師,懂得各種節能的方法,伊麗思全家都是綠生活的實踐者。女兒艾瑪從小跟著媽媽參加社區環保活動,成為綠色生力軍。
很難想像一個小村莊生產的電力可達到需求的100倍。柏林南方約70公里的費爾得罕Feldheim)為德國第一個自給自足的能源村,人口僅125人,所生產的再生能源99%以上供鄰近都市所需。世居費爾得罕的村民卡帕特(Siegfried Kappert)驕傲地說,「我們用行動證明,百分百再生能源是做得到的。」
從柏林搭地鐵出城,轉搭安靜又平穩的電動汽車,大約1個半小時來到寧靜的費爾得罕,公路兩旁一片田園風光,遠處可見許多風車,蔚藍的天空與變化多端的白雲,讓許多來自都市的旅人驚嘆不已。
77歲的卡帕特在費爾得罕土生土長,前東德時期,他擔任電器修理師;兩德統一後,經歷了一段艱苦時期。目前他擔任志工,負責接待各國參訪的旅客。他說,「自從發展再生能源以來,每年有來自各國約3500人參訪風電、沼氣發電與太陽能等設施,其中有不少來自日本、台灣。」
費爾得罕將一棟餐廳整修改為「新能源論壇中心」,平時做為相關訓練課程或會議之用,牆上掛著許多發展再生能源的大型海報,門外設置電動車充電站,提供來此參訪旅客使用。
費爾得罕地廣人稀,目前的風車總數達67,比房屋還多。1995年,當時仍是工程系學生的瑞斯曼(Michael Raschemann)發現費爾得罕是絕佳風場,開始向農民租用土地設立風機。1997年,瑞斯曼與太太共同創業成立能源公司Energiequelle,隨後輔導當地農民於2008年成立能源合作社,投資沼氣發電,設立獨立電網連接風力發電廠。目前該村發電自用比例不到1%,其他99%以上供應鄰近都市,堪稱奇蹟。
Energiequelle迄今滿20周年,為德國前10大再生能源公司。由於太陽、風等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瑞斯曼認為,「人人都應有機會參與再生能源,從消費者變成供應者。」
再生能源為費爾得罕居民帶來好處,減少反對阻力。Energiequelle發言人弗若特(Werner Frohwitter)指出,「新型風機效率高,實地走近體驗,噪音已降到最低。由於再生能源需要維護人員,新能源論壇中心也要專人經營,可帶來工作機會;居民享有較便宜電價,平均為一般家戶的一半;對市政府而言,可帶來豐碩稅收;農民把土地出租,也增加租金收益。」
卡帕特的太太曾擔任村長10年,兒子從事再生能源相關工作,全家都支持發展綠能。他說,「村子因為發展綠能,空氣變好,環境變乾淨,每年節省160萬公升暖氣專用的燃油,這是最大好處。」
沃爾夫哈根與費爾得罕均為《德國再生能源之旅》書中知名景點,發展再生能源為地方帶來收益,多餘電力則供應鄰近都市。德國合作社聯盟 (DGRV)主管魏格(Andreas Wieg)說,兩個能源村的發展模式大不相同,前者是由公民能源合作社主導,後者則是能源開發公司透過開發案協助偏鄉發展。

魏格認為,「鼓勵公民參與能源合作社,讓獲利直接回饋給地方,不僅為地方帶來新工作機會,發電收入也對社區有幫助。」回顧20年來費爾得罕與能源公司合作經驗,算是青年創業並協助偏鄉轉型的成功案例。

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阿里山「崩積區」 學者示警:森林遊樂區可能不保

【摘要2017.11.11.聯合報】阿里山二萬坪車站下方,持續的大崩塌,一直是學界研究目標,知名生態學者陳玉峯警告,當地飯包服山極可能是造山運動時的崩積區(長年土石堆積),若再有一次劇烈大雨,不只可能交通中斷,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也可能不保,下游的來吉、太和部落都危險。
陳玉峯研究阿里山植物和生態數十年,在莫拉克風災後曾多次到阿里山調查,從二萬坪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飯包服山,其上層部分,應是造山運動後崩積區,百年來經過伐木和開發更被破壞。
莫拉克風災在飯包服山北邊的阿里山鐵路二萬坪站,以及南邊的阿里山公路,都出現山崩的大蝕解區,再有超大的豪雨和雨量,阿里山公路和鐵路都可能再度中斷,甚至飯包服山崩積區的大蝕解,更可能波及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陳玉峯建議加強排水設施,不要讓強降雨的雨水留在飯包服山,而鐵公路的重建,可仿照日治時期切割成獨立結構體,才不會一碰到天災就整段損毀,復建也比較快。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副教授謝孟龍長年研究二萬坪,表示當地確是崩積區,至少存在45萬年以上,且深達50公尺以上,應不致於瞬間整個崩落。二萬坪大崩塌和氣候變化有關,二萬坪的治理要注意排水防範山崩,及保護溪床防止阿里山溪下切,並在大雨前讓下游來吉部落預警性撤離。

謝孟龍強調,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也是崩積區,和台灣其他山區比較,相對上是比較穩定的地區,不過塔山的崩塌,還是要留意。

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虎口如何求生?

