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光是「現狀」還不夠

【摘要12.10.2012自由】有關台灣地位及其與他國(包括美國在內)關係的傳統看法,就是必須維持「現狀」。但東亞區域情勢正急遽改變:中國在領土議題上展現的企圖心與日俱增,讓所謂「現狀」朝中國轉向,招致中國鄰邦與美國的回應。
Jupiter / Gustav Holst : maiko jazz violin live!
歐巴馬政府已提出「軸心轉向東亞/東亞再平衡」,在這種外交政策新主軸下,如何提升美台關係存有一線稍縱即逝之良機。
位處東海與南海交界、又是北起韓日、南迄紐澳的亞太地區島鏈自由國家之重要一環的台灣,擁有獨特戰略位置,卻因其複雜歷史而無法獲得美方的「正常」對待:美國雖與台灣維持經貿文化關係,但其他方面仍徘徊於外交與政治孤立。此舉實屬不當:值此世局變化莫測之際,美國需要台灣成為堅強的夥伴,而非拖油瓶。
因此,美國與其他西方國家應斷然棄守過去固守的「現狀」說,開始朝向以對待世上其他國家般的方式對待台灣的方向邁進。無論從哪一點來看,人口比聯合國三分之一的會員國還要多的台灣,是一個國家
台灣人民歷盡艱辛才實現民主,不了解何以仍遭國際社會排除在外?沒錯,「務實」的台灣人願意暫時勉強屈就於「現狀」,但若能自由選擇,台灣人當然願意被世界各國接納與視為國際社會中平等的一份子。
立場偏藍的TVBS曾於2011年二月公布一份民調結果:在被問到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台灣人是贊成統一、獨立還是維持現狀時,六成一受訪者傾向支持維持現狀;但在被問到若只能從台獨與統一兩者擇一時,高達六成八受訪者支持獨立,希望與中國統一的比率僅一成八。
美國必須確保台灣「現狀」是朝正向改變,而非讓台灣被迫推向虎視眈眈的中國的懷抱。台灣過去曾被當成抵押品般賣掉,但如今這麼做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好處。與其把台灣當成「在背芒刺」,也能讓台灣成為解決東亞區域紛爭正式夥伴。要做到這一點,歐巴馬政府與美國國會必須在對台政策的三個特別重要的層面上,有所積極作為:
一、就國防而言,美國不僅必須確保台灣擁有適當的自我防衛手段,也應該讓台灣成為美國的區域防禦網的夥伴,以確保在南海與東海有事等區域動盪時的溝通與協調順暢。
二、在經濟方面,美國應該讓台灣加入「泛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網絡。台灣本身當然得進行必要的經濟重整,但台灣能否加入還有賴該協定其他成員國的政治意願。
三、我們必須逐漸淘汰過時的、基於其獨特歷史的對台政治孤立,朝讓台灣人民獲得國際社會接納方向來努力。現行的維持「現狀」再也不夠。 
(作者白樂崎曾任美國副助理國務卿與美國駐外大使,一九九到九五年出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