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7日 星期六

偏離全球景氣的台灣經濟困局


【摘要2018.3.11.工商時報】近期各國景氣好轉,國際貨幣基金(IMF)、IHS等機構皆上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德國Ifo首季的全球經濟氣候指標更創下近十年新高,而美、歐、日、中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也紛紛走揚,而於此同時我國景氣卻連續亮出兩個月黃藍燈,多數指標走緩,與全球繁榮的走勢有如天壤之別。
這正是台灣今天的困境。根據上周國發會發布的景氣報告,我國元月景氣綜合判斷分數繼續下滑,降至近八個月最低,一年多來各界期待的黃紅燈未出現,反倒退至黃藍燈。更有甚者,景氣領先指標升幅已幾近零,同時指標更由正轉負。雖然官方樂觀地認為這是春節因素使然,但從這三項數據長期走疲可以明白,疲弱已是台灣的常態,這絕非短期現象。
1982年受石油危機影響,全球經濟成長率降至0.8%,台灣經濟成長也降至4.7%,隨著1984年全球經濟成長回升至4.6%,台灣即大放異彩升至10.0%;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漫天蓋地而來,全球經濟成長降至2.5%,台灣跟著落至4.2%,1999年撥雲見日全球經濟成長升至3.5%,台灣也回升至6.7%。總而言之,那個年代只要全球景氣東風一來,春燕便翩然而至,訂單絡繹於途,生產日夜加班,薪資年年上揚,台灣就在這樣的正向循環裡創造繁榮、美好的年代。
遺憾的是,近年已不復存在,全球景氣春風融化不了台灣的寒冬,台灣過去七年裡有六年經濟成長低於全球經濟成長,這與昔日有天壤之別。依據國發會日前所認定的景氣循環,台灣近兩年是處於第15次景氣循環的擴張期,擴張期(expansion)理應繁榮才是,理應加薪才是,但諷刺的很,處於擴張期的台灣竟被全球經濟成長遠遠拋在後頭,而擴張期該有的繁榮景象,連影子都沒有出現。
依據主計總處估計,過去兩年處於擴張期的台灣平均經濟成長僅2.1,遠低於全球的3.4%,民間消費年增率也只有2.3,民間投資於去年更衰退0.9%,此外,實質經常性薪資依舊不及十七年前。看看這些數字,一點也沒有景氣擴張的氣象,拂遍全球的春風,始終吹不動台灣的經濟成長,這是嚴重警訊。
台灣迎不來春風,最大的關鍵在於自2000年以來全球生產活動已出現重大變化,無視大陸的崛起,終致如今迎不來景氣春風,孰令致之?
台灣最大的困境在民間投資不振,須知,缺乏經濟戰略,便無法創造新氣象,沒有新氣象便無法產生磁吸效應,沒有磁吸效應,民間投資如何提振?想想1980年代台灣何以能發展出半導體產業,再對比一下今天政府推動的五加二產業,兩者氣象相去何其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