【摘要2017.11.8.工商時報】蔡政府上臺後大力推動5+2產業創新,它包括了綠能、國防、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生技醫療、循環經濟與新農業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亦積極擘劃《中國製造2025》,欲推動大陸成為「製造強國」,其中的高檔數控機、機器人、航空航太設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上述產業和5+2產業創新雷同性極高。雖然政府宣稱5+2乃既有產業的創新,而非嶄新的產業。但不容否認的,它和中國大陸的《中國製造2025》有高度的重疊性。在此一情況下,台灣產業可能面臨的困境包括:
第一,人才、資金的高度磁吸效應;第二,技術的排擠效果,中國大陸以市場換技術、智慧財產權,在發展的先行優勢超越台灣;第三,一旦兩岸技術均有所突破,並將產能完全開發出來後,勢將導致價格競爭的挑戰;第四,在兩岸成本競爭、要素均等化的市場運作下,台灣將面臨人才外移、薪資停滯的困境。
中國大陸在1990年代初期開始,大量低廉勞動力投入代工生產,衝擊了全球經濟,台灣在2000年代即開始嘗到苦果,尤其是李登輝、陳水扁二任前任總統的「戒急用忍」、「有效開放、積極管理」的政策下,產業、資金、人才外移,且無法回流,致陷入經濟停滯的窘境
因此,在大國旁邊的小國必須有整體的戰略思維,才足以安身立命。管理大師麥可波特(M. Porter)曾指出,台灣在中國大陸的壓力下,唯有「差異化」differentiation),才足以提升附加價值,保持競爭優勢。
成功的案例則以荷蘭、芬蘭、愛爾蘭、新加坡等為代表。首先,荷蘭為德國之毗鄰小國,德國的機械、石化、汽車皆遠非荷蘭可以望其項背的,荷蘭只得善用其在歐陸中樞的地位,發展航空、物流、金融,並大力推動花卉、農業生技而得以保持高度的成長。
其次,愛爾蘭緊鄰英國,在英國服務、文創、觀光產業鼎盛下,愛爾蘭善用歐盟唯二的英語系國家地位,大幅降低關稅,提供低廉土地、工業區,吸引歐洲、美國的大量製造業前往投資,創造就業機會,一洗歐洲二流國家的恥辱。
芬蘭則以科技立國,教育、科學基礎建設扎根實力雄厚,大力發展科技、設計產業,以區隔俄羅斯能源密集產業的發展,而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而新加坡更善用東協的腹地,發展航太、物流、金融、博弈、觀光、生技,和馬來西亞能源、電子資訊產品的發展建立差異性,而得以在經濟發展上持續領先東協國家。
由此可知,大國旁邊小國的生存策略在於和大國保持良好的關係,並善用其腹地、龐大市場的優勢,同時,發展出若干差異化產業,才能避免受到大國人才、資金的排擠與過剩產能的殺價競爭。
有鑑於此,身處中國大陸旁邊的台灣,應和其保持良好關係,並善用其市場、腹地來擴大規模經濟應是最佳的戰略。至於如何差異化?相對於中國大陸,台灣在智財權的保護上仍是領先的,電子資訊業發展上亦有深厚的基礎。因此,發展智財權相關的科技產業,如新藥、醫療器材和科技產品。其次,尋求跨業整合的優勢,如以台灣具有優勢的電子資訊科技結合生技、傳統產業,以軟體、硬體結合的跨領域科技來凸顯台灣的整合、系統優勢。
尤其是台灣在物聯網的感應器(sensor)、硬體、平臺資訊處理上仍有優勢,如能將物聯網人才結合各行業專門知識(domain knowledge)及學界人才,成立系統整合(SI)團隊,並針對傳統產業予以升級轉型,或使傳統產業更了解新科技,以及善用嶄新科技來驅動新的商業模式,也足以保持對中國大陸的競爭優勢。再者,台灣在安全、安心上仍有口碑,以安全、安心產品履歷、服務,來凸顯和中國大陸產品的差異,台灣仍有勝算。

當然,台灣在科技上的優勢必須和全球科技的源頭,如美國(尤其矽谷)保持高度連結,並以私募、創投基金購併其相關企業,以取得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才能持續保持對中國大陸的領先優勢,而得以在大國的虎口下追求經濟的永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